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遗珍·文物赏析
- 天津博物馆
- 2025-03-27 15:47:13
【紫禁遗珍·文物赏析
】清宫婚礼需要准备这些器物...
婚俗
清代皇帝结婚称为“大婚”,在清朝入关后的10个皇帝中,末代皇帝溥仪在清朝灭亡时尚不满6岁,其他9个皇帝中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和咸丰5人,为婚后即帝位的,通过行册立礼即可。需要行大婚礼册立皇后的只有幼年即位的顺治、康熙、同治、光绪4个皇帝。其中,同治时期的宫中遗存物最多。
.清 同治款黄地粉彩鹊梅纹盖碗/羹匙/碗(图1~3)
此套瓷器专为同治皇帝大婚所烧造,色彩明快艳丽,纹饰吉祥,有着喜上眉梢的吉祥寓意,充满了喜庆气氛,是帝王婚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清 长春同庆款珊瑚釉喜字碗(图4)
这组瓷碗,碗内、碗壁均施珊瑚红色釉,外壁绘龙凤呈祥及蝶恋花纹饰,内里满书描金双喜字,底款亦为“长春同庆”吉语,是典型的皇室婚礼用品,华贵、喜庆之意溢于言表。“长春同庆款”是清光绪时期吉语官窑款之一,与年号、堂名等一样,吉语是官窑款识的另一种形式,元明清历代均有,尤以明清多见。
.清 燕喜同和款朱地金喜字印盒(图5)
扁圆形,子母口,圈足。盒里外均为朱红色釉,盖中心金彩寿字,四周回纹及十行双金喜字,底白釉。盒底金喜字底,红色楷书款“燕喜同和”。双喜字是象征男女婚姻的符号,两个并列对称的喜字合二为一,稳固相连,象征男女自此结为夫妇,欢喜圆满。
.清同治粉彩黄地福禄寿喜盘(图6~7)
口饰金彩,内壁红地绘粉彩如意云纹和缠枝葫芦纹,外腹黄釉锦纹地上绘红彩如意云纹,主题图案为四个圆形开光,内分别为“福”“禄”“寿”“喜”四个楷书红字,每个字周边都配有五只蝙蝠和一周如意纹,含“五蝠捧寿”之意。外底黄釉地上绘笔、锭、如意组合图案,寓意“必定如意”。此盘在黄釉地上饰多种纹样,突出了吉祥寓意,这是晚清同治、光绪、宣统三朝瓷器装饰的共同风格。此碗是同治皇帝的大婚用器。
.清宣统款红彩云龙纹盘(图8)
.清宣统款青花缠莲四喜纹瓷碗(图9)
撇口,曲壁,浅腹,圈足,通体白釉,外壁青花缠莲纹及四个飞蝠四个喜字,底青花六字款。微博公开课跟着微博去看展我在天博看展览


清代皇帝结婚称为“大婚”,在清朝入关后的10个皇帝中,末代皇帝溥仪在清朝灭亡时尚不满6岁,其他9个皇帝中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和咸丰5人,为婚后即帝位的,通过行册立礼即可。需要行大婚礼册立皇后的只有幼年即位的顺治、康熙、同治、光绪4个皇帝。其中,同治时期的宫中遗存物最多。
.清 同治款黄地粉彩鹊梅纹盖碗/羹匙/碗(图1~3)
此套瓷器专为同治皇帝大婚所烧造,色彩明快艳丽,纹饰吉祥,有着喜上眉梢的吉祥寓意,充满了喜庆气氛,是帝王婚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清 长春同庆款珊瑚釉喜字碗(图4)
这组瓷碗,碗内、碗壁均施珊瑚红色釉,外壁绘龙凤呈祥及蝶恋花纹饰,内里满书描金双喜字,底款亦为“长春同庆”吉语,是典型的皇室婚礼用品,华贵、喜庆之意溢于言表。“长春同庆款”是清光绪时期吉语官窑款之一,与年号、堂名等一样,吉语是官窑款识的另一种形式,元明清历代均有,尤以明清多见。
.清 燕喜同和款朱地金喜字印盒(图5)
扁圆形,子母口,圈足。盒里外均为朱红色釉,盖中心金彩寿字,四周回纹及十行双金喜字,底白釉。盒底金喜字底,红色楷书款“燕喜同和”。双喜字是象征男女婚姻的符号,两个并列对称的喜字合二为一,稳固相连,象征男女自此结为夫妇,欢喜圆满。
.清同治粉彩黄地福禄寿喜盘(图6~7)
口饰金彩,内壁红地绘粉彩如意云纹和缠枝葫芦纹,外腹黄釉锦纹地上绘红彩如意云纹,主题图案为四个圆形开光,内分别为“福”“禄”“寿”“喜”四个楷书红字,每个字周边都配有五只蝙蝠和一周如意纹,含“五蝠捧寿”之意。外底黄釉地上绘笔、锭、如意组合图案,寓意“必定如意”。此盘在黄釉地上饰多种纹样,突出了吉祥寓意,这是晚清同治、光绪、宣统三朝瓷器装饰的共同风格。此碗是同治皇帝的大婚用器。
.清宣统款红彩云龙纹盘(图8)
.清宣统款青花缠莲四喜纹瓷碗(图9)
撇口,曲壁,浅腹,圈足,通体白釉,外壁青花缠莲纹及四个飞蝠四个喜字,底青花六字款。微博公开课跟着微博去看展我在天博看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