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音乐创作,版权归属如何界定?

  • ConGioia喜悦
  • 2025-03-30 14:25:55
【AI音乐创作,版权归属如何界定?】

近年来,人工智能(AI)在音乐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从辅助创作到完全自主生成音乐,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音乐产业的格局。

然而,这一创新浪潮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法律挑战,尤其是在版权保护方面。近期,两起备受关注的案件再次将AI与版权的复杂关系推至公众视野:音乐出版商对AI公司Anthropic的诉讼以及AI生成音乐版权归属的最新裁决。

根据媒体的报道,2023年,环球音乐集团(UMG)、Concord和ABKCO等音乐出版商对AI公司Anthropic提起诉讼,指控其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数百首歌曲的歌词训练其AI模型Claude。

这些音乐出版商认为,Anthropic的行为构成了对他们版权的“系统性且广泛的”侵犯,并要求法院颁布初步禁令,禁止Anthropic继续使用这些歌词。

Anthropic则辩称,其使用歌词的行为属于美国版权法中的“合理使用”(fair use),并强调公司已采取措施防止Claude生成受版权保护的内容。

2025年3月,加州联邦法官驳回了这些音乐出版商的初步禁令请求,理由是请求过于宽泛,且出版商未能证明Anthropic的行为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害”。

裁决确认,完全由AI生成的音乐属于公共领域,无法获得版权保护。这意味着,如果音乐创作过程中没有人类的“有意义的输入”(meaningful contribution),那么这些音乐不享有版权,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无需支付费用。

然而,如果人类在创作中提供了“有意义的输入”,并将AI作为工具使用,则人类可以声称拥有版权。这一裁决延续了2025年初的类似决定,并符合1976年美国版权法的精神,即版权保护的对象必须包含人类的创造性表达。

音乐出版商认为,AI公司若在训练过程中使用受版权保护的歌词,就应当支付许可费用。他们强调,这种未经授权的使用损害了他们的经济利益,并可能削弱版权法的保护作用。

Anthropic则主张,其行为属于“合理使用”,因为训练AI模型是对数据的转换性使用(transformative use),并未直接复制或分发原始歌词。他们还表示,已通过技术手段限制Claude输出受版权保护的内容。

尽管初步禁令被驳回,但出版商们对案件的整体前景表示“非常有信心”,并计划继续推进诉讼。

Anthropic则对法院的决定表示满意,并重申其对保护版权的承诺。

法官在裁决中指出,出版商的请求实际上是在要求法院为AI训练数据的许可市场划定界限,而“合理使用”的界限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这一案件并非孤例。近年来,作者、新闻机构和视觉艺术家也对AI公司提起类似诉讼,指控其未经授权使用版权作品训练模型。这些争议的核心在于,AI公司是否需要为使用版权材料支付费用,以及这种使用是否构成“合理使用”。

古典音乐 喜悦音乐杂志
AI音乐创作,版权归属如何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