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医生诊间手札

  • 胃癌专家黄华教授
  • 2024-10-15 16:00:21
黄华医生诊间手札健闻登顶计划向肿瘤说拜拜 黄华医生诊间札记之二十:三个接口的手术。老戴出院了。老戴其实早就可以出院了,孝顺的儿子小戴几次和床位医生商量,让他爸爸再多住几天,接口长牢一点再回去。老戴不老,五十几岁,来自温州,和中国大多数中年人一样,老戴是一个三口之家的顶梁柱。因为吃东西胀,慢慢的皮肤也有点发黄了,在老家检查发现十二指肠乳头部癌,带着一沓检查报告来到我们的门诊,说老家的医生让他来找我的。认真看了检查资料,查看过老戴的身体,告诉他,这毛病需要手术,也可以手术,而且必须手术。但是手术风险……,我话还没有说完,一脸青涩的小戴说道:“要做最大的Whipple手术,要切胰腺,切胃,十二指肠,切胆管,有三个接口···”,我一脸诧异,“你是医生?或者是医学生”。小戴说:“黄教授,我不是学医的,我是在网上查的,我在杭州读研究生,学物理的”。小戴的情绪似乎比老戴更加紧张不安,为了缓解这种氛围,我试图聊了点别的,我说研究物理很小众,蛮好的,将来工作好找,专门搞科研工作也比较稳定。小戴说,现在研究生都不太还找工作,不是一个保安岗位都有两个硕士去抢嘛。语气调侃中透着几分无奈,我竟无言以接。我突然觉得平时朋友们说我口才不错大抵都是谬赞。继续和家属交流,谈了大体的手术方案以及可能的并发症和风险。一家三口态度坚决,要求手术,而且一定要我亲自帮老戴手术,因为他们当地的医生让他们找我,而且他们村里一个人是我开好的。全家走出诊室后,小戴和母亲又进来了一次,小戴的母亲,一位身材微微发福的中年女性,以与其体态完全不符的异常敏捷的速度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说,“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黄教授你一定要收下”,我说:“不行~”,没等我说完,母子俩就冲出了诊室。老戴住进病房了,我让秘书把信封交到了老戴的住院账户上。手术按部就班地准备,有条不紊地实施。手术当天,我结束总院上午的特需门诊来到分院,在办公室吃完中饭,准备进手术间,小戴母子又进来了,手上捏着个信封。望着充满无助的两双眼睛,没等他们开口,我说:“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尽心尽力帮老戴治病,这个病花钱不会少,你还是个研究生,也没用经济来源,听话,把钱省下来给父亲治病”。母子俩千恩万谢一步一鞠躬地离开了我的办公室,从他们的眼睛里我读到了真诚的感激。手术非常成功,术后老戴恢复非常顺利。一日我再来分院手术,刚进入病区的走廊,一家三口举着锦旗捧这一束鲜花来到我们的面前,一看就是有备而来,原来他们“等我很久了”。淳朴的一家子,年轻帅气的小戴研究物理的高材生,此时讲话也有点语无伦次。这一次我从他们一家对眼神中读的不只是真诚的感激还有家庭的顶梁柱重获新生后久违的幸福和喜悦。很快到了出院的日子,作为高材生的小戴因为对“三个接口”过于了解,也导致过于紧张,所以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他一定要父亲的三个接口长的牢一点,再牢一点才肯出院。日前,老戴,这个“钉子户”终于喜笑颜开地出院了。我经常说我是羞于show病人赠送的锦旗的,因为我总觉得有一种古时候江湖郎中的味道。然而,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不简单的故事,看着一家人从内心深处洋溢的笑容,我想说,人间值得。尽管这些故事对我们大多数看客而言确实简单而平淡。
黄华医生2024年10月12日记录于飞驰的列车上。
黄华医生诊间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