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吃酸还是吃辣
- 传承中医5
- 2025-02-07 21:59:17
【春天吃酸还是吃辣】立春养生要点节气的硬核养生
春天是陈年旧病复发的时候,家里有慢性病的要特别注意。
《内经 四气调神大论》对春三月的概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天在五行中对应木,肝胆属木,在自然界,春天的时候树木也是开始萌芽,长出绿叶的时候。天人合一,在中医理论系统里表现的非常吻合。
春天树木重新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这是自然规律,不会因人的意志改变。你想不想,自然规律都是那样。这个就和中医理论一样,中医理论两千年来没有改变过,不会说去年肝属木,今年肝就不属木了。
《内经 金匮真言论》里面提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短短一段话,却蕴含了肝的很多信息,比如东方对应肝,青色对应肝,肝开窍于目,酸味的入肝,鸡入肝,肝有病会表现在筋等等。
酸味的入肝,那春天属肝,是不是就要多吃酸的呢?
大家先思考一下,春天总的气质是什么?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内经》对春三月的总述观点就是春天要养生,这里的养生,是养生机勃勃的那种生,是新生,充满朝气蓬勃的生。
生,生生不息,积极向上的,是发散的。
《内经》又提到:“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古人没有显微镜,化学试验,以气味的不同来划分阴阳,这点太厉害了。“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这样就把食物的气质阴阳定义出来了,真是大道至简。
临床上使用中药也是按照药材的气质来划分,比如大家熟悉的生姜,姜辛辣,这个大家都知道,姜辛辣属于阳药,治疗阴寒的疾病。把生姜做成干姜,炮姜,气质又不一样,使用和效果也不一样,这是我们古人的大智慧。你要求拿去化学检测,成分不都是姜吗?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总的气质就是要生机勃勃,要生起来,那酸苦涌泄为阴,酸味的属阴,酸味主收敛,收敛和生发,完全是相反的。既然春天要生发,那就要少吃酸的,那多吃什么?辛甘发散为阳,春天要多吃气味是辛甘发散的食物。
春天以辛甘发散的食物为主,这是平常人在春天的养生原则,那体质有偏差的人呢?
下面就要划重点了。
1,春天手脚冰凉的人,阳虚的人,应该以辛甘发散的食物为主,吃点辛辣的,让自己的身心生发,热起来;
2,春天手脚燥热,舌苔黄厚,口苦,口干舌燥,烦躁不安的人,应该吃些酸味的食物收敛一下,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耗散太多津液。
所以,中医讲究的是辨证,因人而异。当你真正读懂中医理论,才能理解古人的大智慧。所以你问中医,春天要吃什么,首先要看你的身体情况需要什么。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春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春天是会变化的,早春的气质和中春,晚春又是不一样。早春2月到3月中下旬(新历),这段时间天气还是比较寒冷,自然界的植物也只是发芽开花,这段时间属于春天刚启动,到了4月份,清明节后,有些果树就有水果出来了,例如李子,而4月份也是春天肝气最旺的时候,人也是肝火最旺的时候,这个时候李子成熟就属于应季节的水果,肝火旺的人,口苦口干的人适合吃些酸酸的李子。
四季的轮回和正弦函数的图像一样:
不同的气味对应不同的脏腑,不同的季节,顺应四时,结合个人情况,选择应季节,适合自己的食物,这才是科学。
春天是陈年旧病复发的时候,家里有慢性病的要特别注意。
《内经 四气调神大论》对春三月的概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天在五行中对应木,肝胆属木,在自然界,春天的时候树木也是开始萌芽,长出绿叶的时候。天人合一,在中医理论系统里表现的非常吻合。
春天树木重新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这是自然规律,不会因人的意志改变。你想不想,自然规律都是那样。这个就和中医理论一样,中医理论两千年来没有改变过,不会说去年肝属木,今年肝就不属木了。
《内经 金匮真言论》里面提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短短一段话,却蕴含了肝的很多信息,比如东方对应肝,青色对应肝,肝开窍于目,酸味的入肝,鸡入肝,肝有病会表现在筋等等。
酸味的入肝,那春天属肝,是不是就要多吃酸的呢?
大家先思考一下,春天总的气质是什么?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内经》对春三月的总述观点就是春天要养生,这里的养生,是养生机勃勃的那种生,是新生,充满朝气蓬勃的生。
生,生生不息,积极向上的,是发散的。
《内经》又提到:“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古人没有显微镜,化学试验,以气味的不同来划分阴阳,这点太厉害了。“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这样就把食物的气质阴阳定义出来了,真是大道至简。
临床上使用中药也是按照药材的气质来划分,比如大家熟悉的生姜,姜辛辣,这个大家都知道,姜辛辣属于阳药,治疗阴寒的疾病。把生姜做成干姜,炮姜,气质又不一样,使用和效果也不一样,这是我们古人的大智慧。你要求拿去化学检测,成分不都是姜吗?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总的气质就是要生机勃勃,要生起来,那酸苦涌泄为阴,酸味的属阴,酸味主收敛,收敛和生发,完全是相反的。既然春天要生发,那就要少吃酸的,那多吃什么?辛甘发散为阳,春天要多吃气味是辛甘发散的食物。
春天以辛甘发散的食物为主,这是平常人在春天的养生原则,那体质有偏差的人呢?
下面就要划重点了。
1,春天手脚冰凉的人,阳虚的人,应该以辛甘发散的食物为主,吃点辛辣的,让自己的身心生发,热起来;
2,春天手脚燥热,舌苔黄厚,口苦,口干舌燥,烦躁不安的人,应该吃些酸味的食物收敛一下,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耗散太多津液。
所以,中医讲究的是辨证,因人而异。当你真正读懂中医理论,才能理解古人的大智慧。所以你问中医,春天要吃什么,首先要看你的身体情况需要什么。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春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春天是会变化的,早春的气质和中春,晚春又是不一样。早春2月到3月中下旬(新历),这段时间天气还是比较寒冷,自然界的植物也只是发芽开花,这段时间属于春天刚启动,到了4月份,清明节后,有些果树就有水果出来了,例如李子,而4月份也是春天肝气最旺的时候,人也是肝火最旺的时候,这个时候李子成熟就属于应季节的水果,肝火旺的人,口苦口干的人适合吃些酸酸的李子。
四季的轮回和正弦函数的图像一样:
不同的气味对应不同的脏腑,不同的季节,顺应四时,结合个人情况,选择应季节,适合自己的食物,这才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