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是靠卖炸鸡发家的...
- 晏凌羊
- 2025-04-24 22:19:54
肯德基是靠卖炸鸡发家的,而麦当劳主要是靠汉堡和薯条。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快餐店却逐渐兴起(因为不需要服务、出餐速度快、价格又低廉)。麦当劳两兄弟在加州一个小镇开了一家汽车餐厅,卖点烧烤。
苦苦干了11年后,麦当劳兄弟才发现,利润最高的竟然不是烧烤,而是汉堡。
于是二人两人就决定改革转型做快餐,专卖薯条、汉堡,并靠物美价廉出餐快抢占了市场,后来又设计了拱形门LOGO。
但那时候,麦当劳只是一家快餐店,真正让它家走向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是雷·克拉克。
雷.克罗克于1902年(当时中国也还在清朝)出生在美国一个普通家庭。
他从小就对做生意感兴趣,某个暑假搞了个卖柠檬水的摊位,还赚到了一点钱。平日里还去叔叔的冷饮店去兼职推销冰淇淋。
后来赚到一些钱后,他找了几个朋友合伙开店,卖一些乐器什么的,但这个店就黄了。与此同时,他开始很厌学。工作了。后来干脆虚报年龄加入军队,成为救护车队的驾驶员,还参加了一战。
一战结束后,他的父母再次苦心地劝他去读书,他也去了,但大多数时间跑出去外面搞推销、弹钢琴搞钱。没有多久,他赚到的钱就比父亲多了。然后他就又辍学出去工作了。有时候是去夜总会给人弹钢琴,有时候是推销袜子和床上用品。
之后又加入了一个乐队,结识了他后来的妻子。结婚生子之后,克罗克又开始做起了销售,白天给人推销纸杯,晚上去做专职钢琴师。
一开始,推销纸杯的过程并不顺利,因为那会儿的餐饮店几乎都是堂食,很少有人会把饮料带走。克罗克就跟餐厅老板说,他可以给他们免费试用纸杯,结果效果蛮好。有很多人就餐时比较赶时间,就愿意用纸杯把饮料带走。
他推销量更大了,就把工作辞了,同时开始推销多轴混合器,还因此遭到了家人的反对。
当时麦当劳兄弟店找他订购八台奶昔搅拌器,之后又想要订购两台。
正常人看到这种订购,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完成这一笔订单,但他不,他对麦当劳兄弟店产生了好奇,想搞清楚为啥他们要订购那么多。
他跑去调研,接着认定:快餐业是风口。只要到处复制麦当劳门店的生意,就可以赚到盆满钵满。
他尝试说服麦当劳兄弟,结果人家根本没搭理他,那他就去第二次、第三次,接着成功成为连锁代理人。
克罗克就谈好条件,到处去说服别人加盟。比如,抽成连锁店中的1.9%的费用,克罗克自己占1.4%,而剩下的0.5%归麦当劳兄弟。
麦当劳兄弟觉得,反正自己也不用出什么力就能得到分成,那就让他去试试呗。嗯
此时的克罗克都五十来岁了,他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到处说服别人加盟并负责了加盟店的管理工作。
这中间,他跟麦当劳兄弟也出现了分歧。两兄弟怕连锁店的出品,希望尽可能少开店。克罗克在遇到具体问题时,第一反应是解决掉它,而不是不再拓展。
到1960年,克罗克已经拥有228家麦当劳特许经营餐厅,而当初合伙时给麦当劳兄弟设定了比较多的权限,他认为影响了麦当劳的发展。
于是,一年后,他以高价买下了麦当劳的商标,把兄弟俩踢出了这场游戏。
麦当劳兄弟的后人觉得他比较过分,篡夺了创始人的成果,但他说自己出售的是标准化的管理,而不是汉堡和薯条。
麦当劳兄弟仅仅只保留住了当初开的第一家店,还因为把麦当劳商标卖了,只能把餐厅改名为了大M餐厅。
而不克罗克在兄弟俩的大M餐厅对面重新开了一家麦当劳,把人家的客人全部夺了过来。最后创造了麦当劳的麦当劳兄弟不得不关门大吉,晚年靠着剩下的钱,在郊区过着节俭的生活。
