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左宗棠顺利收复新疆

  • 文史知识园地
  • 2025-04-20 08:18:12
1881年,左宗棠顺利收复新疆。慈禧大喜,问李莲英:“赏他些什么玩意呢?”李莲英谄媚地笑道:“老佛爷,就把您身边,那个嫩得能掐出水的小丫头,赏给他!”慈禧听后,哈哈大笑了起来:“真是个好主意!”
左宗棠,湖南湘阴人,1812年出生,家里不算富裕,但从小就爱读书,尤其是兵书和地图,翻得那叫一个勤快。他科举运气不咋地,只中了个举人,可这没拦住他钻研实用的学问。太平天国闹起来后,他投身湘军,靠着过人的军事才华,平了好几次乱子,名声越来越响。1875年,沙俄趁着新疆乱成一锅粥,占了伊犁,左宗棠坐不住了,主动请命西征。那年他63岁,年纪不小了,还让人抬着棺材上路,说是打不赢就不回来,硬气得很。
西征不是闹着玩的,清廷那时候穷得叮当响,军费都凑不齐。左宗棠自己掏腰包不算,还找了胡雪岩帮忙。胡雪岩二话不说,送来好几箱银子,解了燃眉之急。路上风沙大,粮食少,左宗棠跟士兵一块儿啃硬馍,睡帐篷,硬是熬了过来。1881年,他终于把新疆全境收回来,沙俄没办法,只好签了条约,把地吐了出来。这场胜利,不光保住了疆土,还让清朝喘了口气。
左宗棠这人,治军特别严,每天早上都亲自查营,士兵一个偷懒都逃不过他的眼。生活上他也简单,吃喝跟大伙儿差不多,连朝廷派人查账都没查出啥毛病,反倒发现他把俸禄都贴补军队了,自己家里过得紧巴巴。这份担当,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新疆收复的消息传到北京,慈禧那叫一个高兴。她是晚清的实际掌权人,虽然国库空得能跑老鼠,但这时候不能不表示表示。她叫来李莲英,问问有啥好主意。李莲英这家伙,平日里就靠拍马屁吃饭,立马提议把宫里一个年轻宫女赏给左宗棠。慈禧觉得这法子新鲜又省钱,乐得不行,马上让人去挑了个叫章怡的丫头。
章怡才17岁,长得眉清目秀,又机灵,平时在慈禧身边伺候,挺得宠。她被挑中的时候,估计心里也犯嘀咕,但宫女没啥选择的余地。没多久,左宗棠奉命进京谢恩,慈禧就把这事儿定了,把章怡赐给他做小妾。左宗棠那时候快70了,满头白发,接了这赏赐,估计心里也不是啥滋味,但他还是谢了恩。
章怡被送到左宗棠府上后,日子过得挺低调。左宗棠没把她当小妾看,反倒像对待自家闺女似的。他那时候忙着处理公务,每天写字看地图,没啥心思管别的。章怡就在府里干点杂活,烧水煮茶,缝补衣服,慢慢适应了下来。左宗棠偶尔教她识几个字,讲讲治军的道理,俩人相处得还挺融洽。府里的下人也对她不错,没人欺负她,日子平平淡淡。
左宗棠这人,性子耿直,对章怡没啥歪心思。他老伴还在湖南老家,家里也没啥乱七八糟的事儿。章怡在左府待了几年,慢慢融入了这个大家庭。左宗棠对她的态度,多少也反映了他一贯的为人——正派,不贪图享受。
话说回来,慈禧这赏赐,真就那么简单吗?她跟李莲英可不是啥好鸟。慈禧当政那会儿,清朝早就烂得不行了,外有列强欺负,内有贪官横行,她自己还天天想着享乐。李莲英呢,就是她的狗腿子,靠着溜须拍马捞了不少好处。这俩人一块儿琢磨出来的赏赐,表面上是褒奖左宗棠,可谁知道有没有别的想法?
左宗棠收复新疆,功劳太大,威望也高,慈禧心里不可能不犯嘀咕。赏个宫女过去,说不定也有监视的意思。毕竟宫女是从她身边出去的,多少能传点消息回来。不过左宗棠这人太硬气,压根没给慈禧啥把柄,章怡在左府也没啥可汇报的,这算盘估计是白打了。
1885年,左宗棠病倒了,那时候他73岁,身体早就熬得不行了。他躺在床上,拉着儿子的手交代了几句后,就走了。死的时候,家里没啥值钱东西,灵堂简简单单,下人们都默默抹泪。章怡也在旁边帮着料理后事,挺尽心的。
左宗棠走后,儿子按他的意思,没让章怡留在府里,而是安排她回老家。她收拾了点东西,带上左宗棠生前给的一块旧手帕,坐上马车回了乡里。后来经人介绍,她嫁了个老实巴交的小伙子,婚礼挺简单,乡亲们来吃了几桌席,日子过得安稳。左宗棠的墓地后来成了当地人敬仰的地方,每年清明都有人去上香,墓前鲜花不断。
1881年,左宗棠顺利收复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