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波舞的问题,我的个人看法如下...

  • 考古學人
  • 2025-04-22 11:15:19
关于阿波舞的问题,我的个人看法如下:

陆川《南京!南京!》中日军跳阿波舞的镜头,是导演的艺术加工。目前没有直接史料证明侵华日军在南京大量跳过阿波舞。

一些否定说法的理由主要有:

1.1937年8月日本政府发起“国民精神总动员”,统一思想、鼓动战意,德岛市也随即“自肃”取消了盂兰盆舞,直到1946年才恢复。

2.阿波舞是民间舞蹈,日军军人未必会跳。

3.属于地方性舞蹈,懂得阿波舞的可能仅限于来自德岛的个别人。

但问题是,我在知乎等平台看到不少讨论,却很少提到一部关键电影:

《阿波の踊子》(1941年5月21日上映,导演牧野正博),讲述复仇故事,全片90多分钟,其中20分钟为阿波舞高潮场景,由东宝制作,并经内务省审查在全国公映。

这至少说明几点:

1.叙事自我矛盾:文化产物与“全面禁止”说法冲突。
战时最激烈阶段,阿波舞不仅未消失,还以高潮形式进入主流电影、登上银幕,并获得官方审查通过。这与“战时被全面禁止”的说法并不吻合。

2.政策真实目标是压制反战自由,而非地方传统。
当局主要打击的是都市娱乐如爵士舞和舞厅等“西洋化”享乐文化,而对阿波舞这类“乡土文化”“民族精神”则保留改造再利用。德岛等地虽活动缩小,但并未断绝。

3.战后“地方主义叙事”是一种文化建构。
战后德岛地方为了重塑文化身份,才将盂兰盆舞中属于本地的部分独立命名为“阿波舞”,塑造“战后重生”的故事,争取文化地位与政府资源。这种包装刻意回避了战时被国家机器利用的历史,使阿波舞形象与战争相割裂。

京都祇园祭、青森睡魔祭等地方祭礼在战时也曾缩小,但并未遭“全面禁止”,阿波舞并非特例。

所以:

不能说阿波舞在侵华日军中完全没有出现的可能,但目前缺乏确凿证据。而把它描绘为“被战争彻底摧毁”“战后才重生”的说法,同样是一种经过选择的文化叙事。阿波舞,并没有一些人想象得那么干净,也没有那么纯然无辜。
关于阿波舞的问题,我的个人看法如下...关于阿波舞的问题,我的个人看法如下...关于阿波舞的问题,我的个人看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