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识破常见养老诈骗“剧本”

  • 北京政法
  • 2022-06-22 05:23:55
​​

 

近年来,养老骗局层出不穷。不法分子利用老人消息闭塞、认知较弱等特点编写了一出出“剧本”诱骗老年人上钩。今天,法官通过三则案例,带您识破常见的养老诈骗“套路”。

 

01

养老理财退款难

假名清算再行骗

 

梁大妈曾购买某养老理财产品,因产品被曝存在问题,梁大妈向产品公司申请退回钱款,但尚有部分款项未清退。某日,梁大妈接收到一条告知产品退款清算的不明短信,并按短信提示添加了清算人员QQ账号。对方称将通过在某电商平台预存钱款领取优惠券兑现的方式完成清算,预存越多,领取优惠券越多,拿回自己的本钱越快,预存钱款后期还能使用或回退。虽然梁大妈觉得十分麻烦,但是想到能拿回久拖不退的理财款便放松了戒备,试着存了2万元。当成功提现3千元后,梁大妈彻底打消了疑虑,又分两次预存了6万元和1.7万元。当她想再次提现时,对方告知需要再充值10万元,这时梁大妈才意识到遭骗。

 

法官提示

 

以“养老项目”“养老公寓”等涉老年人产业投资理财为名的集资行为具有极高的法律风险,实践中该类集资行为极可能触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刑事犯罪。对于已经参与类似项目的投资者,应当第一时间停止后续投资行为,积极寻求法律途径保障自身权益,仔细分辨所谓的“挽损清退”行为的组织者和组织方式,警惕他人利用投资者希望挽回损失的急迫心理再实施骗术,避免遭受其他财产损失。

 

02

幸运大奖要清醒

缴纳费用要留意

 

马大爷在家中收到一封信,信内是一个公司送的“刮刮奖”彩票,并附有相关公证书。马大爷试着刮完奖后,发现自己如此幸运,竟中了“200万元大奖”。于是,他拨打彩票上的兑奖电话,联系对方要求兑奖。公司方说:“按规定兑换奖金需要缴纳手续费,由于您中的是最高奖项,需要缴纳手续费16万元。”马大爷一想,200万奖金缴纳16万手续费,还剩下180多万呢。被大奖冲昏头脑的他立即按对方要求进行转款,但之后对方的电话再也打不通了。

 

法官提示

 

生活中,大多数老年人对兑奖相关流程并不熟悉,误以为彩票等活动皆由国家统一管理,自己不会上当受骗。实际上,“刮刮卡”等彩票、抽奖骗局正是利用了老年人这种错误认识,以及希望获得意外之财的侥幸心理,致使老年人遭受巨大的财产损失与情感伤害。提示大家,应理智对待突如其来的暴富诱惑,不轻信非正规渠道、官方平台的彩票、抽奖活动,警惕“免费中奖、高价兑奖”的诈骗伎俩。

 

03

号称代办养老险

实为诈骗要当心

 

刘大爷对自己未能办理养老保险一直忧心忡忡。经他人介绍,刘大爷认识了“有关系”能办理保险的孙某。孙某称能办理“五七工”养老保险,退休工资比普通社保还要多,刘大爷信以为真,并当场支付8000元定金。后孙某又以需要“人情费”“好处费”“社保缴费”为由先后多次向刘大爷索要钱财共计10.3万余元。最后,刘大爷发现被骗。

 

法官提示

 

养老保险体系包含基本养老保险、补充保险和个人制度养老金,因养老政策更新较快、保险种类较多且程序复杂,对于非工作单位主导办理的其他类型保险,老年人往往难以分辨、有心无力,更容易陷入居心不良的代办保险骗局中。年长者应当在请求子女后辈协助办理的同时,积极了解养老保险政策,并通过人社部门等正规途径咨询办理,谨慎选择商业养老保险机构,坚决拒绝“走后门”“免费办”等违规可疑的保险办理方式。

 

来源:顺义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