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喉咙痛从就诊到去世仅10分钟
- 最后一支多巴胺
- 2025-04-14 07:18:49
看见女生喉咙痛从就诊到去世仅10分钟这条新闻了,说一下。
这个关键词绝对是不准确的,患者也绝不可能因喉咙痛从就诊到去世就只有十分钟时间。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就算是被人勒住了脖子或者呼吸道异物窒息,从缺氧到心跳异常,再到呼吸心跳停止,也不可能只有十分钟时间。更何况呼吸心跳骤停和去世并不是一回事。中间医生还要抢救,患者可能还会间断室颤,还要心肺复苏,在没有宣布临床死亡前的时间,都不能算是“去世”。
更何况一个年轻,原本健康的心脏,它是有一个反应代偿或挣扎时间的。充其量只能说,这个年轻人从就医到呼吸心跳骤停仅十分钟,而不是从出现喉咙痛就诊到去世仅十分钟。
所以,这个新闻标题不仅不准确,也不仅是制造了恐慌,也不仅是反应了新闻编辑对医学缺乏基本的了解,更是会让人忽略了急诊会咽炎或急性喉头水肿的一些症状。
举一个多年前我接诊的真实病例,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年轻男性。在喉咙痛三天后开始呼吸急促,遂自行乘坐公交车来院就诊。但在公交车行至半途时,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倒在了公交车上,虽然公交车一路狂奔来到了医院。但因为之前既无人为患者心肺复苏,也没有解决通气的问题,所以最后还是不治身亡。
再举一个大家应该都知道的病例,几年前在芜湖,有一个咽喉疼痛数日的大学生,先至某家医院急诊就诊,但当时急诊医生在抢救其他患者,又见这位大学生行动自如、对答流畅,似乎并无大碍,于是让其去不远处的外院就诊。但就在这位大学生打车前往外院的途中,悲剧发生了,最后也是不治而亡。
从出现症状到“去世”,中间是有一段时间可以用来治疗,以避免悲剧发生的。只不过这个时间被我们自己耽误了或者被忽略了而已。
实际上,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
我想说的主要有两点:第一便是有时候在喉咙痛的背后往往也会隐藏着一些致命的危机,有明显症状,特别是咽喉疼痛伴呼吸困难或胸闷气喘时一定要及时就医。第二便是呼吸心跳骤停不代表着“去世”,有时候还可以抢救一下。
前几天,我在急诊室就遇见了一个类似的患者,但这个患者的症状并没有上面这么严重。一个年轻小伙子,因咽喉疼痛2天被家长带进了急诊室。患者来时声音嘶哑明显,诉喉咙部“发胀”并疼痛。虽然有些呼吸急促,但好在指买样饱和度在正常范围之内。
这个年轻的患者在发病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就诊,而是不知在何处进行了“物理治疗”,如下图。而这种“物理治疗”让人不寒而栗,当然也有比这更加触目惊心的治疗,他只算是“轻度”的。我曾经讲过有人因咽喉痛,而在气管处进行拔火罐治疗的情况,而那个拔火罐的印记让我至今难忘,只是可惜已经找不到那张图片了。
我曾咨询过正规中医师,咽喉疼痛的中医治疗通常以穴位刺激、中药内服/外用为主,而气管部位(颈部前侧)一般不建议直接刮痧或拔火罐。因为颈部前侧有气管、甲状腺、颈动脉、迷走神经,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窒息、血肿、迷走神经反射(甚至心跳骤停)。如果患者实际是急性会厌炎或喉头水肿,局部刺激可能加速气道梗阻,危及生命。
所以对于那些颈部肿胀、发热、呼吸不畅的患者,中医诊治方面是禁止局部刺激的。后来这个年轻患者经过激素和抗生素治疗后,疼痛和呼吸急促的症状得以明显缓解。我也对患者和其父母进行了一番教育。
当然,急性会厌炎和急性喉头水肿还是有区别的,但两则因呼吸道不畅而导致窒息的情况却是一样的。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一旦患者在咽喉部不适后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无法平卧、口唇发绀。儿童烦躁不安或突然安静后,都应该是千方百计第一时间就医的,有时候是需要环甲膜穿刺的。虽然不一定救的过来,但也要全力以赴。
