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为你

  • 哭泣的暴龙战神拯救世界
  • 2022-07-28 21:01:54

 

⚡未删减版⚡:

(温馨提示:本文部分观点仅代表过去的想法,因为是两个月前开始动笔,现在是正能量超人)

 

       最近发生了一些事,以致于我现在不得不再说起一个话题,一个很久我没有谈论过的,没有再深度思考过的话题,关于爱关于感情。一方面是羞于暴露自己依旧幼稚不成熟的感情观,另一方面是“爱”已经被我否定得差不多了,没有再谈起的必要。

       我讨厌那些复制粘贴,泛滥大街的文本,它们感情饱满,只言片语激起人们的共情。但那些人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转发走别人的感情领悟。然而感情是独一无二的,无法从别人那里复制。

 

       为了确保自己不是深夜emo时候的高谈阔论,我选择在此时发表这篇文章。

 

       值得庆幸的是,我与人相爱过,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积极的感情引导你向上,脱离干涸落后且停滞不前的思想,塑造有温度的碰撞;错误的感情致使自我怀疑,耿耿于怀不止是空耗的青春,还有自顾自描述的未来再也无法实现。不过我对爱的定义是狭隘的,是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根据我的经历根据我的性格根据我遇到的人,我只能这么去定义。

       我当然知道我阅历甚少,知识匮乏,想法单一而杂乱,文采贫瘠,比起张爱玲、顾城、梁思成等人的爱情故事与文学素养,我此刻的话语与所经历的一切后得到的感悟不过是萤火之于皓月。但,在我仅有的20年生涯间,我确实是这么想的。

       过也当独,死应更独。大多数人包括从前的我,一度反感孤独这个词语,认为它或多或少掺杂了一些负面情绪。我从厌恶它,渴望被治愈,到后来喜欢它,已经适应了一个人的节奏。如今喜独爱独,不想长期以来的生活模式突然被一个可能和我同样只有着20年左右阅历的“幼稚鬼”打破,可以预想到,我回应不好她的言语,她理解不了我的行动,甚至我自己也会看不破自己的逻辑。

 

       初一的时候,早恋,下课时与隔壁班女生偷偷交换小纸条,最终qq聊天记录被我妈发现,传到了班主任耳朵里,在传统观念的淫威下潦草地结束了我的初恋。高二,和高一时候的同桌在一起,这次我学聪明了,换掉了qq密码,用老年机发完短信后删发件箱收件箱,搞地下恋情,当时班上好几对被班主任发现,我和她没有被请去办公室喝茶,我还暗自窃喜,以为没有外力作用下的地下恋情会持续很久,快到高三时突如其来的一句分手让我不知所措。妈的,好羞耻,我就不详细描述我其他多余的感情经历了。

 

       我现在只觉得“爱”好虚无,爱过,被爱过,开心过,拥有过,然后呢?离别随之袭来的分开,难过,释怀,忘却,下一个。不止我,几乎所有人都如此,每次都是这般麻木的循环。

慢慢地我看爱是越来越看不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意识到,我是越来越看得清(单指对我而言,不代表其他人占有的忠贞热烈的爱),因为爱本身就是看不清的。过去探索爱的过程就如同“盲人摸象”,摸到一小部分,于是乎固执地以为爱的全部就长这样。你现在问我爱是什么,我说爱什么都不是,我是真的什么也没看到。我扭过头头放眼望去,目之所及都是无意义的空耗,或许不该叫它什么都不是,准确地说应该是爱是空白的“無”,所以它才什么都不是。

 

       你如何去定义这个爱,我所想要表达的爱和你现在脑海里理解的爱是重合的吗。把暧昧叫做爱,把新鲜感叫做爱,把控制欲叫做爱,把快餐感情叫做爱,把做爱叫做爱。我无法否认这些不是爱,只能说尚不符合我目前还未开发的价值观。每每思考这个问题,我总是知道爱是成分复杂的,能产生爱的事物太多啦,自尊心、占有欲、情感、肢体接触、好奇心、灵魂吸引、肉欲……

       当爱诞生,不只是单一的情感,裹挟杂糅而来的还有许多“欲”,我们用欲组词,欲望、情欲、爱欲……似乎爱和欲本身就是在一起的,柏拉图式那样诗意的爱情看起来离我们有些过于遥远了。因此不得不讨论起一个传统观念颇带偏见的话题,有些人羞于启齿,或毫无想法,或藏在心底最深处,但其实也有些人习以为常,视作吃饭睡觉那样平常。那就是“性”。

       余秀华在《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是两具⾁体碰撞的⼒,⽆⾮是这⼒催开的花朵,⽆⾮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命被重新打开。而海子在《生殖》中说:破门而出的感觉,构筑一个无人停留的小岛,我将告诉这些在生活中感到无限欢乐的人们,他们早已在千年的洞中一面盾上锈迹斑斑。

