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镇”神经用以止痛,中国学者联合美国四院院士开发可植入微流控冷却设备,有望彻底抑制阿片类药物滥用

  •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 2022-08-02 13:45:04
【“冰镇”神经用以止痛,中国学者联合美国四院院士开发可植入微流控冷却设备,有望彻底抑制阿片类药物滥用】

工作于中国北方著名 985 高校的解兆谦,和辽宁有着深厚渊源。9 年前,他博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随后受聘于清华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做博后研究,在香港城市大学工作一年后,他选择回到大连理工大学,担任工程力学系教授。

回母校任教的两年里,2021 年他参与的研究工作发表于 Nature,成为当期 封面文章。2022 年,其担任共同第一作者的论文,再次登上 Science。

此次研究中,他和合作者首次实现了神经阻滞冷却器的柔性化、微型化、便携化,对未来临床应用有着极高价值。

具体来说,他们针对临床镇痛,发明出一种新型靶向神经微流控冷却柔性器件 ,其具备生物可吸收性和免缝合的特点,可通过控制指定区域内液体的汽化,实现任意深度神经的迅速降温,从而达到神经传导阻滞的效果,将给临床疼痛管理带来重要价值。

在应用前景上,这款柔性生物可吸收微流控设备,有望在非阿片类疼痛管理方法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术后患者可能产生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该装置可发挥出色的靶向镇痛作用。

例如,在截肢、神经移植或椎管减压术后的止痛上,尤其是对于术后已知需要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情况,该设备均能发挥较好作用。此次成果还进一步扩充了神经科学和神经内科领域的研究手段,促进了学科交叉在临床应用方面的发展。

近日,相关论文以《柔软、可吸收的周围神经可逆传导阻滞冷却器》(Soft, bioresorbable coolers for reversible conduction block of peripheral nerves)为题发表在 Science 上。

解兆谦、美国西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乔纳森·T· 里德(Jonathan T. Reeder)、杨权三(Quansan Yang)、以及 Min-Ho Seo 担任共同第一作者,美国四院院士、西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约翰 A. 罗杰斯(John A. Rogers)担任通讯作者。

审稿人的部分评语如下:“这种微技术、材料科学和神经科学的整合是令人兴奋和有效的”“微流控系统的表征做得特别好,对体内的冷却效果进行了现实的预测”。

还有审稿人表示:“这是一项非常好的工程工作,显示了一个生物可降解的微流控设备可以被建造来产生神经传导的冷阻断”“作者提出了一种高度新颖的策略,以用于调节自由活动的动物的周围神经活动。该策略是以液-气相变为冷却机制,这在以前从未用于神经调节”。

戳链接查看详情:“冰镇”神经用以止痛,中国学者联合美国四院院士开发可植入微流控冷却设备,有望彻底抑制阿片类药物滥用
“冰镇”神经用以止痛,中国学者联合美国四院院士开发可植入微流控冷却设备,有望彻底抑制阿片类药物滥用“冰镇”神经用以止痛,中国学者联合美国四院院士开发可植入微流控冷却设备,有望彻底抑制阿片类药物滥用“冰镇”神经用以止痛,中国学者联合美国四院院士开发可植入微流控冷却设备,有望彻底抑制阿片类药物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