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老没老,8个方法自测
- 聚一路散一路
- 2025-04-24 19:34:41
热点科普健康生活——
尽管有时我们并未感到明显的不适,但这并不等同于身体状况完全健康,及时捕捉身体的异常信号,有助于及时就医,防止病情加重。
《8个简单易行的“身体自检法”》
1. 心脏自测——连续鞠躬
测试前先让自己静下心来,安静地坐5~10分钟后测一下一分钟内脉搏次数a;然后做个鞠躬的姿势,保持适中频率连续做20个,继续测出脉搏数b;休息1分钟,再测脉搏数c。然后开始代入以下公式:先将3次脉搏次数相加后再减去200,得到数字后除以10,最后的数字得出后对照下面的标准,来简单判断你的心脏是否健康。
▶如果得出的结果在0~3之间,说明心脏强壮;在3~6之间,说明心脏良好;6~9之间状态一般;9-12之间恐怕要时刻关注心脏的问题;若是在12以上,应尽快去医院检查。另外,不管是心血管患者还是健康人群,一旦出现头痛、胸闷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2. 肝脏自测——做照镜子
一些脸部变化其实是疾病的信号,日常照镜子的时候仔细观察一下很重要。有脂肪肝风险慢性肝病患者,除了有可能出现黄疸这种典型症状以外,还可能会出现诸如面色发黑(特别是眼周部位的黑色素堆积)、蜘蛛痣、容易长痤疮、粉刺等症状。这些都属于“肝病面容”的典型表现。
3. 肺部自测——爬楼测试
以平常的速度,如果一口气能爬上3层楼,就说明肺功能还是不错的。但如果在爬楼过程中因为气短需要歇一会儿才能继续,或速度明显减慢了,提示肺功能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当然,也可以和自己过去的状态对比,比如以前能一口气爬3层楼,但现在只能爬2层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示肺功能下降了。
4. 血管自测——单腿抬高
上了年纪的人,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血管的病变。早期可能会出现麻木、发凉等感觉异常,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间歇性的跛行、疼痛,步行以后出现疲乏无力,疼痛常发生在小腿后方,除了以上症状,可以采取抬腿自测法。
▶下肢抬高70°~80°持续1分钟。正常肢体远端(脚的方向)皮肤会保持淡红或稍稍发白,如果呈现苍白或蜡白色,则提示动脉供血不足。
接着将下肢下垂于床沿,正常人的皮肤色泽可在10秒内恢复,如果恢复时间超过45秒且色泽不均匀,提示动脉供血障碍,建议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5. 脑梗自测——筷夹豆粒
脑梗死(俗称脑梗),是中风中最主要的一种。在发生严重脑梗之前,大脑往往早已出现一些小型血栓或者斑块引发的轻度隐性脑梗。推荐“筷夹豆粒”家庭自测方法,简单有效。
▶将大豆和2厘米大小的豆腐置于小碟内,用筷子交替夹豆粒和豆腐块,放到另一碟子里,反复5次。若需30秒以上就要留意了。
6. 大脑自测——绘表测试
请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并确保测试时周围没有任何钟表等提示物。首先,在白纸上画一个表盘。其次,在表盘内标上数字。最后,画出时针和分针来表示10时10分这一时间点。测试需要在15分钟内完成。
▶如果受试者绘制的内容存在以下问题,其患有痴呆症的风险可能高于一般人群。例如,表盘过小、数字颠倒、数字缺失、数字过多、指针指向有误、有3个以上的指针等。
7. 膝盖自测——走鸭子步
“鸭子步”具体做法分为两步:首先,需要慢慢下蹲,达到下蹲后下半身的长度大概是我们平时正常站立时的二分之一。然后维持这种下蹲的状态,双腿像鸭子一样左右交替着向前行走。在下蹲以及行走的过程中,体会双侧膝关节有没有疼痛、酸胀、卡顿等情况的出现。
8. 眼睛自测——方格测试
有一个“阿姆斯勒方格表”,可用于自我检查发现眼底黄斑疾病。
将方格表放在距离眼前30厘米处,光线要清晰、均匀。用手或遮挡板遮盖左眼,右眼固定注视表格中心黑点,用余光观察表格四角是否完整,线条有无扭曲或者中断;然后换左眼重复上述操作。如果有老花或者近视,需要佩戴原有眼镜进行测试。
▶假如有以下情形,请及时到眼科进一步检查:任何一条直线扭曲变形;任何一个小方格的形状和其他不一样;任何一条线消失、模糊或是变色。