麦当劳兄弟想过的是小富即安的生活,而克罗克五十多岁还想要扩大生产、进军全球。这也是一个关于野心的故事。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快餐店却逐渐兴起(因为不需要服务、出餐速度快、价格又低廉)。麦当劳两兄弟在加州一个小镇开了一家汽车餐厅,卖点烧烤。
苦苦干了11年后,麦当劳兄弟才发现,利润最高的竟然不是烧烤,而是汉堡。
于是二人两人就决定改革转型做快餐,专卖薯条、汉堡,并靠物美价廉出餐快抢占了市场,后来又设计了拱形门LOGO。
但那时候,麦当劳只是一家快餐店,真正让它家走向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是雷·克拉克。
雷.克罗克于1902年(当时中国也还在清朝)出生在美国一个普通家庭。
他从小就对做生意感兴趣,某个暑假搞了个卖柠檬水的摊位,还赚到了一点钱。平日里还去叔叔的冷饮店去兼职推销冰淇淋。
后来赚到一些钱后,他找了几个朋友合伙开店,卖一些乐器什么的,但这个店就黄了。与此同时,他开始很厌学。工作了。后来干脆虚报年龄加入军队,成为救护车队的驾驶员,还参加了一战。
一战结束后,他的父母再次苦心地劝他去读书,他也去了,但大多数时间跑出去外面搞推销、弹钢琴搞钱。没有多久,他赚到的钱就比父亲多了。然后他就又辍学出去工作了。有时候是去夜总会给人弹钢琴,有时候是推销袜子和床上用品。
之后又加入了一个乐队,结识了他后来的妻子。结婚生子之后,克罗克又开始做起了销售,白天给人推销纸杯,晚上去做专职钢琴师。
一开始,推销纸杯的过程并不顺利,因为那会儿的餐饮店几乎都是堂食,很少有人会把饮料带走。克罗克就跟餐厅老板说,他可以给他们免费试用纸杯,结果效果蛮好。有很多人就餐时比较赶时间,就愿意用纸杯把饮料带走。
他推销量更大了,就把工作辞了,同时开始推销多轴混合器,还因此遭到了家人的反对。
当时麦当劳兄弟店找他订购八台奶昔搅拌器,之后又想要订购两台。
正常人看到这种订购,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完成这一笔订单,但他不,他对麦当劳兄弟店产生了好奇,想搞清楚为啥他们要订购那么多。
他跑去调研,接着认定:快餐业是风口。只要到处复制麦当劳门店的生意,就可以赚到盆满钵满。
他尝试说服麦当劳兄弟,结果人家根本没搭理他,那他就去第二次、第三次,接着成功成为连锁代理人。
克罗克就谈好条件,到处去说服别人加盟。比如,抽成连锁店中的1.9%的费用,克罗克自己占1.4%,而剩下的0.5%归麦当劳兄弟。
麦当劳兄弟觉得,反正自己也不用出什么力就能得到分成,那就让他去试试呗。嗯
此时的克罗克都五十来岁了,他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到处说服别人加盟并负责了加盟店的管理工作。
这中间,他跟麦当劳兄弟也出现了分歧。两兄弟怕连锁店的出品,希望尽可能少开店。克罗克在遇到具体问题时,第一反应是解决掉它,而不是不再拓展。
到1960年,克罗克已经拥有228家麦当劳特许经营餐厅,而当初合伙时给麦当劳兄弟设定了比较多的权限,他认为影响了麦当劳的发展。
于是,一年后,他以高价买下了麦当劳的商标,把兄弟俩踢出了这场游戏。
麦当劳兄弟的后人觉得他比较过分,篡夺了创始人的成果,但他说自己出售的是标准化的管理,而不是汉堡和薯条。
麦当劳兄弟仅仅只保留住了当初开的第一家店,还因为把麦当劳商标卖了,只能把餐厅改名为了大M餐厅。
而不克罗克在兄弟俩的大M餐厅对面重新开了一家麦当劳,把人家的客人全部夺了过来。最后创造了麦当劳的麦当劳兄弟不得不关门大吉,晚年靠着剩下的钱,在郊区过着节俭的生活。
麦当劳兄弟想过的是小富即安的生活,而克罗克五十多岁还想要扩大生产、进军全球。这也是一个关于野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