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收到的劳动争议案件二审判决...

  • 在成都做一名律师是怎样的体验
  • 2025-03-28 17:22:44
上午收到的劳动争议案件二审判决,再把本案的一审起诉状PO一下,当时隔壁团队的实习律师完成该起诉状后,我在其完成的起诉状上进行的修改、批注和说明,尽可能的告诉隔壁团队的实习律师“我自己这样修改的原因”--不仅仅需要告诉别人是什么,还需要告诉别人为什么。当时隔壁团队实习律师的带教要转所,其带教律师是我的好朋友,所以我就帮忙带了一下,也只不过是带了两次开庭、一次写起诉状和一次写证据目录。

需要叠甲的是,只有在写涉及劳动争议案件的起诉状时,我才会写的比较详尽。一方面是我认为劳动争议起诉状是对抗仲裁裁决,详尽一点也无妨;另一方面是一事二用,顺带告诉隔壁团队的实习律师怎么论述和写书面代理意见(答辩意见)。最后各有各的表述和习惯,不喜欢的安静绕道即可,不要喷我。

当时我带着隔壁团队的实习律师去开庭,在路上我问她之前有没有上过庭,她说很少也基本上没咋发言。我告诉她,庭审才是一个诉讼律师的战场,才是一个诉讼律师最好的老师;在实习期间,如果有可能的话,尽可能的多参加庭审,多发表意见。如果上庭不能说话,也要上庭去坐着,庭上和庭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我说过隔壁团队的实习律师写的证据目录,“我看了没有十秒钟就丢进了我的电脑回收站”“这次我可以再教一次,如果下次还有这种错误的话,就没有再下一次了。”其实,我也时常反省自己“带人”的缺点:不管是现在带人还是之前带人,都是被动式、放养式带人。问我问题、言无不尽,要看卷宗、一定满足,让我改文书也可以;但是,要让我主动去问或者主动去教,比如让我问这里有没有看懂或者这个文书发给我看下,我是不做的。除了“被动式、放养式带人”的小缺点外,我还有一个小缺点,即如果有些问题我重复不断的说过几次或者教过几次,还是不会的话我就开始烦躁了。

以上,虽然我“毒舌”过实习律师,但我从来没有因为实习律师问我问题或者不知道怎么写文书而骂过人,因为我也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我深刻的知道要给别人充足的时间以成长。我不能因为自己渡过了实习阶段,而反过来要把别人的伞撕烂,只是希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时候能够为后来者撑起一把伞。
上午收到的劳动争议案件二审判决...上午收到的劳动争议案件二审判决...上午收到的劳动争议案件二审判决...上午收到的劳动争议案件二审判决...上午收到的劳动争议案件二审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