       性别不同的诗人用不同的语言阐述同一个道理,性是欢愉的,这点不可否认,作为多巴胺分泌最多的行为。他们都有爱,浓稠的爱自然而然地迸发出能量,激发两人跃迁到性,一切都顺其自然,一切都妙不可言。诗人们总是能异于常人地牢牢抓住爱,沐浴爱的各式各样的形态,整个灵魂浸入了五颜六色的混合油漆桶,染上所有内在的色彩。

       远古时期的生物繁衍后代,是只需要原始的性,道德的爱并不存在。幸好,如今现代社会里,时间轴上,两个人间的爱往往诞生于两人间的性之前。在人类的语言里,“性”还有一个名字,叫作“做爱”。

 

       前几天学弟约我去熙街玩剧本杀,他说这次有三个学妹,让我速速前去和他“击剑”。他在虎溪校区,我在老校区,距离甚远,外加上天气炎热,课设任务繁重,我拒绝了。之后闲聊几句,学弟给我说他上次玩剧本杀认识了一个大他四岁的女生,他加了那个女生的微信,之后一路出去玩,第一次出去玩便顺其自然地牵手拥抱接吻,当晚就为爱鼓掌。他还给我说,这次出去和他玩的三个学妹中,有个他已经成功办了,他的室友也和其中另一个女生有关系,每周末都不回宿舍。说这些话时,不知道是不是我错觉,我总感觉他语气透露出一丝得意,我其实并不在意这个学弟是否是个随便的人,又或者是那些个素不相识的女生是否被伤害了。但这些露骨的言语对我一个20岁的处♂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冲击力,我只不过惊讶于他说出这些话时的自然而然。我和他是在聊日常吧,这就是他日常的一部分么。

       我看着对话框里学弟熟悉的聊天语气,有那么一瞬间突然多了一种莫名的陌生感,还掺杂着一丝不真切感。我想起我最初见到他时,第一印象就是腼腆,他好害羞,站在人群里一句话也不说;学院晚会节目报名结束后在qq上偷偷找我报名,给我说之前台下人太多了他不好意思举手;被节目负责人批评了,跑来找我诉苦,很委屈的语气,我安慰他说至少都在成长。他比我富有朝气,更有活力,更像鲁迅口中那样发光发热的年轻人。我一直把学弟当作后辈看待,部门培训教他剪辑技巧,专业分流给他建议,选课给他推荐老师,可突然间他对性的接受度让我觉得他陌生起来,说不上来很奇怪的感觉,明明我知道在这个年纪接触这些完全是合乎情理的。这时候我不该一直视他为后辈了,我过去总是希望他能从我身上学到点什么,现在我也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东西,正确的看待态度,这是某些方面概念匮乏的人需要的。我不知道他做的时候是否如同诗人那样爱着对方,有没有仪式感,是不是只是为了那点多巴胺,我没有开口问,只是觉得,他的选择对他而言应该是正确的吧。

       到那一步一定要经过爱的洗礼吗,哪怕是伪装的,冠冕堂皇的,目的性强的吗。可我不想再去爱了,我的两者被分离开来,一部分泯灭,一部分落在我的几个特殊英文字母排列组合与右手。

       我有时候在想为什么我会想这些东西,是找遍了解药,再试试还未尝过的药。

    (希望大家看到这里的时候,不要觉得我思想龌龊)

 

       得不到爱的人有很多,所以我得不到爱也不算什么得不到爱。以前高二的时候,班上语文实习老师问我以后有什么梦想,我脱口而出“以后给我老婆买最贵的包包和口红”,她评价我说这是俗不可耐的想法。以前觉得爱比什么都重要,舍弃时间,舍弃金钱,舍弃自己,舍弃一切,换以炽热的爱。

       我过去时常也会想,是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好而被离开。对于一个论题“缺乏爱是负面的”,和另一个论题“爱是负面的”,我觉得二者都有理有据。从来得不到爱开始自我怀疑,得到而失去亦是如此,由此看来,除了坚贞不渝一直和谐到白头偕老的爱情是完全正面的,其余或多或少沾点黑色。当我开始因为感情自我怀疑,只有自渡,我要摆脱得不到爱而怀疑自己的状态,作出的选择是否定“爱”,爱是个屁,不如游戏不如睡觉不如一顿好吃的,所以我就算得不到也没关系,饭还是得吃,水还是得喝。现在,我觉得一切爱都没有意思,可能事实却是没有意思的只是我罢了。

 

