末端拦截弹道类飞行目标的难题...

  • 万年炎帝
  • 2024-11-28 16:07:08
末端拦截弹道类飞行目标的难题

俄乌战争中常见乌军海马斯火箭炮的ATACMS和M30/31火箭弹攻击俄军防空的战果,而俄军S300/400和铠甲此类系统往往难以全部拦截,这是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其实末端对来袭弹道高速目标进行拦截抗击的难度本身就是非常高的,主要有以下两点因素:

第一,末端拦截的距离短,即使是S300/400的48N6系列重型防空导弹,拦截ATACMS时的交汇距离也只有15-20公里斜距,往往只有一次拦截机会,很难再有第二次。铠甲系统拦截来袭的海马斯M30/31火箭弹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视频中可以看到铠甲系统拦截海马斯的火箭弹时,雷达火控跟踪在10-15公里距离上才转入稳定锁定,导弹发射后在4-6公里距离上与来袭火箭弹交汇,如果拦截失败,基本上没有第二次机会。

第二,拦截时防空导弹的爆炸,目标的爆炸,都会产生大量的残骸碎片散落在空中,导致雷达屏幕上出现大量回波(见视频可以清楚看到)。这会导致雷达系统对真实后续来袭目标的甄别困难,无法辨认谁是应该被拦截的真目标。

这两个主要因素导致,防空系统在末端进行抗击拦截,在遇到对方多发齐射攻击(5发以上)的时候,漏1-2发甚至更多简直是太正常不过了。

目前来说拦截这种类型目标(射程80km的海马斯火箭弹)效果最好的应该是以色列的“铁穹”防空系统。“铁穹”系统的雷达性能较强,是先进的数字阵列雷达,导弹是双向数据链+主动头设计,多目标接战能力很强。

并且“铁穹”系统还专门设计了提高拦截成功率的迎头与尾追拦截弹道,以及可以分辨目标特性来判断是真目标还是残骸碎片的雷达识别算法,从“铁穹”的多次实战视频来看,一套“铁穹”抗击20-30个火箭弹目标同时来袭时,抗击成功率综合能够达到95%以上,算是非常了不起的表现了。

这对于我军也有借鉴意义,我军也有为滩头提供防空保护的需求,如果使用军舰舰载的防空导弹等能达到类似“铁穹”系统的效能,拦截射向滩头部队集结点的火箭弹甚至是炮弹,那对于整个作战进程和减少伤亡都能起到很重大的帮助。
末端拦截弹道类飞行目标的难题...末端拦截弹道类飞行目标的难题...末端拦截弹道类飞行目标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