……素材来源:上观号作者:上海科协
上海一路涨姿势
尽管有时我们并未感到明显的不适,但这并不等同于身体状况完全健康,及时捕捉身体的异常信号,有助于及时就医,防止病情加重。
《8个简单易行的“身体自检法”》
1. 心脏自测——连续鞠躬
测试前先让自己静下心来,安静地坐5~10分钟后测一下一分钟内脉搏次数a;然后做个鞠躬的姿势,保持适中频率连续做20个,继续测出脉搏数b;休息1分钟,再测脉搏数c。然后开始代入以下公式:先将3次脉搏次数相加后再减去200,得到数字后除以10,最后的数字得出后对照下面的标准,来简单判断你的心脏是否健康。
▶如果得出的结果在0~3之间,说明心脏强壮;在3~6之间,说明心脏良好;6~9之间状态一般;9-12之间恐怕要时刻关注心脏的问题;若是在12以上,应尽快去医院检查。另外,不管是心血管患者还是健康人群,一旦出现头痛、胸闷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2. 肝脏自测——做照镜子
一些脸部变化其实是疾病的信号,日常照镜子的时候仔细观察一下很重要。有脂肪肝风险慢性肝病患者,除了有可能出现黄疸这种典型症状以外,还可能会出现诸如面色发黑(特别是眼周部位的黑色素堆积)、蜘蛛痣、容易长痤疮、粉刺等症状。这些都属于“肝病面容”的典型表现。
3. 肺部自测——爬楼测试
以平常的速度,如果一口气能爬上3层楼,就说明肺功能还是不错的。但如果在爬楼过程中因为气短需要歇一会儿才能继续,或速度明显减慢了,提示肺功能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当然,也可以和自己过去的状态对比,比如以前能一口气爬3层楼,但现在只能爬2层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示肺功能下降了。
4. 血管自测——单腿抬高
上了年纪的人,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血管的病变。早期可能会出现麻木、发凉等感觉异常,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间歇性的跛行、疼痛,步行以后出现疲乏无力,疼痛常发生在小腿后方,除了以上症状,可以采取抬腿自测法。
▶下肢抬高70°~80°持续1分钟。正常肢体远端(脚的方向)皮肤会保持淡红或稍稍发白,如果呈现苍白或蜡白色,则提示动脉供血不足。
接着将下肢下垂于床沿,正常人的皮肤色泽可在10秒内恢复,如果恢复时间超过45秒且色泽不均匀,提示动脉供血障碍,建议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5. 脑梗自测——筷夹豆粒
脑梗死(俗称脑梗),是中风中最主要的一种。在发生严重脑梗之前,大脑往往早已出现一些小型血栓或者斑块引发的轻度隐性脑梗。推荐“筷夹豆粒”家庭自测方法,简单有效。
▶将大豆和2厘米大小的豆腐置于小碟内,用筷子交替夹豆粒和豆腐块,放到另一碟子里,反复5次。若需30秒以上就要留意了。
6. 大脑自测——绘表测试
请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并确保测试时周围没有任何钟表等提示物。首先,在白纸上画一个表盘。其次,在表盘内标上数字。最后,画出时针和分针来表示10时10分这一时间点。测试需要在15分钟内完成。
▶如果受试者绘制的内容存在以下问题,其患有痴呆症的风险可能高于一般人群。例如,表盘过小、数字颠倒、数字缺失、数字过多、指针指向有误、有3个以上的指针等。
7. 膝盖自测——走鸭子步
“鸭子步”具体做法分为两步:首先,需要慢慢下蹲,达到下蹲后下半身的长度大概是我们平时正常站立时的二分之一。然后维持这种下蹲的状态,双腿像鸭子一样左右交替着向前行走。在下蹲以及行走的过程中,体会双侧膝关节有没有疼痛、酸胀、卡顿等情况的出现。
8. 眼睛自测——方格测试
有一个“阿姆斯勒方格表”,可用于自我检查发现眼底黄斑疾病。
将方格表放在距离眼前30厘米处,光线要清晰、均匀。用手或遮挡板遮盖左眼,右眼固定注视表格中心黑点,用余光观察表格四角是否完整,线条有无扭曲或者中断;然后换左眼重复上述操作。如果有老花或者近视,需要佩戴原有眼镜进行测试。
▶假如有以下情形,请及时到眼科进一步检查:任何一条直线扭曲变形;任何一个小方格的形状和其他不一样;任何一条线消失、模糊或是变色。
……素材来源:上观号作者:上海科协
上海一路涨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