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 伟大梦想的种子
- 东北大学de丁老师
- 2022-07-29 23:50:11
马克思很靠谱鸿儒计划我在微博涨知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 伟大梦想的种子】
梦想的种子, 早在马克思中学时代就已经埋进了他的生命里。 这颗种子的名字叫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 它是马克思十七岁的时候写的一篇作文。
这个十七岁的中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都考虑什么? 用两个字可以概括为“尊严” 。 那马克思所说的“尊严” , 是不是咱们普通人理解的“面子” 问题? 回答是否定的。 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是, 职业本身应当有“尊严” , 应当包含某种神圣性, 它不需要靠金钱来粉饰, 也不需要用功名来包裹。 那么, 什么样的职业才是有“尊严” 的?
第一, 一个有尊严的职业, 首先得是你自己主动选择的, 而不是别人给你规定好的, 这在马克思看来是人比动物强的一点。 动物只能接受大自然给自己规定好的生活方式, 但人不一样, 人可以自主地选择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通俗地说, 就是要找一个自己喜欢、 感兴趣的工作, 而不是找一个别人眼里的好工作。
要为自己活, 而不是为别人活。 要为自己的兴趣工作, 而不是为别人眼里的面子工作。
第二, 一个有尊严的职业, 必须要包含创造性的劳动, 而不能只是简单机械的重复性劳动。 马克思告诫我们, 如果我们的职业没有创造性, 那我们和机器上的零件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 这里强调要选择有创造性的工作, 绝不是要排斥重复性劳动。 它的真实含义是强调从事任何工作都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有创新, 而不墨守成规。 古人讲做人有七种境界, 奴、 徒、 工、 匠、 师、 家、圣。 所谓奴, 就是被动工作。 所谓徒, 主动工作但处于起步阶段。 所谓工, 能干活但干得很粗糙。 所谓匠, 能干活, 也能干好活, 但缺乏创新, 永远老一套。 所谓师, 超越匠, 能总结规律, 能创新, 能让人眼前一亮。 所谓家, 自成一派, 见物识人。 所谓圣, 融通天地, 由此及彼, 见微知著。 要想工作有尊严, 至少得成为“师” , 哪怕是重复性劳动, 也能目无全牛, 善于总结规律, 创新方法, 让工作更有效率。
第三,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人一定要把个人的成长和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 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就是最最有尊严的职业。 关于这一点, 马克思曾这样写道: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那么, 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 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 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 有限的、 自私的乐趣, 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面对我们的骨灰, 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有人说马克思这是在唱高调, 是不是高调无所谓, 关键是人家十七岁起了这么高的一个调, 然后一直唱了一辈子, 直到最后把“高调” 唱成了“高尚” 。
我们不知道马克思晚年的时候是如何回顾自己这一生, 他其实完全可以说: “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 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我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 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节选《马克思靠谱》
东北大学de丁老师
马克思主义理论
梦想的种子, 早在马克思中学时代就已经埋进了他的生命里。 这颗种子的名字叫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 它是马克思十七岁的时候写的一篇作文。
这个十七岁的中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都考虑什么? 用两个字可以概括为“尊严” 。 那马克思所说的“尊严” , 是不是咱们普通人理解的“面子” 问题? 回答是否定的。 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是, 职业本身应当有“尊严” , 应当包含某种神圣性, 它不需要靠金钱来粉饰, 也不需要用功名来包裹。 那么, 什么样的职业才是有“尊严” 的?
第一, 一个有尊严的职业, 首先得是你自己主动选择的, 而不是别人给你规定好的, 这在马克思看来是人比动物强的一点。 动物只能接受大自然给自己规定好的生活方式, 但人不一样, 人可以自主地选择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通俗地说, 就是要找一个自己喜欢、 感兴趣的工作, 而不是找一个别人眼里的好工作。
要为自己活, 而不是为别人活。 要为自己的兴趣工作, 而不是为别人眼里的面子工作。
第二, 一个有尊严的职业, 必须要包含创造性的劳动, 而不能只是简单机械的重复性劳动。 马克思告诫我们, 如果我们的职业没有创造性, 那我们和机器上的零件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 这里强调要选择有创造性的工作, 绝不是要排斥重复性劳动。 它的真实含义是强调从事任何工作都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有创新, 而不墨守成规。 古人讲做人有七种境界, 奴、 徒、 工、 匠、 师、 家、圣。 所谓奴, 就是被动工作。 所谓徒, 主动工作但处于起步阶段。 所谓工, 能干活但干得很粗糙。 所谓匠, 能干活, 也能干好活, 但缺乏创新, 永远老一套。 所谓师, 超越匠, 能总结规律, 能创新, 能让人眼前一亮。 所谓家, 自成一派, 见物识人。 所谓圣, 融通天地, 由此及彼, 见微知著。 要想工作有尊严, 至少得成为“师” , 哪怕是重复性劳动, 也能目无全牛, 善于总结规律, 创新方法, 让工作更有效率。
第三,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人一定要把个人的成长和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 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就是最最有尊严的职业。 关于这一点, 马克思曾这样写道: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那么, 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 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 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 有限的、 自私的乐趣, 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面对我们的骨灰, 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有人说马克思这是在唱高调, 是不是高调无所谓, 关键是人家十七岁起了这么高的一个调, 然后一直唱了一辈子, 直到最后把“高调” 唱成了“高尚” 。
我们不知道马克思晚年的时候是如何回顾自己这一生, 他其实完全可以说: “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 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我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 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节选《马克思靠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