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家近代最牛的不是琼瑶...

  • 心机绿茶茶
  • 2024-12-12 07:20:05
琼瑶家近代最牛的不是琼瑶,而是有“华夏奇女”之称的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女税务官,她的大姨袁晓园

她一生有8个传奇,拍成大女主剧素材都嫌夸张,(一篇都写不下,此为上篇)

但看她成长经历你会发现顶级人才不是鸡出来的,

她就是母系基因厉害,像她姥姥——自学成才的中国历史十大女医生之一的曾懿网页链接

(一)袁晓园第一个传奇:以第一名的成绩步入政坛

袁晓园自小性格叛逆,天生要强,她父亲袁励衡一开始并不重视她,只给两个儿子请了老师,袁晓园只是旁听,

奈何两个儿子能力平平,反而是袁晓园学到真本事,还能反过来辅导他们,

袁晓园在大家闺秀大门不出的年代就抱负远大,18岁就跟父母说:“你们关了我18年,已经够了,我要走出去投身革命,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只身跑到上海,她要继续求学“武装”自己,靠书画特长进了著名画家刘海粟创办的艺术学校,

但艺术并非真正追求,她的理想是参加革命,于是二个月就果断退学,去了国民政府在的南京。

那时国民政府成立不久,各个部门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于是袁晓园便想直接考公务员,打入政界。于是,她创造了她人生的第一个传奇。

袁晓园报名参加了中文秘书的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脱颖而出,被录用为农矿厅厅长何玉书的中文秘书,昂然步入政坛。

在当秘书期间,她不但工作很出色,而且还业余时间习字作画,其作品在书画界被广为认可。后来,在1926年,她还与著名画家林风眠先生一起举办过画展,台湾出版的《国民书画家汇传》中收录有她的作品。

(二)袁晓园第二个传奇:35天速成法语

就像民国通才赵元任一样,博学多才的袁晓园无疑也是一位语言天才。

在秘书岗数年之后,袁晓园不满足了,尽管是政府职员,但一个小小的秘书岂是她的抱负所在?

况且,当秘书整天看领导眼色,袁晓园感到严重丧失了自我,于是她决定扔掉这个许多人羡慕的铁饭碗,继续寻找出路,她打算出国深造。

机会往往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留的。1930年,有位叫高鲁的高官要被派往日内瓦出任公使。袁晓园知道后,便毛遂自荐,主动找到高鲁,表示要做他的秘书。

但当时的袁晓园是独自出来闯荡的,别人也不太了解她的家世背景,高鲁认为她一个小小秘书,没有什么资历、文凭,也没有什么地位、钱财,你想当我秘书就当我秘书?于是直接拒绝。

但袁晓园自有一股狠劲,她认定这是一个出国的好机会,于是她拉下脸,放下曾经大家闺秀的骄傲,对高鲁软磨硬泡,凭借其真诚的态度和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对方。高鲁认定此女不凡,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于是最终答应带她出国,但要她费用自理。

于是她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又卖掉了一些首饰,毅然漂洋过海,实现了她人生的第二个传奇。

当时她为了省钱,坐的是条件很差的四等舱,那里整天弥漫着令人作呕的鱼虾味。起初,这个自小含着金钥匙长大的阔小姐实在是受不了,外面是波浪滔滔,肚里是翻江倒海,她经常晕船呕吐。

但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为了理想的彼岸,袁晓园忍了,她硬是在这个恶劣的环境里挺了下来。而且她决不能浪费一点点时间,在海上的漫长的或者短暂的35天里,她恶补外语,居然在词典,在和外国人的帮助下学会了法语!

如此速成,如此效率,当她乘坐的轮船抵达法国马赛港时,袁晓园竟然能用法语跟外国人对话了。连从不轻易夸赞人的高鲁也连连称奇,对袁晓园佩服有加:果然大才女啊,今天长见识了!

