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的一个仲秋午后...
- 以图说史
- 2025-01-23 01:28:42
1984年的一个仲秋午后,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谭家湾村,谭福全一家吃过早饭后,像往常一样出门去河滩边淘金。这是许多村民农闲时补贴家用的重要手段
在贫困的年代,淘到一点金砂就能让一家人多一份生计的保障。
到了下午三点,大家挖到了两三米深,准备清理最后一批含金量较高的沙土。就在这时,谭可宝突然发出一声惊呼:“爸!你快来看,我挖到一个好东西!”众人围拢过来,只见谭可宝手中拿着一条金光闪闪的小虫子。这东西形似蚕,通体金黄,表面光滑,散发着耀眼的金属光泽,看起来极为不凡。
一家人一时间既兴奋又疑惑。“这是什么宝贝?”谭可宝满脸得意,眼神里透着对未知的好奇。谭福全拿过金虫仔细端详,心中隐隐觉得,这东西绝非寻常之物。他低声对家人说:“快收起来,别让人知道。”随后,他用妻子的红布小心包好,装进陪嫁的红木盒,藏进柜子里。
金虫的传闻很快传遍了村子。村民们议论纷纷,认为这可能是个古代的饰品,或者是某户人家丢失的宝物。几天后,一位外地来的“文物商”找到了谭福全。这人一见到金虫,眼神就亮了起来。他开口说道:“这东西绝对是件稀罕物,我出8000块钱,您看怎么样?”
面对诱人的高价,谭福全陷入了沉思。这笔钱确实能改变他们的生活,但他的直觉告诉他,这条金虫的价值远不止如此。“抱歉,这东西我不能卖。”他最终拒绝了文物商的提议。
为了弄清楚金虫的来历,谭福全开始四处打听,但没有一个村民见过类似的东西。他决定把金虫送到西安,让文物专家鉴定。
到了西安后,文物专家见到金虫的一瞬间便被震惊了。经过鉴定,这是一件西汉时期的鎏金铜蚕,是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它长5.6厘米,宽约1.9厘米,体态栩栩如生,工艺极其精美。专家解释说,这种铜蚕是汉代为表彰蚕桑养殖者、象征丝绸之路文化而铸造的珍贵物品。这枚铜蚕的出土,不仅印证了史书中关于养蚕文化的记载,也成为研究汉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实物证据。
得知这一消息,谭福全心潮澎湃。他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表示:“这样的国宝,只有交给国家才能真正保护好,让更多人看到它的价值。”金虫很快被正式收入陕西历史博物馆,成为馆内的“镇馆之宝”。媒体报道了谭福全的事迹,他的无私举动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赞扬。
在贫困的年代,淘到一点金砂就能让一家人多一份生计的保障。
到了下午三点,大家挖到了两三米深,准备清理最后一批含金量较高的沙土。就在这时,谭可宝突然发出一声惊呼:“爸!你快来看,我挖到一个好东西!”众人围拢过来,只见谭可宝手中拿着一条金光闪闪的小虫子。这东西形似蚕,通体金黄,表面光滑,散发着耀眼的金属光泽,看起来极为不凡。
一家人一时间既兴奋又疑惑。“这是什么宝贝?”谭可宝满脸得意,眼神里透着对未知的好奇。谭福全拿过金虫仔细端详,心中隐隐觉得,这东西绝非寻常之物。他低声对家人说:“快收起来,别让人知道。”随后,他用妻子的红布小心包好,装进陪嫁的红木盒,藏进柜子里。
金虫的传闻很快传遍了村子。村民们议论纷纷,认为这可能是个古代的饰品,或者是某户人家丢失的宝物。几天后,一位外地来的“文物商”找到了谭福全。这人一见到金虫,眼神就亮了起来。他开口说道:“这东西绝对是件稀罕物,我出8000块钱,您看怎么样?”
面对诱人的高价,谭福全陷入了沉思。这笔钱确实能改变他们的生活,但他的直觉告诉他,这条金虫的价值远不止如此。“抱歉,这东西我不能卖。”他最终拒绝了文物商的提议。
为了弄清楚金虫的来历,谭福全开始四处打听,但没有一个村民见过类似的东西。他决定把金虫送到西安,让文物专家鉴定。
到了西安后,文物专家见到金虫的一瞬间便被震惊了。经过鉴定,这是一件西汉时期的鎏金铜蚕,是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它长5.6厘米,宽约1.9厘米,体态栩栩如生,工艺极其精美。专家解释说,这种铜蚕是汉代为表彰蚕桑养殖者、象征丝绸之路文化而铸造的珍贵物品。这枚铜蚕的出土,不仅印证了史书中关于养蚕文化的记载,也成为研究汉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实物证据。
得知这一消息,谭福全心潮澎湃。他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表示:“这样的国宝,只有交给国家才能真正保护好,让更多人看到它的价值。”金虫很快被正式收入陕西历史博物馆,成为馆内的“镇馆之宝”。媒体报道了谭福全的事迹,他的无私举动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