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武帝重视儒家看儒家教化的重大作用
- 醉美贵州水长流
- 2022-07-12 10:08:41
【从汉武帝重视儒家看儒家教化的重大作用】
汉武帝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教育,最终靠儒家的教化促成了汉代的巩固和辉煌。在汉代被认为仅次于孔子的董仲舒,显然是其影响力胜过了“亚圣”孟子。在《天人三策》中,董仲舒三次回答了汉武帝的重要提问:一问天下何以会乱?二问既乱之后如何而能治?三问既治之后,如何才能长治久安,永享太平?董仲舒的回答精辟归结为六个字“兴仁义,重教化”。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并立董仲舒为“五经博士”。靠儒家的教育和教化作用,汉代内治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卫青、李广、霍去病打击侵略者匈奴立下赫赫之功,张骞出使西域发展了外交,征服东南沿海和西南内陆巩固了疆土。如果没有儒家教化起到的重大作用,汉武帝以上的所有成就都不可能实现。
无论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停留在形式上,而“教化”的效果和作用则远胜于所有的教育。“教化”是中国儒家特有的概念,是一种将政治、道德和教育三者融为一体的管理思想和治理之术。“教化”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是“内圣”与“外王”合一成为的“内圣外王”,就像“知”与“行”合一成为的“知行合一”一样。所以,“教化”贵在于“化”,就是将所“教”的“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于内自己要做到“知行合一”,于外对他人要做到感化和同化的“致良知”。
(原创首发。文章阐发仅是本博观点)
良知无敌仁德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汉武帝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教育,最终靠儒家的教化促成了汉代的巩固和辉煌。在汉代被认为仅次于孔子的董仲舒,显然是其影响力胜过了“亚圣”孟子。在《天人三策》中,董仲舒三次回答了汉武帝的重要提问:一问天下何以会乱?二问既乱之后如何而能治?三问既治之后,如何才能长治久安,永享太平?董仲舒的回答精辟归结为六个字“兴仁义,重教化”。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并立董仲舒为“五经博士”。靠儒家的教育和教化作用,汉代内治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卫青、李广、霍去病打击侵略者匈奴立下赫赫之功,张骞出使西域发展了外交,征服东南沿海和西南内陆巩固了疆土。如果没有儒家教化起到的重大作用,汉武帝以上的所有成就都不可能实现。
无论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停留在形式上,而“教化”的效果和作用则远胜于所有的教育。“教化”是中国儒家特有的概念,是一种将政治、道德和教育三者融为一体的管理思想和治理之术。“教化”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是“内圣”与“外王”合一成为的“内圣外王”,就像“知”与“行”合一成为的“知行合一”一样。所以,“教化”贵在于“化”,就是将所“教”的“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于内自己要做到“知行合一”,于外对他人要做到感化和同化的“致良知”。
(原创首发。文章阐发仅是本博观点)
良知无敌仁德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