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短视频根本停不下来?当心增加抑郁风险!
- 新浪健康派
- 2024-10-25 11:28:44
短视频在加速我们的衰老长时间刷短视频或增加抑郁风险【刷短视频根本停不下来?当心增加抑郁风险!】两个小时的电影我看都不看,两三分钟的短视频剧情介绍,一刷就是一天,打开手机就是“这个女人叫小美,这个男人叫小帅”。沙发、地铁……都有短视频的声音,但你是否好奇过,短视频刷多了会对身心产生哪些影响呢?今天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为什么我们爱刷短视频?
1、多巴胺奖赏系统:多巴胺是一种与愉悦感和奖赏相关的神经递质,当我们刷短视频看到有趣的内容,大脑会释放多巴胺,产生快感,从而增强继续观看的行为。
放下手机后,快感消失,我们会感到失落、无聊甚至痛苦,于是又想通过刷短视频来刺激自己获得快乐。
此外,短视频平台的算法,会推荐给你更多感兴趣的内容,越看越爱推,越推越爱看,从而不断刺激大脑中的多巴胺奖赏系统。
2、逃离现实的压力:短视频提供了一个逃避现实压力,以及排解消极情绪的出口。而缺乏自控力的人,可能更难从这种逃避中抽离出来,进而对短视频产生过度的依赖。
3、追求更大的视听刺激:短视频丰富的听觉和视觉刺激,可以迅速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让大脑保持在高度活跃状态。
当我们逐渐习惯这种“刺激”后,我们获得相同快乐感的难度就会越来越大。很多人用2倍速甚至3倍速刷视频,都是大脑不断追求更大刺激的表现。
经常刷短视频有哪些危害?
1、注意力不集中
当大脑习惯了短视频平台上不断变化的信息,我们会难以适应生活中需要长时间专注的活动,比如阅读、写作业、处理工作等。
你有没有发现,经常刷短视频,自己变得越来越没耐心了?超过十分钟的视频都看不下去,更别说阅读长篇的文字。
2、影响睡眠
睡前刷刷短视频,已经成为了好多人的“睡前仪式”。但是,短视频中的内容大多能引起我们的好奇心和兴奋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令大脑皮层兴奋,加快呼吸和心跳,从而影响睡眠。
同时,手机屏幕发出的光,还会影响褪黑素的生成,导致入睡困难或睡眠质量不佳。
3、抑郁风险
短视频也可能带来更多的向上社会比较,更易让人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刷多了短视频,难免会让人产生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感觉:为啥别人的生活那么快乐,为啥别人那么有钱、漂亮、成绩好……
4、影响记忆和学习
短视频的内容通常是碎片化的,缺乏系统性和深度,让大脑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状态,这可能会替代我们的主动学习和思考。
此外,规律的运动与丰富的社交生活,有益于大脑的健康,但刷短视频的行为可能会取代我们健康的生活习惯,对大脑功能造成不利影响,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也会逐渐降低。
短视频对特殊人群的危害:
儿童青少年:
• 学习兴趣丧失:短视频让孩子习惯感官刺激,对学习这种需要付出努力的活动失去兴趣。例如孩子沉迷短视频的精彩画面后,面对枯燥的书本就难以集中精力。
• 思维能力受损:海量碎片化信息使孩子思维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影响逻辑推理等高层次思维能力发展。同时,个性化推荐易让孩子陷入“信息茧房”,局限认知和三观形成。
老年人:
• 健康风险增加:久坐和久看屏幕带来腰肌劳损、视力下降等问题,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而且手机上的虚假信息和诈骗让老人防不胜防。比如老人长时间刷短视频后,眼睛干涩、腰酸背痛,还可能因误信虚假广告遭受损失。
• 社交效果不佳:虽然短视频在一定程度锻炼老人能力,但无法替代线下交流。长期刷短视频减少了真实社交互动,对身心健康不利。
短视频虽给我们带来了一时的欢乐,但我们也要警惕其潜在危害,如果已经出现抑郁症状,建议尽早就医。
如何戒掉短视频的瘾?
1、设定使用时间限制
可以借助闹钟、家人的提醒、青少年模式等,控制每天刷短视频的时间,合理安排生活作息,避免长时间连续观看。
2、开展多样化的娱乐活动
用运动、阅读、社交等多样化的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减少对短视频的依赖。
3、寻找合适的减压途径
压力大时可以找亲朋好友倾诉,或者通过运动、接触自然、冥想等方式减压。
4、不要让娃儿过早接触手机
孩子的前额叶皮质(大脑的命令和控制中心)尚未发育完全,相比之下,自控能力较弱。
作为家长,尽量不要让孩子过早接触手机,如果学习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接触手机,也要尽量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
5、积极寻求外部帮助
当你发现光靠自己的力量,难以摆脱短视频成瘾,可以寻求家人、朋友、老师的帮助,必要时也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专业帮助。(新浪健康派综合华西医生、北京精神科肖春玲)
为什么我们爱刷短视频?
