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让廉洁文化润心化人

  • 清风中原
  • 2022-06-25 00:36:12

​​“羊续任南阳太守时,有府丞给他送来一条鱼,他再三推脱不过,只好将鱼悬挂在屋外的柱子上。府丞再送鱼时,他就把挂在院中的鱼干拿出来教育对方,以杜绝馈赠……”夏雨初歇,清风缱绻,南召县城郊乡竹园沟村新时代农村讲习所内,20余名村民齐聚一堂,认真聆听廉政文化小故事。

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今年以来,南阳市纪委监委将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细,积极营造学廉、尊廉、崇廉、爱廉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廉洁文化风行,让清风正气充盈,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为光大本地廉洁文化,南阳市纪委监委对此进行深入发掘,汇编廉洁文化册子《思齐集》,再现蕴含其中的精深政治智慧、优秀政治伦理、崇高品德修养等,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积极发掘玉文化中的廉洁文化元素,建设独山玉文化广场,让两者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每年有10余万党员干部及群众前往参观,为匡正党风政风、清正民风社风提供文化滋养。指导西峡县在龙湖社区建成南阳市首家农村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基地,形象地展示张仲景中医廉洁文化的精髓,对党员干部进行启迪和教育。

内乡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丰富的衙署文化、官德文化资源,将其融入清廉建设中,推动清廉元素向企事业单位、学校、村居等各领域各层面延伸,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清风正气化风成俗。

深度挖掘赊店古镇的诚信廉洁元素,社旗县纪委监委不断培育廉洁品牌,推动廉洁因子融入更多领域,以点带面、抓纲带目,形成一批示范标杆。

卧龙区纪委监委充分挖掘武侯祠诸葛亮优秀官德文化中的廉洁因素,紧紧围绕诸葛亮的“忠智勤廉”以及家风家教,在武侯祠文化园建设过程中注入其忠智勤廉的优秀品质和崇贤重才、家国天下的情感报负,充分发挥以古喻今的廉政教育作用。

为切实增强廉洁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协同发力、各显其能,努力将抽象的文化变成可感、可触、可亲近的实在形体,让廉洁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前提起‘廉洁’,往往感觉比较抽象,现在不管我们出门锻炼还是活动广场,这些文化景观和历史典故就展现在眼前,大人愿意看,孩子喜欢听,不知不觉中规范了自己的言行。”南召县南河店镇龙王庙村党支部书记李印感慨道。该县纪委监委以“廉洁+村居”“廉洁+公园”“廉洁+院落”等模式,大力开展廉洁文化进乡村活动,不断提升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和传播力。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将村规民约作为清廉建设的重要抓手,进一步破除陈规陋习,涵养新风正气,以优良党风促家风、带民风、正社风。

“以前农闲时,村民喜欢聚在一起打麻将、扯闲话,现在邻里乡亲在一起比的是谁勤劳致富、谁孝顺老人……”日前,提及村里的改变,桐柏县北杨庄村支部书记杨清发喜上眉梢,打开了话匣子。该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局等部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移风易俗行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村民整体文明程度,改善农民精神风貌,营造农村新风尚。

如何将廉洁文化渗透到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涵养文明乡风、清廉乡风,是宛城区纪委监委一直以来潜心思考的课题。该区纪委监委一方面打造阵地平台,规划建设廉政文化巷、廉政游园、文化长廊等33个,将“清廉细胞”植入百姓生活;另一方面,探索“廉洁+村居”模式,大力开展廉洁文化进乡村活动,让文明浸润乡土、让文化滋养乡情,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村里三天两头有文化活动,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红泥湾镇庞庄村82岁的老党员惠春章高兴地说。(吴瑞 曾庆芳)

来源: 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