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职场上最难沟通的人呢?只有这一种人

  • 为好优姐姐
  • 2022-07-05 00:54:45

​​职场上,打工人最关注的是什么?沟通,沟通,还是沟通。

我还记得之前在一家外企,每次年终会议、部门会议、抱怨会议、计划会议,问题总结会议……,似乎有一种万能的发言公式:“这件事,我们日后还是要加强沟通”,保准没错。

这并不是调侃,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哪怕是很少得到。

话痨片《爱在黎明破晓前》(PS关于交流这件事,这部影片实在是演绎的太精彩了!),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男女主之间的各种暧昧撒糖,而是女主说:

我相信,如果有上帝,那它不在我们身上,不在你或我身上,而只在人与人之间。 如果世上有什么奇迹, 那也一定在尝试理解他人,与他人分享。我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

谁是职场上最难沟通的人呢?只有这一种人

 

你是否遇到过,在职场上,感觉沟通特别费劲的时候——

这件事之前不是都说好了吗!你怎么又回到原点了呢?

你不懂可以问我呀?为什么要自己猜想?

我明明不是这个意思,你是怎么想到另外一条路上去的?

……

有人说,沟通是思维问题,是修养问题,是态度问题。

在做职业个案辅导,每一次遇到一位朋友,都如同打开一个盲盒。每个人顺着网线扑面而来,有的人直爽,有的人委婉,有的人局促紧张,有的人大大咧咧……然而我最怕一类报名辅导的同学,那就是真的伤心了的人。而因为一直做职业的个案辅导,我发现:

世上只有一种最难沟通的人,那就是伤心的人。

 

俄罗斯版本的《十二怒汉》有这么一个片段,陪审团所有人都有些草率地认定男孩有罪,然后好结束会议,赶着去开自己的会,去赴自己的约会。一个男人然后忐忑的举手说“我想说他无罪”。

因为他自己,曾经困苦潦倒,在车上忽然发疯,于是众人想要把他当做一滩烂泥扔出车外,而有个母亲轻声地对自己孩子说道:“那个人没有疯,他只是很伤心”。

因为这句话,这个男人后来在陪审团,有勇气提出不同的意见,并让其他陪审团成员,从这一刻开始,打开了心房。

谁是职场上最难沟通的人呢?只有这一种人

 

关于伤心到不能沟通这件事,我感受到的表现有以下三个。

 

第一,围绕一个问题,比如选择和规划,沉浸在混乱的逻辑中循环。

关于职业规划,关于人际关系问题,经常会在一个问题上原地踏步。

不管与人讨论了多少遍,也不管自己表态了多少次,仍然在循环之中。

比如一位女生,反复问我:“关于职业规划,我将来是做设计还是售后呢?”

我鼓励她,结合你的专业和过往经历(之前我地毯式梳理了大学前后的经历,与父母的互动这些环节),还有你自己内心的倾向,我认为可以继续做设计,并分析市场的可行性。比如设计最开始沉淀成本高,但是一旦成为设计师,门槛和壁垒也高。

而她自己会再一遍遍地、坚定的、否定这条路:

“前两年还想过,现在我很实际的”;

“我不想再做设计了,踏踏实实做售后更适合我”“设计根本不适合我,我试验过了”

“做设计行情也不行,我分析过市场了”

“我发现我也没那么喜欢”

我会说:“你如果确信这个分析,那就先求职售后,毕竟日后也可以再修改”
……
如此三四轮后,一天晚上,我又收到微信:“姐姐,关于职业规划,你说我做设计好还是售后?”
我继续回答“我一直认为,你可以做设计,因为你喜欢。如果你不喜欢,咱们也不会这么讨论了。”“姐姐,你不知道!做设计在中国的环境下根本没前途的。”就是有点急了那种。

我会建议:“你工作停了半年了,要不先广泛投递简历探一探路呢?毕竟市场反馈就很有价值。”

“可我连方向都没定,怎么求职?我不想和之前一样,我之前的工作就是没看好路,结果入职就后悔了。”“你已经否定了设计这条路,决定做售后,是不是。”

两天后,“姐姐,你说我做设计还是做售后?”

