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前后的法国,是历史上极为动荡的年代...
- 糊糊馆长
- 2024-11-08 20:12:03
19世纪前后的法国,是历史上极为动荡的年代,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之后的波旁复辟和国王路易十八的统治、以及七月革命等等变故。
博伊 (Louis-Léopold Boilly 1761-1845)纪录了上上下下种种有血有肉的相貌,以及活色生香、水生火热的人世景观,极富意趣,从中能看到巴黎、巴黎人。他们无名无姓,你们知道吗?认识吗?看过吗?
几百年后,法国人开始重视,成了专属于巴黎人民的图鉴编年史,大部分收藏在巴黎历史博物馆。
这在艺术史很寻常,想想,塞尚、梵高,到死都没人理,杜尚早先的念头,西方差不多要到他晚年才理解,今天还在追认。
看博伊的画,王公贵族,草根百姓,不必有故事、主题、指向,捕捉日常生活的瞬间,就是作品。
看不到战斗流血的残酷场面,全是市井烟火,街头巷里的热闹。眼睛会很忙,应接不暇,在里面,发现那个时代的隐秘故事和风云人物。
他懂幽默,知情趣,宠妻爱娃,浪漫至极,会用宏大的场面,古典学院的笔法,铺陈他和妻子的分别与团聚(图3)。也可以用给拿破仑画像的劲头描绘好友指导女儿学习(图5),更是会不厌其烦地画他的家人、孩子、家养的猫狗,以及弄堂里的邻居,还有三姑六婆,七大姑八大姨……全都入画,干嘛呢?看他一家子打桌球(图6)。
前年在巴黎看过博伊回顾展(Musée Cognacq-Jay),满城轰动。记得最先出现的一组肖像画是他手指着伤心哭泣的老父亲,笑容满面(图1)。
王室曾委托博伊绘制过一幅政宣画,大卫的《拿破仑加冕》在卢浮宫受到大众热烈欢迎。于是就有了这幅1810年创作的《公众在卢浮宫观看大卫的拿破仑加冕》现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图2)。
他把妻儿也绘入其中。此外,画里戴着眼镜手持高礼帽仔细端详画作的男人就是他本人。
法国七月革命时期,人人自危的紧张局势之下,博伊画了一系列温和情趣小画,引来狂热分子的道德举报,后来遭到罗伯斯庇尔公共安全委员会的指控,差点成为雅各宾“恐怖”时期被处死的数万人之一。
好在他识时务,以艺术自救,及时绘制了主旋律爱国高大上题材《马拉的胜利》(图9),才免受死罪。
下篇我们看看他画了什么温和情趣小画,引来杀生之祸。
法国·巴黎
博伊 (Louis-Léopold Boilly 1761-1845)纪录了上上下下种种有血有肉的相貌,以及活色生香、水生火热的人世景观,极富意趣,从中能看到巴黎、巴黎人。他们无名无姓,你们知道吗?认识吗?看过吗?
几百年后,法国人开始重视,成了专属于巴黎人民的图鉴编年史,大部分收藏在巴黎历史博物馆。
这在艺术史很寻常,想想,塞尚、梵高,到死都没人理,杜尚早先的念头,西方差不多要到他晚年才理解,今天还在追认。
看博伊的画,王公贵族,草根百姓,不必有故事、主题、指向,捕捉日常生活的瞬间,就是作品。
看不到战斗流血的残酷场面,全是市井烟火,街头巷里的热闹。眼睛会很忙,应接不暇,在里面,发现那个时代的隐秘故事和风云人物。
他懂幽默,知情趣,宠妻爱娃,浪漫至极,会用宏大的场面,古典学院的笔法,铺陈他和妻子的分别与团聚(图3)。也可以用给拿破仑画像的劲头描绘好友指导女儿学习(图5),更是会不厌其烦地画他的家人、孩子、家养的猫狗,以及弄堂里的邻居,还有三姑六婆,七大姑八大姨……全都入画,干嘛呢?看他一家子打桌球(图6)。
前年在巴黎看过博伊回顾展(Musée Cognacq-Jay),满城轰动。记得最先出现的一组肖像画是他手指着伤心哭泣的老父亲,笑容满面(图1)。
王室曾委托博伊绘制过一幅政宣画,大卫的《拿破仑加冕》在卢浮宫受到大众热烈欢迎。于是就有了这幅1810年创作的《公众在卢浮宫观看大卫的拿破仑加冕》现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图2)。
他把妻儿也绘入其中。此外,画里戴着眼镜手持高礼帽仔细端详画作的男人就是他本人。
法国七月革命时期,人人自危的紧张局势之下,博伊画了一系列温和情趣小画,引来狂热分子的道德举报,后来遭到罗伯斯庇尔公共安全委员会的指控,差点成为雅各宾“恐怖”时期被处死的数万人之一。
好在他识时务,以艺术自救,及时绘制了主旋律爱国高大上题材《马拉的胜利》(图9),才免受死罪。
下篇我们看看他画了什么温和情趣小画,引来杀生之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