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药与仿制药的区别#

  • 微博健康
  • 2024-11-05 08:59:48
原研药与仿制药的区别】在医药领域,我们常常听到“原研药”和“仿制药”这两个词。我们在药房也经常看到同一种名字的药,特别是一些常用药,为什么会有很多厂家生产?药师会介绍说,这里面有的是原研药,有些是仿制药。大家心中不免出现疑问:“只知道进口药、国产药,“原研药”、“仿制药”是什么?药也有“仿制”的吗?仿制药能真正替代原研药吗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定义。
原研药,顾名思义,就是原创研究的药品,一般也可以被称为专利药,是从上千万种化合物层层筛选出来,并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后得到批准上市的创新药品,通常是由制药公司首次开发的药物,这个过程包括广泛的研究和临床试验,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原研药通常拥有独家专利权,这意味着其他公司不能在一段时间内生产相同的药物。原研药通常价格较高,因为制药公司需要回收研发成本。

仿制药是在原研药专利期过后生产的药物,当原研药过了专利保护期之后可以被其他企业仿制,这类仿制原研药的药品就称为仿制药,这些药物与原研药在活性成分和用途上相同,但它们通常以更低的价格提供。仿制药的制造商需要证明它们的药物在质量、安全性和效力上与原研药相当,但不需要进行与原研药相同数量的临床试验。这使得仿制药的生产成本较低,因此价格更具竞争力。

原研药和仿制药的药效区别大不大呢?
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目前全球通行的做法是:要求仿制药必须首先与原研药进行质量对比和生物等效性研究,而不需要做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与欧美标准相比,我国的一致性评价标准相对宽泛。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生物等效性,有些人理解成“临床等效”。其实并不能等同。一方面,生物等效只能说明血药浓度基本是等效的,但不能保证疗效等效;另一方面,生物等效性研究人数一般为18~24例,样本量小,易受个体差异和其他因素干扰产生偏差;其三,生物等效性的研究人群为18~40岁健康人群,其生理特征和老人、儿童、孕妇、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有区别。

仿制药与原研药相比,可能带来疗效不佳的问题。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来说,维持血药浓度的稳定性非常重要。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抗肿瘤药,药物需要有一个稳定的药物浓度、有效地作用相应的药物靶点、产生稳定的抑制肿瘤的作用。原研药因其较好的制备工艺,能够保障药物稳定地释放浓度。

另外,仿制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也存在差异。有些患者不能耐受其不良反应,致使治疗中断率升高。在临床上,用仿制药的治疗中断率相对要比原研药高得多。

面对疗效更确切与性价比更高的药品,老百姓该如何选择呢?
1. 原研药和仿制药各具优势,需要个体化取舍,全面权衡价格和疗效的利弊。
2. 具体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后,慎重选用。
3. 如果有条件的话,以下情况尽量选择原研药:
- 特殊的药物:药品本身毒性比较大,常用剂量和中毒剂量接近。
- 特殊的疾病:移植用药(如肝移植肾移植之后的抗排斥反应药物,体内血药浓度要保持在一定水平,才可能避免排斥反应)。
- 特殊的人群:病情急危重患者
4. 更改厂家后注意用药反应
(1) 观察药物的疗效,看看是否与原来所使用的药物是否存在差异?比如,换用了降压药物初期,需要定期测量血压;换用他汀类药物,可能适时查一下血脂指标等。
(2) 注意换用药物后,与原来所使用的药物相比,是否出现新的不良反应。比如,他汀类药物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肌酸激酶等化验指标。
5. 无论原研药还是仿制药,都必须到正规的医院或药房购买,而私人手里购买或是海淘药物,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不能得到保障。
(网络综合整理)健闻登顶计划国际创新药闻
#原研药与仿制药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