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讲好红色故事:毛主席与百姓心...

  • 石木云1
  • 2025-04-26 07:25:50
历史讲好红色故事:毛主席与百姓心连心

50年代初,我父母住在西城毛家湾2号一个小四合院里,院里共住着4户人家,我父母及弟弟一家住在北屋,东屋住着一个黄包车夫——宋师傅。宋是家中惟一劳动力,依靠拉黄包车的微薄收入养活在农村的老婆和孩子。有一天,我下班后去看望父母,他们告诉我老宋得了急性肺病,发烧吐血,没钱治病,情绪很不好,还有轻生的念头。我感到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马上到那间又黑又破的小屋看望他,先安慰了他几句,急忙让我弟弟送他到医院治疗。我很晚才回到中南海自己家中。这时毛主席正在我家与叶子龙谈工作,见我进门,毛主席问我:"小蒋,你为什么这样晚才回家?"我说:"主席,我碰到一件难办的事情……",我把宋师傅的病情及困难述说了一遍,主席听后心情很沉重,对我说:"你做得对。你们都是供给制,没有钱。救人要紧,子龙,从我稿费里取些钱,让小蒋给宋师傅解燃眉之急吧。"

第二天,我拿着毛主席给的100元钱到医院看望老宋,告诉他这钱是组织上给他治病的,让他安心养病。老宋听后非常感动,一再让我转达对共产党的感谢,但他万万不会想到正是毛主席把他从重病中救了出来。半年后,老宋去世,他的妻子和两个不到10岁的儿子无依无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和子龙商量后将这个情况向毛主席作了汇报,毛主席再次从他的稿费中取出300元作为老宋家属的抚恤金。据我所知,毛主席本人及其子女从没有动用过这笔稿费。但他多次用稿费资助民主人士: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工作人员:援助家乡贫困的亲属;救助素不相识的老百姓。

毛主席还非常关心周围工作人员的成长。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机关搬进了中南海,工作、生活比较稳定,在毛主席倡导下,开办了警卫人员和服务人员文化补习班,学习语文、算术等,毛主席还亲自给这些同志批改作业。不少同志经过补习达到初中文化水平,还有一些同志被选送上了工农速成中学、上了大学。当时在我们中央办公厅机要室打字科工作的潘翠芳、陈业珍、江秋、陈林、赵玉梅五位同志就是通过这个革命大家庭的培养,成为新中国的大学生。他们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成为祖国建设的骨干力量,都非常感谢毛主席为他们创造的良好学习和工作环境。(蒋英同志回忆录) 鄂尔多斯·锦苑小区
历史讲好红色故事:毛主席与百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