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布洛芬有哪些注意事项?这些退烧药不推荐使用
- 南方都市报
- 2022-12-23 15:43:58
【使用布洛芬有哪些注意事项?这些退烧药不推荐使用】广东医生提醒退烧要注意这些事项
发烧药要间隔多久服用?如果用一种药退烧效果不好,可以换另一种吗?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郑萍来解答>>>
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有哪些注意事项?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目前市面上的代表药物为泰诺林、(小儿)百服咛等。其退热效果与剂量成正比,过量会引起肝毒性,不推荐小于3月龄的婴幼儿使用。
对乙酰氨基酚单次使用剂量,成人看说明书,儿童是10-15mg/Kg。该药最大的日剂量是75mg/Kg,同时每天总的日剂量不能超过4克。对乙酰氨基酚通常在服用30—60分钟以后开始起效,3—4小时内达到最大效应,作用一般可以持续4—6个小时。因此,对乙酰氨基酚需要间隔4—6个小时才能服用。
目前国内的说明书和相关指南均提到,24小时内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不能超过4次。而国外的研究显示,对乙酰氨基酚在24小时内服用可以不超过5次。
所以我建议,对乙酰氨基酚在24小时内使用尽量不要超过4次,但如果反复高烧,高烧不退,不得已24小时内使用5次也可以。
问:使用布洛芬有哪些注意事项?
布洛芬是另一种常用的退烧药,市面上代表药物,有美林、布洛芬胶囊等。不推荐小于6个月的婴儿使用布洛芬,因为6个月以下的孩子肾功能相对较弱,使用布洛芬出现肾毒性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对于6月龄以上的儿童,单次剂量是5-10mg/Kg,成人剂量请遵循说明书。
布洛芬通常在60分钟内起效,3—4小时达到最大疗效,作用一般可持续6—8个小时,因此需间隔6—8个小时服用,24小时内服用次数不能超过4次,最大日剂量40mg/Kg,且每天的总剂量不超过2.4克。
和对乙酰氨基酚相比,布洛芬退热效应和作用持续时间稍微增加,具有更明显的退热作用,因此更适合于感染性疾病导致的高热。
问:可以联合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来退烧吗?
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用于退热,也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用于退热。虽然联合或者交替使用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退热药更有效,但这样并不能够改善舒适度,而且这种体温降低是否具有临床意义也不清楚。
目前关于这两种药物联合或者交替使用的安全性信息较少。由于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服用的剂量不同,也容易造成给药错误或混淆。
问:退热可以使用阿司匹林、赖氨匹林、铝镁匹林吗?
阿司匹林从1899年就开始使用,其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较大,成人可用。该药对儿童最严重的副作用是瑞氏综合症,该病死亡率在30%左右,目前该药在儿科作为退热药已趋于淘汰,但可以用于儿童川崎病的治疗。需要注意的是,阿司匹林市面上有两种规格,平时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是100毫克一片的,而用于退热的是300毫克一片的。
赖氨匹林是阿司匹林和赖氨酸形成的复盐,铝镁匹林片也含有阿司匹林,成人可用于退热,但是同样不推荐作为退热剂在儿童中使用。铝镁匹林市面上有两种规格,平时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是铝镁匹林(II),用于退热的是铝镁匹林。
问:可以使用安乃近来退热吗?
安乃近会引起热外周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成人退热可用,但是不建议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
问:有哪些药物是不推荐使用来退热的?
不推荐使用尼美舒利、激素、退热贴来退热。
尼美舒利用于退热,在国内上市时间里已发生数千次的不良事件,甚至有引起死亡的病例。目前,尼美舒利禁止用于12岁以下的儿童,也不常规用于退烧药使用。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用于退热,目前国内外研究均没有相关证据。因此不推荐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应用。
退热贴退热的原理是其中胶状物当中的水分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有助于散热。然而由于退热贴面积有效,对于全身退热的作用帮助不大,还有导致过敏的危险,因此不推荐使用。
问:如果用一种药退烧效果不好,可以换另一种吗?
无论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还是布洛芬,一般在60分钟内都应该观察到疗效,3-4小时达到疗效的峰值。如果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后3-4小时,体温仍然较高,而且不适感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可将对乙酰氨基酚直接更换为布洛芬。
如果服用布洛芬3-4小时后,体温仍然较高,而且不适仍然没有得到改善,也可以将布洛芬直接更换为对乙酰氨基酚,这种现象可能与某些发热只对某一种退热药效果更好有关。要注意的是对乙酰氨基酚更换为布洛芬或者布洛芬更换为对乙酰氨基酚,只是单纯的药物替换,并不是交替使用。
问:儿童可以使用复方感冒药吗?>>>退烧止痛布洛芬和泰诺选哪个 感染新冠发病7天内可能出现这些症状
发烧药要间隔多久服用?如果用一种药退烧效果不好,可以换另一种吗?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郑萍来解答>>>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目前市面上的代表药物为泰诺林、(小儿)百服咛等。其退热效果与剂量成正比,过量会引起肝毒性,不推荐小于3月龄的婴幼儿使用。
对乙酰氨基酚单次使用剂量,成人看说明书,儿童是10-15mg/Kg。该药最大的日剂量是75mg/Kg,同时每天总的日剂量不能超过4克。对乙酰氨基酚通常在服用30—60分钟以后开始起效,3—4小时内达到最大效应,作用一般可以持续4—6个小时。因此,对乙酰氨基酚需要间隔4—6个小时才能服用。
目前国内的说明书和相关指南均提到,24小时内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不能超过4次。而国外的研究显示,对乙酰氨基酚在24小时内服用可以不超过5次。
所以我建议,对乙酰氨基酚在24小时内使用尽量不要超过4次,但如果反复高烧,高烧不退,不得已24小时内使用5次也可以。