       说到底,我很早意识到。我所渴望的完美恋爱根本不存在,因为我将会是构成那样的一环,而我,当然充满瑕疵 (任何人)。

       对于我这种人,还是单着好,对自己对别人都好。但是,有这种想法,必须意识到这不能称为自我牺牲,为了别人而宁愿伤害自己的前提是这个行动本身是对别人有弊且对自己有利的,而我去相爱这个行为是对别人与自己都有弊,所以完全不必自我感动。

 

      前天路过树荫底下,太阳很大,地上有着斑驳的阴影,阳光断断续续射进我眼睛。操场上有一对新人在拍照,手挽着手很幸福的模样,我拿出手机也给他们拍了一张(见封面图),我隔着铁丝网看着他们,他们幸福得仿佛被铁丝网围住的操场就是他们的全世界,我才是被铁丝网围住的世界之外处,坐牢是吧。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但我也不会为了那一点微乎其微的可能性再把自己软肋暴露出来,心里默默留下祝福我便不再浪费时间于此处。还有,我一个学长,毕业答辩结束后当天就去参加了自己的婚礼,是很美好的事。

 

       草草看了下前面,只感觉自己语言好混乱,文字可以转语音的话一定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混响,嘈杂不堪入耳。真的好烦,我写这些想这些也不会对我今年考研成绩有提升,意义呢意义呢,对以后的人生?对爱的领悟?我忘了自己什么时候变成这样,我认可我思想是独特的,但我不认可我行为是独特的。以前强迫症踩楼梯必须一单一双,不然心里膈应一整天;小学不吃绿色蔬菜,一口都不吃,沾一点就头晕眼花;小时候喝奶茶喜欢还嚼珍珠,我社恐是从小的,小学我妈带我喝奶茶,我躲在我妈身后,小声地告诉我妈让店员多放点珍珠,后来上初中,一周零花钱几十块在那时看来就是巨款,我可以自己去买奶茶了,也不如以前那么社恐,我完全可以去大方告诉店员给我多放点珍珠,只不过这时候我已经不喜欢嚼珍珠了。现在这些习惯都没了,说不上来什么时候改的,总之了无痕迹,我像是生来就能吃蔬菜,喝奶茶不嚼珍珠也快快乐乐。

       人不可能不变,而且变得还挺快,我唯一没变的好像就是还不能吃辣,这点算是天生的吧。至于变成这样也说不清是什么时候,我不讨厌这样,看到朋友说他们喜欢上别人,依然相信爱情,依然愿意等待,我打心底为他们高兴,继续保持这份力量下去,我喜欢听别人谈论他们的梦想。而我,在看海之前,在蹦极之前,在通宵酒吧之前,在跳伞之前,在鼓掌之前,在死去之前,我依然鲜活。

 

       我在19年看了EVA,一边看一边向安利给我这作品的那人吐槽男主碇真嗣好懦夫,好傻卵,看着就火大。这剧情不就是每集机甲打个怪吗,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奥特曼剧情跌宕起伏,一直就是男主自闭自闭自闭,女主各种作。骂男主骂到21年,我突然有一天发觉,他和我重叠了一部分,我骂了这么久是骂自己。我自闭了太久,久到我可以自己实现内心自给自足,自以为封心高人一等,看别人还在继续为爱哭为爱奔赴而得到极大的优越感。可是精神如何饱满,但总归是有生理需求,EVA里男主对着昏过去的女主手冲的片段,不由自主地出现。当时看到这里,我完全无法理解,以及大结局女主再生的时候,男主第一反应是去掐住女主脖子(想杀了女主,不想再面对女主),还好我喜欢的是女二,这也依旧阻止不了我对男主产生更厌恶的情绪。男主什么都不去做,到生死存亡时刻才开摆似的一边无能狂怒地吼着一边扯几下操纵杆。

       我突然想到我自己,我好像,也什么都没去做,没再踏入花好月圆夜,我说我这四年没再为情所困,根本不是坚强了成熟了,而是我根本抗拒了这个东西,我才没有受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被过去的情束缚了四年。我好讨厌男主,我也好讨厌自己。

 

       初中我面对老师的不公可以拍桌而起,在全班上课的时候站起来和班主任争论对错,倔强地在办公室罚站不肯认错,我要与命运里的那些不顺抗争,与父母嘴里的好学生形象背道而驰,也许这时候我还可以变身奥特曼。之后高中晚自习溜出去一整个晚上,校园寝室与操场间有一处居民楼,台阶满是青苔,上面凳子做成象棋模样,摆在地上,圆圆的,我试了试,搬不动。我当然知道地心说日心说,还知道“当一个人不在以自我为中心,他就长大了”。但当我在那个昏暗的夜晚,站在那个象棋凳子上,我看到路灯下几只乱舞的飞蚊,空气是燥热的湿气,我想抱住点什么,我发抖,象棋在我脚下蹦迪。好像有那么一瞬间我是全世界,不过依然离自由甚远。