全民慢病健康科普计划
这个关键词绝对是不准确的,患者也绝不可能因喉咙痛从就诊到去世就只有十分钟时间。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就算是被人勒住了脖子或者呼吸道异物窒息,从缺氧到心跳异常,再到呼吸心跳停止,也不可能只有十分钟时间。更何况呼吸心跳骤停和去世并不是一回事。中间医生还要抢救,患者可能还会间断室颤,还要心肺复苏,在没有宣布临床死亡前的时间,都不能算是“去世”。
更何况一个年轻,原本健康的心脏,它是有一个反应代偿或挣扎时间的。充其量只能说,这个年轻人从就医到呼吸心跳骤停仅十分钟,而不是从出现喉咙痛就诊到去世仅十分钟。
所以,这个新闻标题不仅不准确,也不仅是制造了恐慌,也不仅是反应了新闻编辑对医学缺乏基本的了解,更是会让人忽略了急诊会咽炎或急性喉头水肿的一些症状。
举一个多年前我接诊的真实病例,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年轻男性。在喉咙痛三天后开始呼吸急促,遂自行乘坐公交车来院就诊。但在公交车行至半途时,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倒在了公交车上,虽然公交车一路狂奔来到了医院。但因为之前既无人为患者心肺复苏,也没有解决通气的问题,所以最后还是不治身亡。
再举一个大家应该都知道的病例,几年前在芜湖,有一个咽喉疼痛数日的大学生,先至某家医院急诊就诊,但当时急诊医生在抢救其他患者,又见这位大学生行动自如、对答流畅,似乎并无大碍,于是让其去不远处的外院就诊。但就在这位大学生打车前往外院的途中,悲剧发生了,最后也是不治而亡。
从出现症状到“去世”,中间是有一段时间可以用来治疗,以避免悲剧发生的。只不过这个时间被我们自己耽误了或者被忽略了而已。
实际上,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
我想说的主要有两点:第一便是有时候在喉咙痛的背后往往也会隐藏着一些致命的危机,有明显症状,特别是咽喉疼痛伴呼吸困难或胸闷气喘时一定要及时就医。第二便是呼吸心跳骤停不代表着“去世”,有时候还可以抢救一下。
前几天,我在急诊室就遇见了一个类似的患者,但这个患者的症状并没有上面这么严重。一个年轻小伙子,因咽喉疼痛2天被家长带进了急诊室。患者来时声音嘶哑明显,诉喉咙部“发胀”并疼痛。虽然有些呼吸急促,但好在指买样饱和度在正常范围之内。
这个年轻的患者在发病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就诊,而是不知在何处进行了“物理治疗”,如下图。而这种“物理治疗”让人不寒而栗,当然也有比这更加触目惊心的治疗,他只算是“轻度”的。我曾经讲过有人因咽喉痛,而在气管处进行拔火罐治疗的情况,而那个拔火罐的印记让我至今难忘,只是可惜已经找不到那张图片了。
我曾咨询过正规中医师,咽喉疼痛的中医治疗通常以穴位刺激、中药内服/外用为主,而气管部位(颈部前侧)一般不建议直接刮痧或拔火罐。因为颈部前侧有气管、甲状腺、颈动脉、迷走神经,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窒息、血肿、迷走神经反射(甚至心跳骤停)。如果患者实际是急性会厌炎或喉头水肿,局部刺激可能加速气道梗阻,危及生命。
所以对于那些颈部肿胀、发热、呼吸不畅的患者,中医诊治方面是禁止局部刺激的。后来这个年轻患者经过激素和抗生素治疗后,疼痛和呼吸急促的症状得以明显缓解。我也对患者和其父母进行了一番教育。
当然,急性会厌炎和急性喉头水肿还是有区别的,但两则因呼吸道不畅而导致窒息的情况却是一样的。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一旦患者在咽喉部不适后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无法平卧、口唇发绀。儿童烦躁不安或突然安静后,都应该是千方百计第一时间就医的,有时候是需要环甲膜穿刺的。虽然不一定救的过来,但也要全力以赴。
全民慢病健康科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