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包括现在的《方剂学》)...

  • 李鸿政
  • 2025-01-06 22:27:26
《伤寒论》(包括现在的《方剂学》)里的麻黄汤,用到的麻黄,都说要先煎,先煮麻黄,去上末,再下其他几个药。

但我自己煮的麻黄汤,有两次都是严格按照上述方法煮麻黄,怎么煮也没发现有泡沫,也没办法去上末,后来干脆全都一锅煮了。

我想,是不是只有大量的生麻黄放在一起煮才会有泡沫?张仲景的麻黄汤原方是麻黄三两的,如果按照后来的考古,认为当时的一两≈现在的15g,那么三两≈45g,这个量比较多,而且都是生麻黄,煮下去的确可能会有明显泡沫,所以要去泡沫。

但是现在我们用的麻黄,基本上都是5-10g居多,15g都是算大的了,而且据大家反应,蜜炙麻黄更多,生麻黄少,那小剂量的蜜炙麻黄,还能煮出泡沫么?我的实践观察是先煮麻黄没有发现明显泡沫,所以没办法去上末。

为什么要去上末?

估计是为了减少不良反应,比如我们是用麻黄发汗的,平喘的,一些其他的功能比如影响心脏睡眠的,可能跟其他物质相关,先煎去上末是否会减少这部分不良反应?

我估计,现在用麻黄的人,没几个会真正的先煎麻黄去上末,因为操作困难。如果大家都不先煎去上末,而且也不影响疗效,也不加剧副作用,那么这个煎煮方法是否应该修订一下?而不是一直延续张仲景的说法?
《伤寒论》(包括现在的《方剂学》)...《伤寒论》(包括现在的《方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