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年,48岁的慈禧突然呕吐不止...
- 易轩铭
- 2022-07-24 08:10:13
1880年,48岁的慈禧突然呕吐不止,恶心,还喜欢吃酸,肚子明显变大;这可把太医愁坏了,说出来是要掉脑袋的!
第一个太医把了半天脉,脸色大变,支支吾吾地说不出个所以然,只好跪下来说:“启禀老佛爷……您的病没有什么大碍,只需休息几天即可。”
无奈过了几天,慈禧的身体依旧没有起色,于是又找了第二个太医来看。这第二个太医有点直,一搭完脉就对慈禧说:“恭喜老佛爷,您这是喜脉!”
这话一出,旁边的李莲英都大气不敢出的样子,慈禧更是怒不可遏,一把拂过旁边的茶杯:“大胆奴才,哀家守寡都20年了,何喜之有,你这庸医,分明就是想要毁掉哀家的清誉,来人那,给哀家砍了他!”
由此,慈禧想到第一位太医吞吞吐吐地说不清,想来也是这个原因,于是派人把第一位太医灭了口。
慈禧不想自己被诊出喜脉的事情落人口实,而是想要偷偷地暗中打掉了事。
这时,直隶总督李鸿章给慈禧推荐了一个叫薛福辰的民间名医。
薛福辰入宫之后直奔给慈禧诊脉,一搭脉,薛福辰就知道这是喜脉,他脸色大变,小心翼翼地看着慈禧,心里明白了七八分,他思索了一下说:“老佛爷,您这是为国操劳,心力交瘁,导致气血阻滞积于腹中,只要行气通络,清血化瘀,就能令太后血气畅通,凤体安康。”
慈禧听后,立马一个激灵,心中暗叹这薛福辰是个精明剔透的人。
随后薛福辰说:“只是太后贵体,一般的药难以马上见效,臣有一祖传秘方,对清血化瘀有奇效,只需冲水服下,便可药到病除。”
薛福辰让人制成药丸的形状,再将药丸拿进宫里,还吩咐准备一张“泻淤床”,就是类似躺椅的床,在床上中间掏一个洞,洞里放一个盆。
果然,在慈禧服下薛福辰的药丸之后,药效就发作了,很快“淤血”排出体外了,薛福辰长吁了一口气,便立马回到了家中。
薛福辰明白自己知道了慈禧的秘密,现在是不会动他,等回过神来,自己可能要掉脑袋。于是,他连忙让家里人收拾行李,离开京城。
但还是晚了一步,慈禧派人到他的住所要人,薛福辰知道自己一时半会走不了了,只好作罢。
这是清朝的一本叫《闻尘偶记》中记载关于慈禧的奇闻轶事,那么真实的历史是这样吗?其实这是一个乌龙事件。
从光绪六年时,慈禧患了一个怪病,现代的医学来讲就是胃积食。胃动力消化不足,导致吃入的东西不能及时得到消化,中医则讲究是血气积于脾胃之中。
这个病看起来就和怀孕一样,会让患者腹部膨胀,所以在民间传闻慈禧有了身孕。
慈禧的这个病一直从光绪六年拖到光绪八年,妇人是不可能怀孕这么长时间的。
之所以慈禧的病那么长时间都没好,是因为太医院的太医都不敢下猛药,万一出点啥事,身家性命不保。
所以给慈禧看病的太医都是治标不治本,慈禧只能从民间找大夫,李鸿章得知后就把薛福辰推荐给了慈禧。
薛福辰搭脉之后,以疏通血脉和滋补脾胃的药为主,加大剂量下了猛药,半年后慈禧的病就好了。
其实想一想,如果慈禧真的怀孕的话,怎么会大张旗鼓地找太医看病呢?自己偷偷暗中拿药打了就是。如果闹得人尽皆知的话,岂不是让百姓更加唾弃她了。
所以,关于慈禧怀孕的事件,可信度不高。为何《闻尘偶记》要编写这样的一则故事,来抹黑慈禧呢?
那就要提提这本书的作者了。《闻尘偶记》是清朝文人文廷式写的。他是维新派,维新运动失败后,被赶出京师。
因为憎恨慈禧,他将自己满腹的恨意汇入笔端,写下了这则故事。他将慈禧写成只知享受、贪腐残暴之人,来映射慈禧的所作所为!