……

我还是相信,这位同学,其实就是想做设计,但是她没办法面对曾经的失败,也不能面对未来的风险。


第二,反复诉说某个外界问题,希望得到同盟和支持

有的同学,在我了解其薪资待遇、业务、岗位、以及在工作上的情绪后,我是比较推荐跳槽的。

比如,一个工资很低,领导四处跑钱、业务不明朗的民营企业,而你的岗位也就是个行政助理。那么一年后,可以骑驴找马。

还比如,一个国企或事业单位的外包,并没有转正途径,而且直属经理对你真的不尊重,工资也不高,当然你爸妈可能觉得你差不多有个差事就好,劝你干下去。

同时,如果你在岗位上,出现了身体问题,比如失眠、头疼,这也表明这分工作消耗你特别多。那么,我认为你所做的工作,世俗价值和职业价值都不高,谋划离开会更好。

但是很多同学,就只是反复地告诉我,领导有多极品、单位有多可笑。

“姐姐,你看这是领导让我做的PPT,特别乱,还特别丑,可是非得按照他的逻辑来”

“姐姐,你不知道我们单位有多逗比,就直接抄兄弟单位的报告,领导让我改改内容直接用"

"今天经理会议上又批评我了,说我中午吃饭时间太长,影响工作。但是她们几个中午还出去玩,就我守在办公室"

“你看这是截图,姐姐,你说我这老同事是不是推诿,是不是欺负我?”

……

好的,我相信你的领导是个恶劣的人,你所在单位更是坏透了。然后呢?你是决定适应,还是决定离开?

然后就是,过两天这伙伴会再告诉我一轮新的槽点故事。

这种情况,并不是你太爱这里舍不得离开,而是全部精力,都放在证明他们错了这件事上——其实就是低效的报复,以及对自己在这里的失败这件事不能面对,更谈不上接受——于是分不出哪怕一丝精力给未来的自己。

 

第三,自己会在讲述中承认问题,但是不能被别人指出来。

这类辅导的朋友,有时候他在讲述中,自己会说”唉,我其实从小就自卑敏感“。而在具体谈话中,如果我指出来,“你上一份工作离职,我认为是对问题过于敏感了,现在回头反省一下,也许可以更成熟”。他会一边”姐姐你说得对“,一边拿出几小时来告诉我:

“其实我刚才没和你说清楚,当时还有个老同事坐我对面……”

“还有个背景你还不知道,老板其实那个地方的人……“

意思就是“我不是,我没有”。

和上面一样的逻辑,“我不能很狼狈”,我需要遮住,才能好过点。

 

以上三种情况,我都感受到一颗碎裂的心,但是又用什么胶条强行粘合在一起,然后仰着笑脸给别人看。

谁是职场上最难沟通的人呢?只有这一种人

 

关于伤不伤心这个问题,分享一个我闺蜜的故事。

我这位闺蜜,是建筑专业的女生,和男友一起入职一家房地产公司,男友在工程部,女生在投资部。本来向往着美好的生活,但是有一天闺蜜收到一条短信,一位女士带着挑衅发给她一条信息:我和你男朋友在一起了,你知趣一点主动离开吧。

闺蜜就很蒙圈,马上去问自己的男友,男友也承认了,都是一个部门的同事,相处中就好上了。

闺蜜提出分手后,当天晚上和我聊。

我说:这件事什么时候发生的?

她说:昨天。所以我要马上跳槽,我已经投递简历了,我也不打算告诉领导和同事……

我说:稍等一下,你要马上跳槽吗?要不要先处理一下情绪,再看职业的问题。你现在很伤心吧?

闺蜜说:“不伤心呀,对这个男人有什么好伤心的,我都看开了”。她又说了很多,比如那个女人比她还大,学历也很差,就一对极品……

我说:如果你不伤心,那么你前面几年谈恋爱都谈了个啥呢?儿戏吗?你们从大学开始恋爱,进入一家公司,你付出过真心吧。

我问:你是什么大人物吗?你不能狼狈,不能输了,不能很伤心吗?

这个故事也许你会觉得距离自己有些遥远,我不是讲劈腿的事情,而是说,很多时候,我们扯上很多要素,却不能真的面对真相。

真相是:我们又在乎又脆弱,当得不到也没人在乎时,我们就很狼狈、很伤心,就得面对自己的失败。

面对真实的自己,如同裸奔一样危险而让人恐惧。

以上所有时刻,我会很遗憾,会因为【看到】这份伤心而跟着难过,又不知道该如何帮助这样的你。

《自尊心的六大支柱》这本书中,有这么一句,“我知道自己有很多问题和错误,但是这些不是我的本质,不影响我的价值。

PS这好像一篇抱怨的工作日记……

不过对难以辅导的伙伴,我从来没有不满,就只是很伤心。

我是为好优姐姐,提供有温度能操作的职业辅导。

 

谁是职场上最难沟通的人呢?只有这一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