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標還是治本
- 盧聲聲小醫生
- 2025-01-31 02:45:53
【治標還是治本】昨天下午一位踝扭傷患者來診。左足踝關節腫脹,明顯大於右足,且蹠屈時疼痛受限。按照第七層“術”的思路,需要左側腓腸肌和脛骨前肌“小青龍”刺皮,矯正距骨前移位,便會消腫止痛,恢復關節活動度。
但一診脈(第四層“理”),發現脈動在右手寸口,歸於陽明/太陰經筋(第五層“法”),於是刺右側“腓肌三針”——這是我治療踝扭傷常用的組穴(第六層“方”),非韌帶撕裂者在扭傷四小時內針刺,就不會發展成踝關節腫痛。
留針15分鐘後,左踝腫脹完全消退,活動改善。
這裡思考一個問題——病人來了,治標還是治本?
有人說,“直接就是解决患者当下症状,不考虑其他”——意思是節省時間,快速讓患者滿意,直接處理局部。這一策略,本質上是把處理局部和整體評估對立了。
“粗守關,上守機”,所謂“機”者,就是病家所苦之根源,迅速撬動疾病之支點,恆久解決症狀之關鍵。
在這一例踝扭傷病例中,從明堂塔第四層到第八層,我可以從每一層去治療,都會有效果。但層位越高,就越接近疾病根源,療效越迅速、持久。
對比之下,從低層入手治療,反而慢了。
但一診脈(第四層“理”),發現脈動在右手寸口,歸於陽明/太陰經筋(第五層“法”),於是刺右側“腓肌三針”——這是我治療踝扭傷常用的組穴(第六層“方”),非韌帶撕裂者在扭傷四小時內針刺,就不會發展成踝關節腫痛。
留針15分鐘後,左踝腫脹完全消退,活動改善。
這裡思考一個問題——病人來了,治標還是治本?
有人說,“直接就是解决患者当下症状,不考虑其他”——意思是節省時間,快速讓患者滿意,直接處理局部。這一策略,本質上是把處理局部和整體評估對立了。
“粗守關,上守機”,所謂“機”者,就是病家所苦之根源,迅速撬動疾病之支點,恆久解決症狀之關鍵。
在這一例踝扭傷病例中,從明堂塔第四層到第八層,我可以從每一層去治療,都會有效果。但層位越高,就越接近疾病根源,療效越迅速、持久。
對比之下,從低層入手治療,反而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