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退烧药,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有什么区别?
- 儿科专家戴淑凤
- 2023-01-17 12:35:42
【都是退烧药,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有什么区别?】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有什么区别 不建议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同服 心肌炎症状有哪些
很多人对于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到底应该吃哪个比较疑惑,其实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都是目前首选推荐的用于缓解儿童不适的退热药物,虽然二者的退热效果与安全性相似,但二者的适用年龄、药效发挥的快慢及持续时间都有所差异,建议大家按需抉择。
适用年龄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2月龄的儿童及成人;
布洛芬适用于≥6月龄的儿童及成人。
药效区别
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都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物。
但对乙酰氨基酚不具备抗炎作用,只具有镇痛、解热的作用,通常用于发热患者的退热治疗。
而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解热的作用,主要用于消炎止痛或退热治疗,如头痛、偏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神经痛等。
药效发挥时间及持续时间
对乙酰氨基酚相对更温和,耐受性更好,适用于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且吸收迅速,口服后30分钟内就可以产生退热作用,控制退热时间相对较短,平均为2-4小时左右。
布洛芬退热平稳,控制退热时间相对持久,平均为6-8小时左右。对于39℃以上的高热,退热效果更好。
副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的主要副作用为大剂量服用导致的肝脏损伤。
布洛芬主要的副作用为胃肠道的刺激,如胃部灼烧感、恶心、呕吐等,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胃肠道出血甚至加重胃肠道溃疡。
因此,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应严格按照安全剂量服用。
对乙酰氨基酚安全用量为2月龄以上,肛温≥39.0℃(口温38.5℃,腋温38.2℃),或因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剂量为每次15mg/kg,2次用药的最短间隔时间为6h。
布洛芬安全用量为≥6月龄儿童,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布洛芬的剂量为每次10mg/kg,2次用药的最短间隔6~8h。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小于3月龄,发烧后不要先给宝宝用药,而是应该第一时间带宝宝前往医院就医诊治。
市面上含有这两种成分的药品有很多种,包括混悬液、片剂、胶囊、颗粒、栓剂等,既有单一成分制剂(如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泰诺林、布洛芬混悬液-美林、对乙酰氨基酚栓、布洛芬颗粒等),又有复合成分制剂(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不过,无论你购买的是哪种药品,只要是核心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的,就能够发挥其退烧的作用,但在购买的时候建议首选单一成分的。
很多人对于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到底应该吃哪个比较疑惑,其实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都是目前首选推荐的用于缓解儿童不适的退热药物,虽然二者的退热效果与安全性相似,但二者的适用年龄、药效发挥的快慢及持续时间都有所差异,建议大家按需抉择。
适用年龄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2月龄的儿童及成人;
布洛芬适用于≥6月龄的儿童及成人。
药效区别
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都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物。
但对乙酰氨基酚不具备抗炎作用,只具有镇痛、解热的作用,通常用于发热患者的退热治疗。
而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解热的作用,主要用于消炎止痛或退热治疗,如头痛、偏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神经痛等。
药效发挥时间及持续时间
对乙酰氨基酚相对更温和,耐受性更好,适用于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且吸收迅速,口服后30分钟内就可以产生退热作用,控制退热时间相对较短,平均为2-4小时左右。
布洛芬退热平稳,控制退热时间相对持久,平均为6-8小时左右。对于39℃以上的高热,退热效果更好。
副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的主要副作用为大剂量服用导致的肝脏损伤。
布洛芬主要的副作用为胃肠道的刺激,如胃部灼烧感、恶心、呕吐等,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胃肠道出血甚至加重胃肠道溃疡。
因此,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应严格按照安全剂量服用。
对乙酰氨基酚安全用量为2月龄以上,肛温≥39.0℃(口温38.5℃,腋温38.2℃),或因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剂量为每次15mg/kg,2次用药的最短间隔时间为6h。
布洛芬安全用量为≥6月龄儿童,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布洛芬的剂量为每次10mg/kg,2次用药的最短间隔6~8h。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小于3月龄,发烧后不要先给宝宝用药,而是应该第一时间带宝宝前往医院就医诊治。
市面上含有这两种成分的药品有很多种,包括混悬液、片剂、胶囊、颗粒、栓剂等,既有单一成分制剂(如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泰诺林、布洛芬混悬液-美林、对乙酰氨基酚栓、布洛芬颗粒等),又有复合成分制剂(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不过,无论你购买的是哪种药品,只要是核心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的,就能够发挥其退烧的作用,但在购买的时候建议首选单一成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