海上的35天对袁晓园来说,是煎熬的,也是大有收获的,除了学会法语外,她还有另一个大收获,就是得到了爱情。如同杰克和露丝、冰心和吴文藻等一样,她在这艘海轮上邂逅了与之相伴一生的爱人叶男。

那个年代,出国留学的女人本来就罕见,加之袁晓园又是才貌出众的大家闺秀,自然颇引人注意。当时海轮上有一大批黄埔军校派往欧洲留学的学生,他们对袁晓园大献殷勤,她几乎难以招架。

这时,一位潇洒英俊的年轻人,充当了她的护花使者。他经常替袁晓园提伞拿包,在甲板上寸步不离地跟着她,晓园晕船呕吐时,他就在一边服侍陪护,提茶送水,让袁晓园倍感安慰。这个青年就是当时的江苏省政府主席叶楚伧之子叶南。

袁晓园没有跟随高鲁到日内瓦,在法国马塞港便下了船,不久到法国普鲁士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那时痴情的叶南苦苦地追求着袁晓园,

但袁晓园心怀大志,不想过早嫁人陷入家庭束缚,自然就不愿答应叶南的追求。

为了躲避,袁晓园搬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与在那儿留学的弟弟住在一起。一天晚上,晓园正在屋里看书,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她打开门一看,却是满脸血迹的叶南。

原来,不知从哪里获得晓园在比利时的消息的他,为了见到晓园,竟千里迢迢骑摩托车来看她,结果在半路上摔伤了。袁晓园也不能不为之感动……

袁晓园在法国留学期间,尽管生活很简朴,但钱还是不久就花完了,个性要强的她从不向家里张嘴,也不愿接受叶南的支援,她只靠给大使馆抄写文件赚钱谋生。

后来她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这位意志坚定如石,从不轻易流泪的女孩终于伤心地哭了。孝字当先,她暂停学业毅然归国。

(三)袁晓园第三个传奇:中国第一个女税官

袁晓园回国办完母亲的丧事,没有回到法国继续学业,心急的她就再次开启了她的事业之旅。

当时,蒋光鼐、蔡廷锴的十九路军在福建独立,成立“人民革命政府”。袁晓园欣然投奔。思贤如渴的蒋光鼐,当即委任她为厦门市营业税务局副局长。袁晓园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税官。

可她上任不久就遇到了不小的麻烦。自古以来,税官都是肥差,所以有不少亲朋好友都来求她办事。尤其是她父亲的不少老友,甚至纷纷辞去银行的工作,要来她这儿“做税的事情”。

不过袁晓园坚定信念,就像她父亲当年做灵璧县知县一样,“铁面无私”,对来找她开后门的人严词拒绝,她说:“我在这里搞税,就是为了堵塞税的漏洞,不干净的人是不能做税的事情的。”

她不但不答应他们,还针对税务局的弊端,制定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堵塞漏洞,使厦门的税务环境在短时间内焕然一新。

当时任福建省财政厅厅长的范文务对她倍加赏识,盛赞她是革命女性。

但是,她也砸了那些靠税发财的人的饭碗,那些人恨死了袁晓园,处处刁难她,排挤她。最终,这位女税务官从政一年后迫不得已主动辞职,离开了税务局。她继第一次放弃铁饭碗秘书的工作后,再次放弃税务局副局长,也是潇洒得可以。

(四)袁晓园第四个传奇:中国第一个女外交官

辞去税务工作后,袁晓园毫不气馁,她为了实现更远的抱负,再次留学法国。这一次,她攻读的是国际关系学。

一年半后,学识满腹的袁晓园回国,这次她更加踌躇满志,在外交部待了6个月,然后就被派驻印度加尔各答领事馆,出任副领事,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女外交官。

此时抗日战争爆发。袁晓园不遗余力地为抗战奔走呼吁,说服华侨为抗日募捐。然而,那时许多通道被日军封锁,印度政府也发出了种种禁令。

后来袁晓园回忆说,“当时,中国驻印度总领事是个典型的旧官僚,一根鸡毛掉下来也怕被打破头。我是个新上任的,为了抗日,什么都不怕,豁出去了!”

当地政府多次无理扣压华侨募捐来的军火,她一次次登门,辩明是非,据理力争。她那无所畏惧的气势和锋利的外交辞令常使对方折服:“这个中国女外交官太厉害了。”正是通过袁晓园的不懈努力,一次次打通了向国内运送军火的通道。

袁晓园在领事馆任职6年,后来丈夫叶南被委任到法国当武官。袁晓园虽然不舍得放弃外交官,然经不住叶南一的再劝说,只得随他到法国就任。在法国,袁晓园受到戴高乐将军的亲切接见,并曾被邀请与戴高乐将军一同步入凯旋门。

下篇:网页链接
#琼瑶#家近代最牛的不是琼瑶...#琼瑶#家近代最牛的不是琼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