北京·新东方大厦
第一个太医把了半天脉,脸色大变,支支吾吾地说不出个所以然,只好跪下来说:“启禀老佛爷……您的病没有什么大碍,只需休息几天即可。”
无奈过了几天,慈禧的身体依旧没有起色,于是又找了第二个太医来看。这第二个太医有点直,一搭完脉就对慈禧说:“恭喜老佛爷,您这是喜脉!”
这话一出,旁边的李莲英都大气不敢出的样子,慈禧更是怒不可遏,一把拂过旁边的茶杯:“大胆奴才,哀家守寡都20年了,何喜之有,你这庸医,分明就是想要毁掉哀家的清誉,来人那,给哀家砍了他!”
由此,慈禧想到第一位太医吞吞吐吐地说不清,想来也是这个原因,于是派人把第一位太医灭了口。
慈禧不想自己被诊出喜脉的事情落人口实,而是想要偷偷地暗中打掉了事。
这时,直隶总督李鸿章给慈禧推荐了一个叫薛福辰的民间名医。
薛福辰入宫之后直奔给慈禧诊脉,一搭脉,薛福辰就知道这是喜脉,他脸色大变,小心翼翼地看着慈禧,心里明白了七八分,他思索了一下说:“老佛爷,您这是为国操劳,心力交瘁,导致气血阻滞积于腹中,只要行气通络,清血化瘀,就能令太后血气畅通,凤体安康。”
慈禧听后,立马一个激灵,心中暗叹这薛福辰是个精明剔透的人。
随后薛福辰说:“只是太后贵体,一般的药难以马上见效,臣有一祖传秘方,对清血化瘀有奇效,只需冲水服下,便可药到病除。”
薛福辰让人制成药丸的形状,再将药丸拿进宫里,还吩咐准备一张“泻淤床”,就是类似躺椅的床,在床上中间掏一个洞,洞里放一个盆。
果然,在慈禧服下薛福辰的药丸之后,药效就发作了,很快“淤血”排出体外了,薛福辰长吁了一口气,便立马回到了家中。
薛福辰明白自己知道了慈禧的秘密,现在是不会动他,等回过神来,自己可能要掉脑袋。于是,他连忙让家里人收拾行李,离开京城。
但还是晚了一步,慈禧派人到他的住所要人,薛福辰知道自己一时半会走不了了,只好作罢。
这是清朝的一本叫《闻尘偶记》中记载关于慈禧的奇闻轶事,那么真实的历史是这样吗?其实这是一个乌龙事件。
从光绪六年时,慈禧患了一个怪病,现代的医学来讲就是胃积食。胃动力消化不足,导致吃入的东西不能及时得到消化,中医则讲究是血气积于脾胃之中。
这个病看起来就和怀孕一样,会让患者腹部膨胀,所以在民间传闻慈禧有了身孕。
慈禧的这个病一直从光绪六年拖到光绪八年,妇人是不可能怀孕这么长时间的。
之所以慈禧的病那么长时间都没好,是因为太医院的太医都不敢下猛药,万一出点啥事,身家性命不保。
所以给慈禧看病的太医都是治标不治本,慈禧只能从民间找大夫,李鸿章得知后就把薛福辰推荐给了慈禧。
薛福辰搭脉之后,以疏通血脉和滋补脾胃的药为主,加大剂量下了猛药,半年后慈禧的病就好了。
其实想一想,如果慈禧真的怀孕的话,怎么会大张旗鼓地找太医看病呢?自己偷偷暗中拿药打了就是。如果闹得人尽皆知的话,岂不是让百姓更加唾弃她了。
所以,关于慈禧怀孕的事件,可信度不高。为何《闻尘偶记》要编写这样的一则故事,来抹黑慈禧呢?
那就要提提这本书的作者了。《闻尘偶记》是清朝文人文廷式写的。他是维新派,维新运动失败后,被赶出京师。
因为憎恨慈禧,他将自己满腹的恨意汇入笔端,写下了这则故事。他将慈禧写成只知享受、贪腐残暴之人,来映射慈禧的所作所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