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玫瑰痤疮# 冬季的”...

  • 皮肤科博士-陈奇权
  • 2022-12-23 13:39:18
关于玫瑰痤疮 冬季的”夜烫“:

很多玫瑰痤疮患者,尤其是红斑型,到了冬季,气温降低之后,会出现夜间睡觉时活跃的面部红烫症状,俗称“夜烫”。

夜烫症状极不好受,严重影响睡眠,诱导紧张焦虑情绪,对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都造成极大影响。正因为如此,冬季的“夜烫”成了玫瑰痤疮群体最大的困扰。

要处理和规避这种现象,大家需要对这个现象形成背后的原因和机制有所了解,才会有最合适的措施和最明显的效果。

广大玫瑰同学们自己应该也都注意到了,“夜烫”其实主要发生在冬天,尤其是越冷的时候越明显,春夏季节并不是很明显,所谓的“冬重夏轻”;

另外如果有同学认真观察的话,还会注意到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我用一位同学的经历来说明,可能大家理解起来会更简单:

这位同学说,她在大学上学的时候,因为学校寝室有暖气,所以那几年似乎印象中没有出现过“夜烫”到睡不着觉的时候。而这两年毕业回家居住,晚上睡觉家里比较冷,室温在10℃左右,所以她晚上睡觉都用“电热毯”,也就是这两年开始,冬季“夜烫”症状尤其活跃,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不管是“冬重夏轻”的现象,还是“暖气房与非暖气房”的故事,都提示一个问题,那就是——温差!

对,就是温差,具体的说,应该是睡觉时候被窝里身体所处的温度,与暴露在外面的头面部所处的温度,两者之间的“温差”。

这个温差在春夏季节本身气温就比较高的时候,是不明显的,但是一旦到了冬季,就显得很明显了,尤其是一些冬季本身气温又很低,又没有暖气的房间里睡觉,被窝里你可以用电热毯搞得很暖和,但是头面部暴露在寒冷的房间里,温差就显得更为明显了。

而这个“温差”,就是诱导玫瑰痤疮面部“夜烫”的最直接诱因!

因为,我们的头面部血管舒缩是受到我们植物神经(自主神经)的调节的,而自主神经是不受我们主观控制的,它是保证我们身体机能的主要调节神经。

之所以上面提到的这个“温差”会诱导面部红烫,甚至耳廓红烫。其实就是因为温差的存在,释放了一个“危险”信号,那就是我们头面部所处低温环境,需要进行“保护”,于是就激活了我们的自主神经中的交感神经,其实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性保护。

前面提到的低温信号,让我们的机体认为我们的头面部需要“保护”,于是就启动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在自主神经的调节下,诱导我们头面部血管扩张,因为血液是携带热量的,也是给我们皮肤组织供应能量的,给头面部皮肤提供热和能量。

对于正常人来说,这种自我保护机制是感受不明显的,也可以有正常的负反馈机制。但是对于玫瑰痤疮换着而言,这种自我保护机制是反应过激的,且没有正常的负反馈机制去修正。所以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头面部皮肤的显著充血扩张,也就是诱导”红烫“,而这个红烫表现在面颊和耳廓尤其明显。

所以,如果理解了这个显现,以及这个现象背后的机制,那我们处理起来,就有的放矢了。

于是Q会建议这部分同学,冬天睡觉的时候,能把窗户关上,避免室内太冷,有暖气或者地暖、空调的话,可以开到20-26℃,并且屋内准备一个加湿器,准备一个小风扇,不要开太大,就对着床的方向吹,增加室内的空气流动。

这样睡觉的话,冬季诱导红烫的概率会小很多。

qq医生
关于#玫瑰痤疮# 冬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