布洛芬是另一种常用的退烧药,市面上代表药物,有美林、布洛芬胶囊等。不推荐小于6个月的婴儿使用布洛芬,因为6个月以下的孩子肾功能相对较弱,使用布洛芬出现肾毒性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对于6月龄以上的儿童,单次剂量是5-10mg/Kg,成人剂量请遵循说明书。
布洛芬通常在60分钟内起效,3—4小时达到最大疗效,作用一般可持续6—8个小时,因此需间隔6—8个小时服用,24小时内服用次数不能超过4次,最大日剂量40mg/Kg,且每天的总剂量不超过2.4克。
和对乙酰氨基酚相比,布洛芬退热效应和作用持续时间稍微增加,具有更明显的退热作用,因此更适合于感染性疾病导致的高热。

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用于退热,也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用于退热。虽然联合或者交替使用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退热药更有效,但这样并不能够改善舒适度,而且这种体温降低是否具有临床意义也不清楚。
目前关于这两种药物联合或者交替使用的安全性信息较少。由于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服用的剂量不同,也容易造成给药错误或混淆。

阿司匹林从1899年就开始使用,其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较大,成人可用。该药对儿童最严重的副作用是瑞氏综合症,该病死亡率在30%左右,目前该药在儿科作为退热药已趋于淘汰,但可以用于儿童川崎病的治疗。需要注意的是,阿司匹林市面上有两种规格,平时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是100毫克一片的,而用于退热的是300毫克一片的。
赖氨匹林是阿司匹林和赖氨酸形成的复盐,铝镁匹林片也含有阿司匹林,成人可用于退热,但是同样不推荐作为退热剂在儿童中使用。铝镁匹林市面上有两种规格,平时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是铝镁匹林(II),用于退热的是铝镁匹林。

安乃近会引起热外周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成人退热可用,但是不建议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

不推荐使用尼美舒利、激素、退热贴来退热。
尼美舒利用于退热,在国内上市时间里已发生数千次的不良事件,甚至有引起死亡的病例。目前,尼美舒利禁止用于12岁以下的儿童,也不常规用于退烧药使用。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用于退热,目前国内外研究均没有相关证据。因此不推荐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应用。
退热贴退热的原理是其中胶状物当中的水分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有助于散热。然而由于退热贴面积有效,对于全身退热的作用帮助不大,还有导致过敏的危险,因此不推荐使用。
问:如果用一种药退烧效果不好,可以换另一种吗?

如果服用布洛芬3-4小时后,体温仍然较高,而且不适仍然没有得到改善,也可以将布洛芬直接更换为对乙酰氨基酚,这种现象可能与某些发热只对某一种退热药效果更好有关。要注意的是对乙酰氨基酚更换为布洛芬或者布洛芬更换为对乙酰氨基酚,只是单纯的药物替换,并不是交替使用。
问:儿童可以使用复方感冒药吗?>>>退烧止痛布洛芬和泰诺选哪个 感染新冠发病7天内可能出现这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