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膝盖比天气预报还准
- 雨之媚
- 2024-10-25 22:12:16
年纪轻轻膝盖比天气预报还准阴雨天气或环境温度降低时,下肢(尤其是膝盖部位)会出现疼痛的症状或原有的慢性疼痛加重,同时还会伴有关节僵硬以及活动受限等不适,因为以前大多是老年人才会有的症状,故此称为老寒腿。
这种现象可能与现代医学的退行性关节炎、慢性关节附件损伤或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等有关,也可能是由于长期受凉或者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的。这些年老寒腿也有年轻化趋势,多是因为年轻人“忘穿秋裤”不注意腿部足部保暖所致,正所谓“18岁不穿秋裤你是心高气傲,28岁不穿秋裤你是天气预报”。
中医学认为,“老寒腿”的发生往往与肾气亏损、外邪侵袭、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肾属下焦,脾阳虚或肾阳虚,不能温煦四肢,故下焦虚寒,“不荣则痛”,表现为足底、小腿、膝盖冷痛绵绵,得温痛减。
另一种情况为“外邪入侵” 。寒则凝滞,“不通则痛”。如下肢曾受过严重寒冷邪气侵袭,这些寒邪湿邪未及时排除,留滞经脉,痹脉阻络,使气血不能濡养经脉导致足踝膝腿感到冷痛不适。
还有则是关节过度使用以及负重过大等综合因素导致,年龄因素(年老体衰,气血不足)也可以使关节退变速度加快,引起老寒腿。
中医治疗老寒腿主要通过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中药内服和外用、针刺、拔罐、艾灸等方法来调理。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一些养生的方法加以调理,来改善症状或避免病情加重。
随着秋意渐浓,气温越来越低,老寒腿患者应如何进行自我养护?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一些中医养生建议,可以帮助缓解“老寒腿”的症状:
一、吃
1、温补食材:可以多吃一些温热性质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牛肉等,这些食物有助于驱寒暖身。
2、活血化瘀: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比如生姜、大蒜、红糖、黑豆等。
3、避免寒凉:尽量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二、 养
1、保暖:保持下肢温暖非常重要,尤其是膝盖部位,可以穿长裤、护膝等。
2、运动:适当的锻炼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可以选择散步、太极、八段锦等温和的运动方式。建议在天气晴朗的中午时段进行锻炼,中医认为这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这个时候阳光充足,气温相对较高,有利于温阳补肾。同时避免频繁蹲起、爬楼等加重磨损膝、踝关节的动作。
3、按摩:经常按摩穴位,如阳陵泉、血海、梁丘、足三里、委中、犊鼻等穴位,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按摩手法以补法为主,即用手指点按穴位后,顺时针柔和地按揉,感觉到酸胀舒适为宜。
4、泡脚:使用一些具有温通作用的中药泡脚,如干姜、艾叶、红花、皂角刺、桂枝等,可以帮助驱寒暖身。热水(42℃左右最佳)没过踝关节,睡前泡脚15~30分钟,可疏通全身经络、气血,起到祛寒活血的作用。水温不要追求越烫越好,否则容易造成烫伤和肿胀。
三、疗
1、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
2、拔罐:利用负压原理吸出体表的湿气和寒气,对缓解老寒腿的症状有一定帮助。
3、艾灸:使用艾条或艾绒在特定穴位进行熏烤,以达到温经散寒的效果。
4、按摩推拿:定期进行腿部的按摩,可以帮助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只要掌握这些简单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老寒腿”也可以轻松度过寒冷时节。如果情况比较严重或者持续不见好转,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详细的诊断和治疗。国医的精诚力量我的防护手册
这种现象可能与现代医学的退行性关节炎、慢性关节附件损伤或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等有关,也可能是由于长期受凉或者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的。这些年老寒腿也有年轻化趋势,多是因为年轻人“忘穿秋裤”不注意腿部足部保暖所致,正所谓“18岁不穿秋裤你是心高气傲,28岁不穿秋裤你是天气预报”。
中医学认为,“老寒腿”的发生往往与肾气亏损、外邪侵袭、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肾属下焦,脾阳虚或肾阳虚,不能温煦四肢,故下焦虚寒,“不荣则痛”,表现为足底、小腿、膝盖冷痛绵绵,得温痛减。
另一种情况为“外邪入侵” 。寒则凝滞,“不通则痛”。如下肢曾受过严重寒冷邪气侵袭,这些寒邪湿邪未及时排除,留滞经脉,痹脉阻络,使气血不能濡养经脉导致足踝膝腿感到冷痛不适。
还有则是关节过度使用以及负重过大等综合因素导致,年龄因素(年老体衰,气血不足)也可以使关节退变速度加快,引起老寒腿。
中医治疗老寒腿主要通过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中药内服和外用、针刺、拔罐、艾灸等方法来调理。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一些养生的方法加以调理,来改善症状或避免病情加重。
随着秋意渐浓,气温越来越低,老寒腿患者应如何进行自我养护?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一些中医养生建议,可以帮助缓解“老寒腿”的症状:
一、吃
1、温补食材:可以多吃一些温热性质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牛肉等,这些食物有助于驱寒暖身。
2、活血化瘀: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比如生姜、大蒜、红糖、黑豆等。
3、避免寒凉:尽量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二、 养
1、保暖:保持下肢温暖非常重要,尤其是膝盖部位,可以穿长裤、护膝等。
2、运动:适当的锻炼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可以选择散步、太极、八段锦等温和的运动方式。建议在天气晴朗的中午时段进行锻炼,中医认为这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这个时候阳光充足,气温相对较高,有利于温阳补肾。同时避免频繁蹲起、爬楼等加重磨损膝、踝关节的动作。
3、按摩:经常按摩穴位,如阳陵泉、血海、梁丘、足三里、委中、犊鼻等穴位,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按摩手法以补法为主,即用手指点按穴位后,顺时针柔和地按揉,感觉到酸胀舒适为宜。
4、泡脚:使用一些具有温通作用的中药泡脚,如干姜、艾叶、红花、皂角刺、桂枝等,可以帮助驱寒暖身。热水(42℃左右最佳)没过踝关节,睡前泡脚15~30分钟,可疏通全身经络、气血,起到祛寒活血的作用。水温不要追求越烫越好,否则容易造成烫伤和肿胀。
三、疗
1、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
2、拔罐:利用负压原理吸出体表的湿气和寒气,对缓解老寒腿的症状有一定帮助。
3、艾灸:使用艾条或艾绒在特定穴位进行熏烤,以达到温经散寒的效果。
4、按摩推拿:定期进行腿部的按摩,可以帮助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只要掌握这些简单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老寒腿”也可以轻松度过寒冷时节。如果情况比较严重或者持续不见好转,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详细的诊断和治疗。国医的精诚力量我的防护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