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行情爆发,布局时点已经到来?
- 华泰柏瑞基金官方微博
- 2022-06-22 00:52:05
近一个多月来,稀土板块迎来复苏,中证稀土产业指数4月27日至今从底部反弹46.46%。对此,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待这个情况。
首先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对过去半年稀土行情恐慌性超跌的一次常规修复,也可能是对新能源产业发展预期的一次修正。
从去年11月底开始,稀土板块行情进入下行通道,回调幅度一度超过40%(截至2022/04/26),这是由多个层面因素共振所造成的。其中第一个层面是影响A股大盘的整体性因素,包括去年四季度的“限电限产”,经济基本面弱化,乌克兰危机,产业链供应链受阻,全国多地疫情爆发等,导致大盘本身就有较大幅度回撤。第二个层面是影响新能源产业的共性因素,主要是去年我国煤炭紧缺,以及今年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暴涨引发的全球范围内对“运动式”减碳和能源安全的反思,市场资金也陷入了将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相对立的认知误区当中;第三个层面是影响稀土板块的个性化因素,包括美国对中国磁材行业启动的“232”调查,工信部约谈稀土企业要求产品价格回归理性等。应该说,三个层面因素共同作用下,使稀土板块承受了较大压力,并且在初期的回调之后诱发了情绪层面的恐慌性抛售,进一步加大了回调力度。
因此,近期反弹的主要原因就是情绪的企稳和预期的调升,而考虑到新能源板块的整体强势,其最根本的变化可能是对未来能源发展格局的认知调整。在乌克兰危机刚刚爆发的时候,市场普遍重新认识到了化石能源的重要性及其供应链的脆弱性,并由此认为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步伐将显著放缓。但是,近一个月来,原本认为将重新拥抱化石能源的欧盟发布了RePowerEU提案,提出要在5年内额外投入2,100亿欧元用于完全摆脱自俄罗斯进口的化石能源,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的总体目标从40%提高至45%,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从1,067GW提高至1,236GW,同时将2025年和2030年的光伏装机容量目标分别增加至320GW和600GW,分别接近当前水平165GW的2倍和4倍;中国国务院、财政部、发改委则在三天内接连出台《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等政策,应该说给出了非常强烈的信号,即对化石能源的妥协是应对短期能源安全危机,保障经济平稳增长的权宜之计,而对于欧盟和中国这样的能源进口大国而言,真正要长期摆脱能源安全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须实现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大部分替代,构建以新能源为主、化石能源提供辅助服务的能源电力系统。
在市场认知被扭转,政策和市场都统一共识之后,对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发展预期就进入了比较理性的区间,带动新能源和稀土板块修复了此前的超跌部分。
其次,稀土板块本身也产生了一些积极的信号。一方面,是氧化镨钕价格在工信部约谈之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快速下降,但4月中旬开始又逐步回升,目前又渐渐接近100万元/吨的水平,体现了稀土供需紧平衡的基本面对价格的坚实支撑;另一方面,下半年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稀土下游行业的传统旺季,但由于前期受疫情影响社会库存处于较低水平,补库需求强烈,对下半年稀土价格和上市公司业绩或将有提振作用。此外,美国近期通胀高企演化为经济、政治(可能不利于民主党中期选举)、社会(生活水平下降,社会怨气上升诱发枪击案频发)三重问题,已经开始表态考虑部分取消对华加征关税,此前对磁材的“232”调查预计或也将不了了之。
再次,今年整体的经济基本面也许会好于预期。今年主要的财政政策措施,包括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专项债提前下达,扩大基建投资,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均集中在上半年下达,政策的刺激效应有望在下半年集中发力,因此下半年的经济形势可能会呈现出与上半年截然不同的状态,市场可能会进一步摆脱悲观情绪。风光储大基地、充换电设施等与新能源直接相关的投资方向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也是专项债的鼓励投资领域,下半年形成的实物工作量对稀土需求也会产生直接作用。
最后,中证稀土产业指数目前的整体估值在28倍左右,历史分位点在5%附近,对于一个成长性板块来说下行空间较为有限,基本面又有比较明确的增长前景,因此总体来看稀土板块依然具有比较高的投资性价比,投资者可持续关注稀土ETF及其联接基金。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2/06/20
风险提示:本材料所载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注意投资风险,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中证稀土产业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中证”)编制和计算,其所有权归属中证。中证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指数的准确性,但不对此作任何保证,亦不因指数的任何错误对任何人负责。中证稀土产业指数的历史收益情况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不构成对稀土ETF及其联接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请投资者关注指数波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