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历法,是追溯华夏文明起源和迁...

  • 广百宋斋
  • 2025-01-22 13:44:13
天文历法,是追溯华夏文明起源和迁徙的最重要证据,有着田野考古发掘无可比肩的优势。天文历法证据,首先是文献史料有记载,然后是天象特征可复原;如果还能有文物的佐证,就能够从精确的年代学考证确认一项历史事实。

比如,从苏州石刻《天文图》和韩国藏《天象列次分野之图》,就能论证颛顼元年公元前2629年。
根据颛顼元年公元前2629年,就能推证少昊元年、帝喾元年、帝尧元年、虞舜元年、禹夏元年等。
根据《尚书·尧典》“四仲中星”,就能推证其实测年代在公元前2485年到公元前2318年之间,于是就能推证帝尧元年公元前2477年。
由此再推证上古王年断代。
根据《史记·律书》“八风篇”,就能推证禹夏元年公元前2325年,据此进一步推证上古王年断代。

上述例证,我已经公开反复讨论过。中外文史考古学界没有丝毫抗辩能力。
但是,在中文史料文献之外,藏族、彝族的古代文献史料记载的天文历法特征也能提供重大证据。
例如,苯教宗师辛饶弥沃出生于一个“木鼠年”(甲子年)的“正月十五日”,黎明时分木星正好位于二十八宿的鬼宿天区。
苯教史学者推算,这一年是公元前16017年。

这还得了么。
但是,苯教史学者一直无法确定这个“正月十五日”究竟是哪一天,因为他们根本无法复原“木星正好位于二十八宿的鬼宿天区”这个特征天象。

可是,当我来研究这个问题时,一下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关键。
首先,我知道二十八宿的精确划分——中外文史考古学界对此一无所知。
其次,我知道“正月”有不同的设置方案——正月建亥、正月建子、正月建丑、正月建寅。

正月建亥,这是“十月历”,以阴历十月为阴历年首月,以“立冬”为阳历年起始。
正月建子,以阴历十一月为阴历年首月,以“大雪”为阳历年起始。
正月建寅,这是“夏历”,以阴历一月为阴历年首月,以“立春”为阳历年起始。

十二个地支/干支月,就是阳历月,以“节”为起始,月中是“中气”。
无论正月建亥、建子或建寅,这都是“阴阳合历”,必然实施阴历置闰。
阴历置闰,必然以二十四节气为指导。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文明独有的阳历历法!

因此,如果辛饶弥沃的出生时间是真实的历史存在,那么不但能证明二十八宿、二十四节气在遥远的18000年前就已成立,而且能证明“汉藏一家亲”在遥远的18000年前也是历史事实。

在我之前,研究者都没有认识到“正月十五日”这个严重的问题。
这个“正月”,可能是阴历一月,也可能是阴历十月、十一月。
我一开始就想到,这个“正月”应该是“阴历十一月”。
于是,我就用 stellarium 去检索公元前16017年(天文年 -16016年)的“阴历十一月十五日”。

真好彩——公元前16017年4月13日,当天冬至交节,正好是阴历十一月十五日,按“正月建子”的历法,就是“正月十五日”。
当天日出时刻,木星正好位于二十八宿的鬼宿天区。
辛饶弥沃的确切生日被我圆满考证。

辛饶弥沃生日的重大天文历法特征,证明了什么问题?
证明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宿早在18000年前就已建立。
证明“汉藏一家亲”远在18000年前就是历史事实。
证明华夏文明源远流长,远在18000年前就能进行精确的天文观测。
证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所谓“实证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不过是可笑的谎言,并且可耻地粉碎性破产。
天文历法,是追溯华夏文明起源和迁...天文历法,是追溯华夏文明起源和迁...天文历法,是追溯华夏文明起源和迁...天文历法,是追溯华夏文明起源和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