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阈低 针灸时

  • 罗炳翔大夫
  • 2025-05-11 11:00:44
【痛阈低 针灸时】是什么样式?
痛阈低的人,平时生活中,总被人说“太娇气”。
比如手指不小心,被崭新打印纸的硬边,“划”了一下手指头,痛的大叫一声,蹲地上抹眼泪儿。
比如走路的时候。外踝骨尖儿,或者脚趾头,不小心磕碰到,又是疼的大叫一声,蹲地上抹眼泪儿。

如果小刀削水果,手指头不小心划个芝麻小口,冒出两滴血,那更不得了,水果和小刀瞬间飞出十万八千里,疼的不知所措,抹着眼泪儿找创可贴……

您如果是这样式的,请打个111

医院里见到的奇葩样式,就更多了。比如产房生孩子,宫缩时的那种难受和抽痛,大部分产妇能咬牙哼唧哼唧坚持下来。痛阈低的产妇,喊叫声能震塌天花板,有时候实在喊叫的太凄惨太瘆人,护士长会走过来,呵斥一句:“你喊什么喊?谁没生过孩子?忍着点儿……”……气的产妇想骂护士长,觉得她太不近人情。其实护士长心里明白,这个产妇痛阈比较低。护士长也明白,你再难受,也不至于疼死,她在产房这么多年,什么情况都见过,宫缩的难受和疼痛,都是在人体正常能忍受的范围内,这是造物主的安排。如果宫缩和分娩能把女人疼死,人类,早就绝种了。

针灸才有意思呢。我常见到的现象是:
①还没开始扎,痛阈低的人,就已经快被吓尿了……“等会儿,我先去趟卫生间……”。
②趴上床,针灸大夫刚开始触摸“揣穴”,还没扎针,痛阈低的人,手心和脸上已经大汗淋漓,手心能攥出水来。
③待到针灸大夫准备扎针,右手持针,左手指(押手)刚放到穴位处,痛阈低的人,已经开始哆嗦,大喊一声……“针还没扎呢,你喊啥喊”?
④同一个大夫,扎同样6个穴位,痛阈高的人,每一针,都感觉不到有什么疼痛。痛阈低的人,每一针,都大喊一声,剧烈抽搐。
⑤留针的时候,痛阈高的人,身体是放松的,精神也是放松的。痛阈低的人,自始至终,身体紧张,精神紧张,像是忍受着一场酷刑。

您如果针灸是这样式的,也请打个111

针灸教科书上说:“针刺【得气】,就是患者感觉到【酸麻胀】,要调整针刺手法,尽快让患者感觉酸麻胀”……我年轻的时候,很快发现这句描述,有很大的问题……

对于痛阈低的人,如果针刺时追求“酸麻胀”,首先他们会生不如死,其次气血离乱、神不守舍,这严重违背《内经》旨意。

我因此否定了“得气,就是酸麻胀”,这个从中医经典著作,根本找不到有记载和出处的“奇怪观点”。也就是说,我认为,针刺得气,【根本就不是患者自觉酸麻胀】,尽管现在教科书和针灸教学,还是在这样阐述。

当然,这是个科研话题,需要认真考古和研究。哪位同学如果有很强的科研能力,能从古代中医文献里,找到“得气就是患者自觉酸麻胀”的相关记载和论述,那说明我理解错了。反正,我是没找到。

过去20多年,我扎针灸,从不追求“酸麻胀”。得气,是我自己手下的一种感觉,从来不问患者有什么感觉,他甚至可以没有任何感觉,针刺后的效果,也摆在那儿。痛阈低的人,因此被我扎一次针后,一般不会惧怕来扎第2次……

,……啪……随手写的这篇小文,不知道又要得罪多少中医大学的针灸大教授。我就呵呵……
痛阈低  针灸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