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女性南子,确实是一位至...

  • 章然丶
  • 2025-05-04 06:41:56
春秋时期的女性南子,确实是一位至关重要的政治人物。她本是宋国人,因与卫灵公结合来到卫国。在卫国,她的权势极高,国内政务基本由她管理。她的话语权甚至高过丈夫卫灵公,其亲信在称卫灵公为“权虚者”的同时,将她称为“权实者”(图1)。

从孔子的人生轨迹看,事实确实如此。孔子不愿意加入“南子党”,南子就能设法将他挤出卫国的政治中心(图2)。因为南子掌握实权,所以后来,想要振兴卫国的孔子就必须去见南子(图3、图4)。而与此同时,南子也想利用孔子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她见孔子的目的有三个:提高美誉度、问策治政敌、迫孔选边站(图6)。

这时候的南子不会小于40岁,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政治人物。后世将她见孔子的事往“那种方向”解读(图5),本质上是一种污名化。而所谓的“淫”,也是儒家男权秩序对南子的污名化(如果换个性别,那能叫淫吗?)。

而孔子的目的,自然就是想让南子“恪守妻子的本分”(图7、图8)。但南子的做法是“当面虚心接受,事后当没听见”,之后依然掌握大权。公元前497年,一个叫公叔戌的大臣不满她掌权,她果断出手反抗,在卫灵公面前说他要谋反。

(《左传·定公十三年》:卫侯始恶于公叔戌,以其富也。公叔戌又将去夫人之党,夫人诉之曰:“戌将为乱。”)

公元前496年春,公叔戌及其党羽被卫灵公下令驱逐。

(《左传·定公十四年》:“十四年春,卫侯逐公叔戌与其党,故赵阳奔宋,戌来奔。”)

同年,卫国太子蒯聩不满南子“行为不端、专权跋扈”,就设计刺杀南子。刺杀失败后,他逃到宋国,其党羽也被卫灵公赶走。自此,卫国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大位之争”。

(《左传·定公十四年》:“卫侯为夫人南子召宋朝,会于洮。大子蒯聩献盂于齐,过宋野。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大子羞之,谓戏阳速曰:「从我而朝少君,少君见我,我顾,乃杀之。」速曰:「诺。」乃朝夫人。夫人见大子,大子三顾,速不进。夫人见其色,啼而走,曰:「蒯聩将杀余。」公执其手以登台。大子奔宋,尽逐其党。”)

按古儒的观念,南子掌权、有男宠肯定都是不适当的,所以,古儒当然就要把南子说成是“祸乱之源”。但我们必须意识到,从一个政治人物的视角看,南子的所作所为是完全没错的。南子掌握国政多年,国内并没有出什么乱子,反倒是太子离开后,卫国的局势才乱了起来(图9)。

公元前493年,卫灵公去世。南子拥立公子郢为太子,郢推辞后,南子又立了蒯聩的儿子公子辄,史称卫出公。公元前480年,蒯聩开始谋划复位,公元前479年,蒯聩夺位成功,《列女传》称他夺位成功后杀了南子。可以看出,在卫灵公去世后,南子继续高度参与政事的概率是很大的。

(《史记·卫康叔世家第七》:“四十二年春,灵公游于郊,令子郢仆。郢,灵公少子也,字子南。灵公怨太子出饹,谓郢曰:「我将立若为后。」郢对曰:「郢不足以辱社稷,君更图之。」夏,灵公卒,夫人命子郢为太子,曰:「此灵公命也。」郢曰:「亡人太子蒯聩之子辄在也,不敢当。」於是卫乃以辄为君,是为出公。”)

(《列女传·孽嬖传》:“出公奔鲁,子路死之,蒯聩遂立,是为庄公。杀夫人南子,又杀浑良夫。”)

(图片出自论文《“子见南子”章新解》)
春秋时期的女性南子,确实是一位至...春秋时期的女性南子,确实是一位至...春秋时期的女性南子,确实是一位至...春秋时期的女性南子,确实是一位至...春秋时期的女性南子,确实是一位至...春秋时期的女性南子,确实是一位至...春秋时期的女性南子,确实是一位至...春秋时期的女性南子,确实是一位至...春秋时期的女性南子,确实是一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