       一时想不起来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成了这样,肩上落了这么多尘土。可惜我无能,无法与它们一一和解。可笑我贪婪,仍向往在前路偶遇真正的光明。路灯照不到的地方,一地濡湿,却隐匿在粘稠的黑里。

       高三那会每周都借同学身份证,跑去网吧打游戏。烟味,机械键盘的咔咔声,昏暗网吧里亮得刺眼的屏幕,玩那时候还能刷盾的瑞兹,嘴里反复念叨着“qeqwqeq”,组成我的高三周末。那年,我喜欢的队伍RNG,被寄于夺冠希望的队伍,倒在了八强,本以为是毫无悬念的碾压外卡队,我还没心思看。我坐在网吧,我高中的好朋友坐在我身旁,两个菜逼。一局新对局的选英雄环节,对桌有个哥们突然念叨着,RNG快输了,我连忙切出游戏界面,打开直播,暗道不妙,大逆风局,我心脏怦怦跳。那局bp我选了和RNG上单一样的英雄,他输掉了,我也输掉了。我们把这种靠自身能力无法改变的事称为命运。不过那年,IG夺冠,游戏里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我宁愿犯错,也不愿什么都不做。”那我所行动的只不过恰恰相反,我什么错都没犯,我以为我成长了参悟了更多的属于自己的人生哲理,可那只是因为我没有触碰那些会带来疼痛的领域。什么都不做,做的就是什么都不做。

 

       我也一直说,接受过去的自己。不后悔。因为再来一次,过去的我依然会做出相同的决定。可我还是会因为一些傻逼的行为而耿耿于怀好久。现在我将不会那样了,过去就是过去,未来就是未来,现在就是现在。

       我这软弱,有主见但无法强力执行的性格也与我家庭有关。每次鼓起勇气说出我最真实的想法,我爸妈总会斥责我,逼着我抹杀掉这些想法,“你一天天的从哪里看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你是不是加了什么邪教群?”,“有事要给爸爸妈妈说,我们给你点意见”。根本不该是这样。应该是问我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而不是一味地否定。我说我要跨考,他们不问我为啥要跨考,总一味地说我要跨考的专业有多么多么不好,问我要跨考为什么大一不转去那个专业(意思就是我其实根本就不喜欢要考的那个专业),说我懂个啥,他们肯定不会害我。我知道这是爱,但未免这身爱的盔甲太沉重了,压迫得我内心不再是梦想与情感驱使着我前进,取而代之的是愧疚感与传统观念的枷锁。

       出去和朋友玩,和朋友吃饭,他们问我玩什么吃什么,我说随便,都让他们决定。我不去做选择,就不会做出错误选择,我那时这么想,没意识到拒绝了权利同时拒绝了义务,我将要去承担做出选择的后果。很多时候我都有自己的答案,我想的却是无所谓,这次不去玩或者这顿不去吃我所想之处也没什么大不了。哪有这么多无所谓,无所谓这顿,无所谓去哪儿,无所谓,都无所谓,干脆人生也无所谓好了。好吧,我改。下次谁要是带我去吃没有清汤的火锅我一定拒绝;谁要是带我去一个我觉得无聊的地方呆久了,我一定会说出离开,或者一开始就不答应去;我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对方和我一起在双方意见中选出大家都满意的,我不再会一直点头,不再会怕我那点拒绝的语气伤害到彼此的情绪。我不再是无所谓的人。

 

       前段时间,做完一天枯燥的课设,我和室友走在干饭的路上,我又开始讲自己瞎编的段子,然后自己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室友跟着我笑,然后他突然问我为什么能一天到晚都这么快乐。我更想笑,没笑出来,确实啊,他不知我,我更不知他,如果我所经历的这些也只是他冰山一角呢,哈人。

       最后说几句吧,我还记得几天前看到的那个电视采访,那个20年前的农村妇女对着镜头哭着说“她宁可痛苦,不要麻木”。老子只想站起来给她鼓掌。鼓完掌呢,老子只想继续睡觉。我们会不甘平凡,不甘普通人生活,可是什么人是普通人,大家都是要经历坎坷磨难的,几乎都有段时间陷入尖酸痛苦,却无法自拔。痛苦从不是专利,别人以其他经历其他方式遭受着痛苦。

 

       幸福这个词过于饱满,鲜有人时刻品尝。祝大家将来都幸福。祝我将来开心。

 

       夏日炎炎,我继续观察这个世界,观察身边的人,观察自己。

 

       你问我观察到了什么,我告诉你,世界无处得以真知灼见。

                                           ————宇宙️王

                                                      20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