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老师——童年的创伤
- 性灵传说
- 2022-06-22 12:40:43
时光悄悄流失。那些当初教过我的老师,大多记不得了。今天要聊的这位马老师,是我一直不愿意提及的人,因为他在我心中留下了非常糟糕的印象。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时常听到关于马老师诸多夸大其词的传说,什么在他手下受教是多么幸运的事儿,他教过的班级从来都是优秀班级,他是名师,望子成龙的家长都巴不得把孩子们往他那里送。他简直就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即使一块豆腐渣到他手里都能炼成仙丹。马老师也教过我哥,我不知他在我哥心中是什么印象。反正在我这儿特磕搀。
那会儿坊间有一坏毛病。习惯把一些职业,一些普通的凡夫俗子神圣化,弄得他们高山仰止,神乎其乎。而某些品性不端的人,借此机会,窃得法器,犯下骇人听闻的恶行。这种新闻并不少见。
马老师教语文。他拿手好戏就是把人叫到教室外背书。背的课文,本身并无太多难度。但是当你一小孩面对一个凶巴巴的成年人,那双恶狠狠的眼睛一时不曾停歇盯着你背书,时不时小棍敲打你脑袋一下,一双僵硬的大手再拧你腮帮疼得你想哭,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这样的老师我没法喜欢。我对名师没有什么兴趣。
我唯一一次被他体罚并不是因为背不上书,而是考试时做题太快,又不让提前交卷,我闲的没事干,就用唾沫把试卷卷成麻花,结果交上的试卷破了两个拐角。借此机会,马老师大显神威把我叫到讲台前,用柳条抽了我好几下,下手够狠的。我疼哭了,回家也没敢告诉家里人。
当时全班同学都被马老师的歇斯底里吓坏了。我同样如此。当着我喜欢的小伙伴面揍我,让我很没面子。抬不起头。我从来不觉得老师有伤害学生的任何权利。那种恶行往往是文化观念赋予的。遇到品性恶劣的人就变本加厉了。
当时,甚至是现在,许多人的教育观念认为:体罚学生是不可或缺的灵丹妙药,是开启智慧的不二法门。其实只要稍稍分析就能发现它的荒谬之处。人的智慧生根发芽在于启发和引导,而不是为了维护权威,粗暴地去灌输教条。
也就是这个马老师,在我功课门门优秀的情况下,指派我去当劳动委员。虽然那时我年幼无知,无法洞察成年人的诡计多端和城府,但我至今依然清晰记得,自己当时就分外感受到马老师对这一职位安排时,我心底无法言说的羞辱。
现在我仍旧时常听到那些自以为是的成年人,在糊弄孩子时,为自己辩护,说什么一个小孩子他知道什么?!潜台词就是那小屁孩是傻瓜。可以随便忽悠。
事实恰恰相反。那些不可磨灭的恶意和伤害,一旦发生,便不可逆转,即使当时理解不了。它会像种子一样潜伏在意识深处,生根,发芽,长大。在梦里或是在言语中,发酵当初发霉的种子。
体罚后,我被赶到教室外的大树下罚站。我之前的四年级班主任李美霞老师,经过我们班级时,看见我一人在树下哭,问我怎么了,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她。她不怕得罪同事,拉着我的手,去办公室质问马老师,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一位小学生。
一开始,李美霞老师以为是我和马老师的儿子发生矛盾,被他护子心切挨揍呢。根本不是。此后,我再也不同马老师的儿子一起玩耍了,并且把和他在四年级时的合影全撕掉扔了。
当年的我根本无法明白马老师为何下手如此重。仿佛我们之间有什么不可化解的深仇大恨。
我和他儿子在四年级到小学毕业一直是同班同学,我门门功课都全面超越他儿子。小学数学更是遥遥领先。马老师自比名师,他是不服气的,他觉得我超越他儿子对他的名师有所冲击。他嫉妒怀恨在心。
我之前从未冒犯过他,也没说过他的坏话。
从行为心理学角度来解析,他歇斯底里的体罚行为一定是常年累月潜意识积累下的爆发。
马老师你骗不了我了,我已经把你看得清清楚楚。
他儿子唯一一次超越我的地方是,小学毕业时的呼啦圈比赛。小马在腰间转了好几个呼啦圈,简直能把人转晕的那种,小马能边旋转边移动,确实厉害。他赢得了第一名。我只得了安慰奖,奖品好像是一个作业本什么的。
我这辈子对呼啦圈没什么好感,每次看见别人乐在其中,就直摇头。他们哪里知道曾有一个小学生的不堪回忆。
马老师之所以敢下狠手,那是他了解我们家那时家势弱,揍我并不会影响他的职业发展和带来其他受损风险。马老师精明着呢。
恶之花并不会结一个果。马老师在校园里,借口检查背书的名头,在大树下扭过多少女同学的脸,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我那时和许多人一样愚昧,认为这是严师出高徒的武功秘籍——想成才,必须挨揍受辱。
现在我只会觉得恶心。
无知的家长,会把这种不端行为总结成教学严格负责任。可是他们从来没有问过那些被拧过的女同学是否恨他。
如今依旧如此。许多人打着爱的名义或是为你好的借口,明目张胆地去伤害一些弱小者或是孩童。但是这种冠冕堂皇的行为动机背后却又如此荒谬绝伦和阴暗。是的。你没有看错,许多人爱把自己的行为动机和真实目的,隐藏在华丽的外表下,欺世盗名,作恶多端。
在那个炎炎夏日,我去马老师家的院子里拿小学毕业证书。我看见马老师忧心忡忡地在一张纸上捣鼓什么。推开门的一刹那,他下意识抬起头看我一眼,手指着旁边桌上的毕业证,便继续埋头他的事儿。经过他身边时,我好奇地往他那里瞟了一眼。我差点惊呆了!我的天!那不正是我们小学毕业时的数学试卷嘛。他太投入了,根本不把我放眼里。他正小心翼翼地用铅笔刀,刮去试卷上75分的“7”字,不用说,他一定会把“7”字改成“9”字。
马老师虽然教语文,我想他一定知道个位数中“9”是最大数。这点判断我是有把握的。
这样一来小马的数学成绩就和我们一样。名列前茅,奖学金胜券在握了。
撒起腿,我一溜烟逃离马老师家的小院子。逃跑的路上,我还在想,马老师不会因为我撞见他的小秘密而不放过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