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 “黄马褂”与“黄袍马褂”...

  • 广西师大出版社
  • 2025-01-25 16:18:23
涨知识 “黄马褂”与“黄袍马褂”不一样哦

某个讲胡雪岩的电视节目中,主讲人在开讲前的画外音说明和所配的字幕上,都有“慈禧太后赐他黄袍马褂”之句。节目里犯了一个知识性差错,慈禧太后赏赐给胡雪岩的是“黄马褂”,不是“黄袍马褂”。两者所指不一。

清代服装中,长的是袍,短的是褂。马褂本是满族服装,是为便于骑马射箭而设计的。衣长只及臀,袖长至肘。马褂是罩在长袍外面穿的,不能单独穿。清朝建都北京后,强制推行剃发易服,这长袍马褂就离开了骑射,平时也都穿了。说白了,袍是带大襟的长衣,马褂是对襟的短上衣。长袍马褂是两件而不是一件衣服。

黄马褂则是清代的一种官服。昭梿《啸亭杂录》:“凡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侍卫、乾清门侍卫、外班侍卫、班领、护军统领、前引十大臣,皆服黄马褂。”黄马褂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随皇帝出行时大臣、侍卫等人穿的,称为“行职褂子”,离开工作岗位或非与皇帝同行时,就不能穿了。二是随皇帝狩猎校射时表现好或向皇帝献猎物者,皇帝赏赐黄马褂,这称为“行围褂子”,只有在跟随皇帝行围打猎时才可穿。三是因特殊功勋而赏穿的,称之为“武功褂子”。受赐者可以在任一隆重场合穿。这种赐穿黄马褂之事,清初并不多见。到了晚清道咸之后才多有。所赏者也不一定都因军功,只要皇帝或太后喜欢,就可获得。慈禧太后就曾赏赐给为她开小火车的司机一件黄马褂。胡雪岩得到的黄马褂,就属这一类。

黄袍,即黄色的袍。作为我国古代帝王的袍服,源于隋,定于唐。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率兵北征,刚走出开封到陈桥驿时,发生陈桥兵变。赵匡胤被“黄袍加身”,拥立为帝,乃返回东京开封,夺取后周政权,当上了北宋王朝的开国皇帝。从那以后,黄袍正式成了皇权的象征。黄袍为皇帝所独有,明黄色也成了皇帝所专用的服饰颜色了。
(来自《咬文嚼字》) 桂林
#涨知识# “黄马褂”与“黄袍马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