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州史话# 「风云十六国之刘渊建...
- 雍州节度使
- 2025-02-03 13:01:48
雍州史话 「风云十六国之刘渊建国」
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南匈奴呼厨泉单于来朝被扣于邺城,魏王曹操分南匈奴为五部,置汉人为司马监督各部。魏咸熙元年(264),南匈奴左部帅刘豹之子刘渊至洛阳为质,受到晋王司马昭厚待。入晋以后,晋武帝司马炎原本准备任用刘渊,却因群臣反对而作罢。晋咸宁五年(279),在洛阳居住十五年的刘渊回到部落,接任南匈奴左部帅。
太康十年(289),晋武帝以刘渊为匈奴北部都尉、离石将兵都尉,刘渊利用职权暗中扩展势力。晋惠帝即位后,辅政的杨骏为拉拢刘渊,授其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封汉光卿侯。十年后,西晋爆发皇室内战。挟持晋惠帝于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为了拉拢并控制刘渊,表其为“行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命他入居邺城。
永兴元年(304),段部鲜卑与乌桓联军进攻邺城,司马颖迫于情势危急同意了刘渊返国的请求,并拜他为北单于,命他调发匈奴五部前来援助。回到并州后,南匈奴右贤王刘宣等人共推刘渊为大单于,聚众五万,起兵反晋。刘渊以“兄亡弟绍”“为汉复仇”的名义自立为汉王,建元元熙,定国号为汉,追谥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三祖五宗神主而祭,随后又攻取上党、太原、西河各郡县。
元熙四年(307),农民起义军出身的西晋马牧帅汲桑自称大将军,以石勒为前锋攻陷邺城,杀新蔡王司马腾及一万多人,又打败幽州刺史石鲜、乞活军将领田禋,但于九月败给兖州刺史苟晞,汲桑被晋兵所杀,石勒逃投汉国,收服乌桓人张伏利度,封辅汉将军、平晋王。
晋永嘉二年(308),刘渊称帝,改年号为永凤,宗室悉封为王,勋臣皆封公侯。次年迁都平阳,改年号为河瑞,派灭晋大将军刘景攻克黎阳、延津,刘景将三万多汉人男女投入黄河淹死。刘渊得知此事后愤怒地说:“景何面复见朕!且天道岂能容之!吾所欲除者,司马氏耳,细民何罪!”降刘景为平虏将军。
刘渊以王弥为征东大将军,石勒为平东大将军,派二人率部东侵。石勒先后攻陷魏郡、汲郡和顿丘五十多个壁垒,杀魏郡太守王粹和冀州西部都尉冯冲,又击败乞活军将领赦亭和田禋,迁安东大将军,再攻巨鹿和常山,部众增加至十余万人,迁镇东大将军。
河瑞二年(310),刘渊逝世,刘聪杀其兄刘和继位,加紧了对西晋的攻势。石勒在苦县之战灭晋军主力十余万人,刘曜、王弥攻破洛阳,掳晋怀帝于平阳,刘聪改元嘉平,后杀晋怀帝。313年,秦王司马邺在长安称帝,即晋愍帝。316年,刘曜攻破长安,晋愍帝投降,西晋灭亡,汉国统一北方。
然而,由于在汉国建立过程中,刘曜、石勒二人功劳最大,又各自有自己的部众,刘曜镇守长安,石勒拥兵河北,此二人成为当时北方实力最强的两支军阀势力,刘渊、刘聪父子在位时尚且还能压制,刘聪死后二人必有一战,这便是后来的“二赵相争”了。
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南匈奴呼厨泉单于来朝被扣于邺城,魏王曹操分南匈奴为五部,置汉人为司马监督各部。魏咸熙元年(264),南匈奴左部帅刘豹之子刘渊至洛阳为质,受到晋王司马昭厚待。入晋以后,晋武帝司马炎原本准备任用刘渊,却因群臣反对而作罢。晋咸宁五年(279),在洛阳居住十五年的刘渊回到部落,接任南匈奴左部帅。
太康十年(289),晋武帝以刘渊为匈奴北部都尉、离石将兵都尉,刘渊利用职权暗中扩展势力。晋惠帝即位后,辅政的杨骏为拉拢刘渊,授其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封汉光卿侯。十年后,西晋爆发皇室内战。挟持晋惠帝于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为了拉拢并控制刘渊,表其为“行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命他入居邺城。
永兴元年(304),段部鲜卑与乌桓联军进攻邺城,司马颖迫于情势危急同意了刘渊返国的请求,并拜他为北单于,命他调发匈奴五部前来援助。回到并州后,南匈奴右贤王刘宣等人共推刘渊为大单于,聚众五万,起兵反晋。刘渊以“兄亡弟绍”“为汉复仇”的名义自立为汉王,建元元熙,定国号为汉,追谥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三祖五宗神主而祭,随后又攻取上党、太原、西河各郡县。
元熙四年(307),农民起义军出身的西晋马牧帅汲桑自称大将军,以石勒为前锋攻陷邺城,杀新蔡王司马腾及一万多人,又打败幽州刺史石鲜、乞活军将领田禋,但于九月败给兖州刺史苟晞,汲桑被晋兵所杀,石勒逃投汉国,收服乌桓人张伏利度,封辅汉将军、平晋王。
晋永嘉二年(308),刘渊称帝,改年号为永凤,宗室悉封为王,勋臣皆封公侯。次年迁都平阳,改年号为河瑞,派灭晋大将军刘景攻克黎阳、延津,刘景将三万多汉人男女投入黄河淹死。刘渊得知此事后愤怒地说:“景何面复见朕!且天道岂能容之!吾所欲除者,司马氏耳,细民何罪!”降刘景为平虏将军。
刘渊以王弥为征东大将军,石勒为平东大将军,派二人率部东侵。石勒先后攻陷魏郡、汲郡和顿丘五十多个壁垒,杀魏郡太守王粹和冀州西部都尉冯冲,又击败乞活军将领赦亭和田禋,迁安东大将军,再攻巨鹿和常山,部众增加至十余万人,迁镇东大将军。
河瑞二年(310),刘渊逝世,刘聪杀其兄刘和继位,加紧了对西晋的攻势。石勒在苦县之战灭晋军主力十余万人,刘曜、王弥攻破洛阳,掳晋怀帝于平阳,刘聪改元嘉平,后杀晋怀帝。313年,秦王司马邺在长安称帝,即晋愍帝。316年,刘曜攻破长安,晋愍帝投降,西晋灭亡,汉国统一北方。
然而,由于在汉国建立过程中,刘曜、石勒二人功劳最大,又各自有自己的部众,刘曜镇守长安,石勒拥兵河北,此二人成为当时北方实力最强的两支军阀势力,刘渊、刘聪父子在位时尚且还能压制,刘聪死后二人必有一战,这便是后来的“二赵相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