1、多巴胺奖赏系统:多巴胺是一种与愉悦感和奖赏相关的神经递质,当我们刷短视频看到有趣的内容,大脑会释放多巴胺,产生快感,从而增强继续观看的行为。
放下手机后,快感消失,我们会感到失落、无聊甚至痛苦,于是又想通过刷短视频来刺激自己获得快乐。
此外,短视频平台的算法,会推荐给你更多感兴趣的内容,越看越爱推,越推越爱看,从而不断刺激大脑中的多巴胺奖赏系统。
2、逃离现实的压力:短视频提供了一个逃避现实压力,以及排解消极情绪的出口。而缺乏自控力的人,可能更难从这种逃避中抽离出来,进而对短视频产生过度的依赖。
3、追求更大的视听刺激:短视频丰富的听觉和视觉刺激,可以迅速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让大脑保持在高度活跃状态。
当我们逐渐习惯这种“刺激”后,我们获得相同快乐感的难度就会越来越大。很多人用2倍速甚至3倍速刷视频,都是大脑不断追求更大刺激的表现。
经常刷短视频有哪些危害?
1、注意力不集中
当大脑习惯了短视频平台上不断变化的信息,我们会难以适应生活中需要长时间专注的活动,比如阅读、写作业、处理工作等。
你有没有发现,经常刷短视频,自己变得越来越没耐心了?超过十分钟的视频都看不下去,更别说阅读长篇的文字。
2、影响睡眠
睡前刷刷短视频,已经成为了好多人的“睡前仪式”。但是,短视频中的内容大多能引起我们的好奇心和兴奋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令大脑皮层兴奋,加快呼吸和心跳,从而影响睡眠。
同时,手机屏幕发出的光,还会影响褪黑素的生成,导致入睡困难或睡眠质量不佳。
3、抑郁风险
短视频也可能带来更多的向上社会比较,更易让人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刷多了短视频,难免会让人产生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感觉:为啥别人的生活那么快乐,为啥别人那么有钱、漂亮、成绩好……
4、影响记忆和学习
短视频的内容通常是碎片化的,缺乏系统性和深度,让大脑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状态,这可能会替代我们的主动学习和思考。
此外,规律的运动与丰富的社交生活,有益于大脑的健康,但刷短视频的行为可能会取代我们健康的生活习惯,对大脑功能造成不利影响,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也会逐渐降低。
短视频对特殊人群的危害:
儿童青少年:
• 学习兴趣丧失:短视频让孩子习惯感官刺激,对学习这种需要付出努力的活动失去兴趣。例如孩子沉迷短视频的精彩画面后,面对枯燥的书本就难以集中精力。
• 思维能力受损:海量碎片化信息使孩子思维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影响逻辑推理等高层次思维能力发展。同时,个性化推荐易让孩子陷入“信息茧房”,局限认知和三观形成。
老年人:
• 健康风险增加:久坐和久看屏幕带来腰肌劳损、视力下降等问题,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而且手机上的虚假信息和诈骗让老人防不胜防。比如老人长时间刷短视频后,眼睛干涩、腰酸背痛,还可能因误信虚假广告遭受损失。
• 社交效果不佳:虽然短视频在一定程度锻炼老人能力,但无法替代线下交流。长期刷短视频减少了真实社交互动,对身心健康不利。
短视频虽给我们带来了一时的欢乐,但我们也要警惕其潜在危害,如果已经出现抑郁症状,建议尽早就医。
如何戒掉短视频的瘾?
1、设定使用时间限制
可以借助闹钟、家人的提醒、青少年模式等,控制每天刷短视频的时间,合理安排生活作息,避免长时间连续观看。
2、开展多样化的娱乐活动
用运动、阅读、社交等多样化的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减少对短视频的依赖。
3、寻找合适的减压途径
压力大时可以找亲朋好友倾诉,或者通过运动、接触自然、冥想等方式减压。
4、不要让娃儿过早接触手机
孩子的前额叶皮质(大脑的命令和控制中心)尚未发育完全,相比之下,自控能力较弱。
作为家长,尽量不要让孩子过早接触手机,如果学习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接触手机,也要尽量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
5、积极寻求外部帮助
当你发现光靠自己的力量,难以摆脱短视频成瘾,可以寻求家人、朋友、老师的帮助,必要时也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专业帮助。(新浪健康派综合华西医生、北京精神科肖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