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与扑热息痛什么区别?感染新冠后全身疼痛该用什么药?广州医药界专家来支招
- 南方日报
- 2022-12-15 00:22:56
【布洛芬与扑热息痛什么区别?感染新冠后全身疼痛该用什么药?广州医药界专家来支招】
广州医药专家支招感染新冠后如何对症下药
感染新冠后如何“对症下药”?12月12日,在广州召开的科学用药专题访谈会上,广州医药界的专家支招。
都是解热镇痛,布洛芬与扑热息痛什么区别?
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与布洛芬虽然都是常用解热镇痛药,但二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中国医药教育学会药学服务专委会常委梅清华提到,对乙酰氨基酚起效比布洛芬快,但强度不如布洛芬。
他表示,对乙酰氨基酚半衰期相对短,建议4~6小时服一次,布洛芬的半衰期长,一天内吃的次数少一些。对乙酰氨基酚对肝功能的影响相对大一些,对肾功能影响小一些;布洛芬则反过来。
“我们选择的时候要考虑家里面的情况,比如针对老年人肝肾功能区别考虑。”梅清华同时提醒,“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用于退热时,我们推荐不要超过3天;用于慢病、关节肌肉痛,不要超过5天。所以储备一个星期的量是足够的。 ”
“我们强调最根本的一点:能不用药就不用药,该用时对症治疗,有什么症状吃什么药,每一个症状原则上最多用一种药。”梅清华说。
获准上市的国产的阿兹夫定和进口的利托那韦片等是新冠“特效药”吗?
梅清华表示,新冠没有特效药。“这两个药,包括其他的都只是有一定效果,具体到这两个药,主要可以一定程度阻止轻中度症状的患者向重症进展。这两个药从医院配备来讲是充足的。”
感染新冠后出现全身疼痛应该使用什么药物?
广州医科大学原校长、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带头人王新华建议,“对于出现全身疼痛的患者,如果不是特别疼痛难以忍受,建议首选中药或中成药。”
在选择中成药时,可选择散寒化湿颗粒、九味羌活颗粒,以及含有疏风散寒解表的清热解毒中成药,如连花清瘟、透解祛温、抗病毒口服液等,与风寒感冒不同,不建议用过多辛温解表中药。
如果是特别疼痛难以忍受,可服用布洛芬等一些解热止痛药缓解症状。
服用布洛芬要注意的是:一般饭后服用,避免胃肠道反应;一般服用时间不超过3天;过敏者、孕妇、哺乳期忌用;同时,中成药里有一些含有解热止痛成分,如阿司匹林、对乙氨基酚等,使用前细看一下说明书的成分,避免同时服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布洛芬等一些解热止痛药是对症治标药物,服用后症状可暂时缓解,发热暂退,但并不说明病情改善,因而还是要避风寒、慎起居、调饮食;发热等症状是人体对病毒感染的保护反应,服退热止痛药后体温的反复升降有时反而会延长病程,因而还是尽量首选中药或中成药。
儿童患者用药与成人有何不同?>>>阳性感染者只咳嗽发烧算无症状吗 1家5口4人阳15岁女儿照顾全家 中青年阳了7天内会发生什么
广州医药专家支招感染新冠后如何对症下药
感染新冠后如何“对症下药”?12月12日,在广州召开的科学用药专题访谈会上,广州医药界的专家支招。

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与布洛芬虽然都是常用解热镇痛药,但二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中国医药教育学会药学服务专委会常委梅清华提到,对乙酰氨基酚起效比布洛芬快,但强度不如布洛芬。
他表示,对乙酰氨基酚半衰期相对短,建议4~6小时服一次,布洛芬的半衰期长,一天内吃的次数少一些。对乙酰氨基酚对肝功能的影响相对大一些,对肾功能影响小一些;布洛芬则反过来。
“我们选择的时候要考虑家里面的情况,比如针对老年人肝肾功能区别考虑。”梅清华同时提醒,“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用于退热时,我们推荐不要超过3天;用于慢病、关节肌肉痛,不要超过5天。所以储备一个星期的量是足够的。 ”
“我们强调最根本的一点:能不用药就不用药,该用时对症治疗,有什么症状吃什么药,每一个症状原则上最多用一种药。”梅清华说。

梅清华表示,新冠没有特效药。“这两个药,包括其他的都只是有一定效果,具体到这两个药,主要可以一定程度阻止轻中度症状的患者向重症进展。这两个药从医院配备来讲是充足的。”

广州医科大学原校长、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带头人王新华建议,“对于出现全身疼痛的患者,如果不是特别疼痛难以忍受,建议首选中药或中成药。”
在选择中成药时,可选择散寒化湿颗粒、九味羌活颗粒,以及含有疏风散寒解表的清热解毒中成药,如连花清瘟、透解祛温、抗病毒口服液等,与风寒感冒不同,不建议用过多辛温解表中药。
如果是特别疼痛难以忍受,可服用布洛芬等一些解热止痛药缓解症状。
服用布洛芬要注意的是:一般饭后服用,避免胃肠道反应;一般服用时间不超过3天;过敏者、孕妇、哺乳期忌用;同时,中成药里有一些含有解热止痛成分,如阿司匹林、对乙氨基酚等,使用前细看一下说明书的成分,避免同时服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布洛芬等一些解热止痛药是对症治标药物,服用后症状可暂时缓解,发热暂退,但并不说明病情改善,因而还是要避风寒、慎起居、调饮食;发热等症状是人体对病毒感染的保护反应,服退热止痛药后体温的反复升降有时反而会延长病程,因而还是尽量首选中药或中成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