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南亚 | 印在孟加拉国的命运转折...

  • 南亚研究通讯
  • 2024-12-20 09:59:00
夜读南亚 | 印在孟加拉国的命运转折

《外交政策》12月17日发表题为《印在孟加拉国的命运转折》的评论文章,认为由于印对孟政策过度依赖哈西娜政府的存续,这导致哈西娜下台后印在非法移民、水资源等诸多问题上陷入被动境地。当前,印需主动应对局势变化,积极改善与孟加拉民族主义党(BNP)和孟临时政府间的关系,在避免印孟走向敌对的同时尽力止损。文章作者苏米特·甘古利(Sumit Ganguly)系《外交政策》杂志的专栏作家、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Stanford University’s Hoover Institution)的高级研究员。

11月13日,从巴基斯坦直航至孟加拉国的货轮在吉大港成功卸货,这不仅标志着孟巴关系重启,也预示着南亚区域格局重构。对印来说,孟巴关系改善仅是8月孟内政风波的诸多负面影响之一:哈西娜政府的倒台不仅使印丧失了在孟内部的“铁杆盟友”,也将印孟双边矛盾重新推至台前。

在哈西娜政府治下,印孟两国长期保持着一种“默契”:对孟来说,哈西娜向印证明其有能力控制孟伊斯兰势力,并明确拒绝为涉印分裂组织提供庇护,以此换取印向孟提供投资援助、对孟商品宽松的市场准入政策,以及对哈西娜政府“民主赤字”的宽容态度;对印而言,哈西娜则负责平息、掩盖两国间关于非法移民、水资源争端等尖锐矛盾,与印保持良好双边关系。

然而,随着哈西娜政府倒台,长期被掩盖的深层次问题再度浮上水面,这驱使两国关系不断趋紧:一是非法移民问题。印孟两国长期未能就非法移民问题达成共识。在莫迪政府与孟临时政府针锋相对之下,非法移民问题可能与印穆宗教矛盾叠加共振,进一步恶化两国间紧张关系。二是水资源分配问题。尽管两国政府1996年达成了《提斯塔河水资源共享协议》,但与孟接壤的西孟邦邦政府却拒绝接受协议条款,导致该问题实质上“悬而未决”,可能在印孟关系趋紧的背景下成为孟“反印”浪潮的突破点。三是印孟宗教矛盾“相互传染”的风险。当前印人党政府面临两难困境:既不可能无视孟印度教徒遭受的不公正遭遇,又不敢过度反应激化印孟宗教矛盾,进而导致孟穆斯林反印行动沿印孟边界向印境内传播。

总而言之,受印此前对孟战略失误的影响,短期内印对孟影响力大幅萎缩已成事实。为避免印沦为孟本轮内政震荡的“最大输家”,印亟需更新对孟战略:一方面,印需缓和与BNP间的紧张关系,以此制衡“伊斯兰促进会”(Jamaat-i-Islami)等政治势力的“反印情绪”;另一方面,印需尽可能与孟新政府重新建立稳定的双边关系,防止印孟彻底走向敌对。海外新鲜事 微博新知 南亚
夜读南亚 | 印在孟加拉国的命运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