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表回基层丨龙经:攻克更多“卡脖子”技术
- 威海晚报
- 2022-06-22 20:47:55

数次上台发言,这一次,龙经格外激动。6月8日,作为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龙经走进高新区两新党校报告厅,宣讲省党代会精神。经过反复斟酌,龙经将30分钟宣讲报告的主题定为科技创新。这也是参加省党代会期间,他最有感悟的内容。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今后五年要着力抓好十二个方面重点工作,第一个就是“加快推动科技自立自强”。这让龙经不禁想起了十几年前,他一脚迈进医疗器械行业时的情形。“曾经一项用于人工关节的原材料,只有一家国外公司能够生产,短短几年时间,价格已从每吨20万美元,上涨到150万美元。”他说,即便价格“打着滚”上涨,被“卡”着脖子的他们,却连议价的资本都没有,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

而就在几天前,威高集团再传好消息:自主研发的这款产品已完成了临床前各项性能指标验证,打破了国外长期技术垄断,预计明年可实现量产,价格与进口产品相比可直降2/3。
持续攻克“卡脖子”技术,威高集团在更多领域开始发起“冲击”:曾是“奢侈品”的心脏支架在集采之后只有几百元;曾经几十万元的脊柱侧弯产品目前只有几万元;血透患者透析一次如今也只需300元……
从业至今,龙经见证了越来越多自主研发赢得定价“话语权”的故事,这让他对省党代会精神有着更深的思考。他认为,对省党代会精神最有力的贯彻落实,就是做一流产品,把核心技术做精做强,做到难以复制和超越。
省党代会闭幕以来,威高集团关于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新动作”不断:科技投入要再“加码”,进一步提高研发在收入中的占比,每年递增20%;再拿出2亿元,培养和引进200名产业领军人才和优秀后备干部,打造人才高地;加快推进远程医疗手术机器人、质谱仪、数字PCR、生物疫苗等400多个高科技项目进度,再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瓶颈。
不仅着眼于当下,还要布局长远。作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尖子生”,威高集团已突破21项技术壁垒,打破106种国外产品垄断,但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注定道阻且长。如何在高速发展中找到新增长点?如何打开更加广阔的市场?如何跳出“舒适区”,提升产业发展中的抗风险能力?面对一系列问题,威高集团要持续创新攻坚。“创新求索”,是威高集团这个企业的“倔强”,更是前进的方向。
“目前世界临床医疗器械有7300多种,而威高只做了1500多种。”龙经说,每项新产品从研发到临床再到取证上市,大约需要4到5年的时间,企业想要实现持续发展,每年取证的产品就不得低于30种。“有全体威高人的努力,我们一定可以攻克更多‘卡脖子’技术,做出更多百姓用得起的医疗产品,为民造福。”龙经坚定地说。
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