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名人堂刘荣庆:世界“铜像之王”通高2.62米——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咏
- 绪刚观天
- 2025-02-27 08:59:40


天下未乱蜀先乱,
天下已治蜀后治。
都广沃野青关碧,
三千年后子规啼。
三皇五帝不世姿,
黄帝曾孙见于斯。
象台巍巍立祥祉,
举世狂歌灵曜诗。
头戴高耸“天目冠”,
兽面托日日照时。
双眼凸出鼻高挺,
两耳珠坠过人智。
巨嘴开合藏风云,
声如洪钟唱信誓。
龙凤长袍蜀锦绣,
垂垂燕尾绘内衣。
饰龙饰蛇饰族徽,
绣凤绣鸟云外帜,
日月星辰针线刺,
纹虫纹蝉各有示——
螺祖养蚕证之史,
着衣文明拭目视;
鸳鸯火锅三脚鼎,
蜀贤卜吉“不家食”。
莫道守礼十二章,
马牧河畔蜀王赐。
脚踝之上戴镯玉,
以玉通灵脚片赤。
胳膊弯屈手环握,
祭祀台上持修巳。
人面蛇身交尾图,
伏羲女娲兆后嗣;
先祖拜蛇八千年,
长虫用作通神器。
三星堆观“青铜王”,
团团围观情发痴。
青铜立人本首巫,
亦王亦巫亦祭司;
若还为巫并非王,
巫者驱傩人扮尸。
照此断代何所扮?
考据龙族颛顼帝。
昌意娶妻蜀山氏,
韩流降生“猪龙”致。
蜀山若水颛顼出,
幼送东夷作人质;
少昊部落习鸟制,
风华正茂袭为帝。
三星堆里鸟祭祀,
少昊“孺养”习其礼。
支庶入蜀治蜀事,
元祖共拜高阳氏。
隔断天地人与神,
乾坤归龙亦在兹;
重、黎制订颛顼历,
“六官”分司天下治。
三星堆是“神”社会,
祭台在山巫权执。
青铜立人青铜树,
巫言九鼎费遐思。
华夏裔脉蜀龙支,
枉说外星迷之失;
铜陶玉石器多奇,
矫倚西方何夸饰?
青铜立人惊世界,
识见还须自采摭。
禹蜀共龙又共虫,
认祖颛顼同丹墀。
古蜀兴衰自有帙,
为字为图当可识。
考古发掘宜继续,
遗物多多证大旨。
广汉观光长见识,
我歌我咏雁飞迟。
石牛屙金张仪计,
秦灭巴蜀未卜筮。
三星堆戴助听器,
琢磨证史摩天翅。
青铜立人岁已老,
剑南春来入酒肆。
且唱酒歌话醉语,
权供同好廖廓思!
题记
此诗写于2025年1月22日。青铜大立人像1986年出土于三星堆遗址2号祭祀坑。人像高1.8米、通高2.62米,重约180公斤。青铜立人像是中国也是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同时代文物中最早、最大、最奇特、最神秘、最宏伟的青铜立人雕像,被誉为“铜像之王”。2013年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青铜大立人人像站立状如大象的神坛。所戴冠冕,上下两层,上层刻有一对“眼睛”,专家给这顶冠起名“天目冠”。大立人身着内外三层华美礼服,内层包括半袖式短衣和单臂式短衣,外层窄臂式左祍长袍,弧线圆润,中间层短衣呈“V”形领口,内层长衣则垂及脚踝,类似燕尾服。外层短衣纹饰繁复,包括龙纹、鸟纹、蚕(虫)纹、蝉纹、火纹、藻纹及象征五谷丰登的粉米图案等。衣袍的中间有一张怒目圆睁的脸,疑为蚩尤形象;身前、身后两条龙,左肩一条龙(又一说,雕刻有九条龙纹),被称为“中国最早的龙袍(衮衣)”。与古籍《周易》所描绘的“黄帝、尧、舜以衣裳之制,安邦定国”之景象不谋而合,可谓惊世骇俗。青铜大立人一双赤脚站立祭坛,行“脱鞋之礼”。《说文解字》:“跣,足亲地也。”段玉裁注:“古者坐必脱屦,燕坐必褫袜,皆谓之跣。”《礼记玉藻》:“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退则坐取屦,隐辟而后屦,坐左纳右,坐右纳左。”《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有蜀国,黍食,尚黑,文身,大人跣足,乘象。”
大型青铜立人的原型人物是什么?有认为是黄帝形象的,有认为是昌意长子韩流形象的;有认为是鱼凫王,或者某位“群巫之长”的。大立人像手中似乎拿着什么东西?有琮、黄金权杖、神筒(或签筒)、青铜太阳轮、神圣虚空、象牙、神鸟、灵蛇、牙璋或瑞草等祭祀用品诸说。上古伏羲(女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高阳(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笔者认为,青铜大立人是古蜀国晚期首巫戴面具扮演帝颛顼“立尸”的形象。三星堆文明至今4800—3000年前。相当商晚期的青铜大立人,较颛顼晚至少1000年。祖先神中,昌意、韩流并无显赫政绩,只有被蜀民视为始祖的颛顼(前2342—前2245年),“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国语•鲁语》),能担当此一威武光辉的形象。颛顼虽归葬蜀地若水,但毕竟已逝千年,故只能由首巫扮尸。“祭祀台上持修巳”,巳者,蛇也;修者,长也。《山海经•海内经》:“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水经注•若水》中:“黄帝长子昌意……娶蜀山氏女,生颛顼于若水之野”。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与郦道元,把韩流这一代省略了,颛顼的辈份提升。 《艺文类聚》引《帝王世纪》曰:“帝颛顼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姬姓也,母曰景僕,蜀山氏女。” 《山海经》:“东海之外(有)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少昊氏衰,共工秉政作虐,故颛顼伐之”。“颛顼攻共工之阵,以平水害”。《国语•楚语》:“少昊之衰也,九黎乱德……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帝王世纪》载:“颛顼平九黎之乱。”《左传》昭公十七年:“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烝享无度,民神同位。”颛顼发动宗教改革,“绝天地通”,扭转历史方向。制订《颛顼历》。颛顼执政时期,发生过一次重大突发事件,颛顼的龙氏族几乎殆亡无存。《山海经》:“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鱼部落全力扶助,才“死而复生”,转危为安。颛顼时代,中国幅员包括万国(方),“日之所照,莫不砥属”。《帝王世纪》载:“颛顼命飞龙效八风之音,作乐作五英,以祭上帝。”《史记》赞颂帝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