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截止9月28日的第39周数据...
- 星话大白
- 2024-10-11 11:01:21
香港截止9月28日的第39周数据,新增的新冠病例数仍然继续下降,比较接近去年12月初的低谷极值。
澳门截止10月3日,过去一周新增新冠感染病例是86例,比起上周的135例又有较大下降。
这已经比较接近去年12月的极低值。
澳门去年12月的低谷期,最低数值是一周新增感染病例41例。
而今年3月的峰值是单周新增病例1500例。
可以看到,澳门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峰值和低谷,并且二者数值差距是比较大的。
所以,在高峰期加强个人防护,低谷期适当放松的劳逸结合模式,我认为仍然还是比较有效的。
对于单个城市来说,高峰期和低谷期的差异仍然十分明显,并没有出现很多人担心的全年都在疫情高位的情况。
至于,全国整体层面的峰值和低谷稍微被摊平一些,我认为更多是不同地区的疫情进展差异所导致的。
比方说,虽然现在全国疫情整体处于低谷期,但仍然有部分地区出现局部疫情高发,这种局部疫情高发,就会把全国整体的低谷期数值稍微拉高,形成疫情波动被摊平的感觉。
但实际上,对于单一城市来说,目前高峰期和低谷期的差别仍然十分明显。
当然,即使在单一城市里,低谷期也不代表完全不会感染,比如澳门现在处于低谷期的底部了,但每周也仍然有两位数的新增感染病例。
如果在低谷期,完全不做个人防护的话,是否会感染,更多是看运气。
但通常来说,只要运气不太差,在低谷期被感染的概率是比较低的。
然而,现在对于个人防护来说,最大难题是,我们很难准确搞清楚自己所处城市的具体疫情进展情况。
如果我们每个城市都能像澳门和香港一样,有一个本地的疫情周报,就可以及时了解当地的疫情进展情况。
其实,这个实际做起来并不难。
但这样一个不难的事情,现在成了一个奢望。
这对于民众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是非常不利的。
既然倡导“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那就应该创造有利于民众自觉做好个人防护,保护自己健康的舆论氛围和数据便利,而不是增加阻碍,那么所谓“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就是空话。
不能一边不创造有利于“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氛围和条件,一边又喊着让民众“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当然,面对当前的社会舆论和现况,虽然社会面并不利于民众“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放弃保护自己健康。
虽然条件不太有利,我们也只能去尽力去保护自己健康。微博新知
澳门截止10月3日,过去一周新增新冠感染病例是86例,比起上周的135例又有较大下降。
这已经比较接近去年12月的极低值。
澳门去年12月的低谷期,最低数值是一周新增感染病例41例。
而今年3月的峰值是单周新增病例1500例。
可以看到,澳门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峰值和低谷,并且二者数值差距是比较大的。
所以,在高峰期加强个人防护,低谷期适当放松的劳逸结合模式,我认为仍然还是比较有效的。
对于单个城市来说,高峰期和低谷期的差异仍然十分明显,并没有出现很多人担心的全年都在疫情高位的情况。
至于,全国整体层面的峰值和低谷稍微被摊平一些,我认为更多是不同地区的疫情进展差异所导致的。
比方说,虽然现在全国疫情整体处于低谷期,但仍然有部分地区出现局部疫情高发,这种局部疫情高发,就会把全国整体的低谷期数值稍微拉高,形成疫情波动被摊平的感觉。
但实际上,对于单一城市来说,目前高峰期和低谷期的差别仍然十分明显。
当然,即使在单一城市里,低谷期也不代表完全不会感染,比如澳门现在处于低谷期的底部了,但每周也仍然有两位数的新增感染病例。
如果在低谷期,完全不做个人防护的话,是否会感染,更多是看运气。
但通常来说,只要运气不太差,在低谷期被感染的概率是比较低的。
然而,现在对于个人防护来说,最大难题是,我们很难准确搞清楚自己所处城市的具体疫情进展情况。
如果我们每个城市都能像澳门和香港一样,有一个本地的疫情周报,就可以及时了解当地的疫情进展情况。
其实,这个实际做起来并不难。
但这样一个不难的事情,现在成了一个奢望。
这对于民众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是非常不利的。
既然倡导“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那就应该创造有利于民众自觉做好个人防护,保护自己健康的舆论氛围和数据便利,而不是增加阻碍,那么所谓“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就是空话。
不能一边不创造有利于“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氛围和条件,一边又喊着让民众“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当然,面对当前的社会舆论和现况,虽然社会面并不利于民众“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放弃保护自己健康。
虽然条件不太有利,我们也只能去尽力去保护自己健康。微博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