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妃难求》叶炎柒 顾风华小说全文完结推荐阅读

  • 时迁海
  • 2022-06-21 20:41:57

第1章:梦魇

  西北荒漠,落日徐徐。

  顾风华跋涉到一片沙丘上四下眺望。霎时,她听到呐喊厮杀声从远处传来,还有丝丝缕缕的血腥味被风裹了过来。

  那是两军交战的阵仗。

  顾风华一惊,连忙朝战场狂奔。

  待爬上另一座近一点的沙丘,她看见不远处满地都是折损的兵器,以及战马的、士兵的尸首。

  抬头望向前方厮杀的阵营,她一眼就看到父亲骑着战马与敌军酣战。

  这时,一支冷箭“嗖”地从父亲背后射来。

  顾风华惊慌失措地朝父亲大喊:“爹爹,躲开!”

  然而,父亲并没有听到她的呼喊。

  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冷箭直接贯穿父亲的左肩胛,随即父亲掉落战马。

  顾风华疯了一样往战场方向跑,可似乎无论她怎么跑,都只能在一座座沙丘中奔走,无法冲上战场......

  轰隆隆,轰隆隆。

  顾风华猛然被雷声惊醒,蓦地睁开双眼,才发现自己并没有身处西北战场,而是坐在一个破庙中。

  她起身拍了拍衣裳,暗道:“又是这个梦,背后放冷箭的人,究竟是谁?”

  梦里所见,是梦,也不是梦。

  七年前,顾风华镇守西北的父亲战死,阿娘也烈性殉情。

  将军战死本是荣光,然而事后顾家才得知,这战死有蹊跷——一支冷箭从顾将军的背后而入,而背后是我军阵营。

  两年多前,顾风华偷听了祖母和师傅的谈话,方知晓内情。

  原来顾家的境地竟如此艰难,自己放肆的人生不过是亲人在负重前行。

  那一刻,她像被闪电击中一般,心脏如擂鼓咚咚作响,紧接着怒火攻心,一头栽倒在地上。

  醒过来后,她怨,她怒,她恨,泪也流到干涸。

  都说人的成长是漫长年岁的累积,但顾风华的成长却在一夜之间完成。

  顾家人护着大炎,却被大炎人所害,这世道究竟怎么了?

  这大炎,还值得我顾家拿命来守吗?

  然而,她终究是将门子女,纵使身为家中最小的女儿,长辈并没有刻意灌输过多的家国情怀,但家风却是一脉相承的。

  国要守,仇也要报,顾家人可以战死沙场,但绝不能不明不白地死在宵小之徒的手里。

  于是,她隐姓埋名加入镇西军,暗中寻找父亲之死的真相。

  两年了,梦魇仍在,答案未知。

  眼见着雷声大,雨点小,风华不作细想,快步走出破庙,翻身上马,策马而驰。

  原本回京的脚程是掐准了的,恰好能在城郊与祖母汇合,可夜里忽地下起了暴雨,电闪雷鸣惊得得马儿乱跑一气,迫使她不得不进入荒庙遮雨。

  怎地就靠着墙竟睡了半宿,还入了梦魇?真是人算不如天算,看这天色已是误了此前传给祖母的时辰,还得跑快些!

  风华在心里嘀咕,生出了些许焦躁,随即便高高地扬起马鞭,使劲甩在马儿身上。

  骏马霎时在林间飞驰起来,马蹄踏得泥泞乱飞,踩到深一点的泥坑,泥巴甚至直接飞溅到她的脸上。

  不消一会功夫,那张白皙的脸上便挂满了东一块西一块的污泞,也不知是汗水、雨水还是泥水。

  而这逆风狂奔的人全然顾不上伸手擦一把,只紧紧皱着眉头,双手用力握着缰绳,心里暗道:“决不能让人知道自己打镇西军而来。”

  **

  此时的京城骤雨初歇,人声鼎沸,雕车络绎不绝。

  对于京中人来说,这是一个极为平常的阴天。只是头夜的暴雨把街道浇得有些泥泞,惹得人们抱怨几句。

  几辆有些狼狈的马车驶入了京城。因着马车装扮不打眼,也没什么阵仗,没人想到这竟是将门顾家举家回京的队伍。

  “风华还有多久到京?”马车里,顾老太君略微疲惫地问道。

  “老太君,按脚程原本半个时辰前就该到了,只是昨儿的暴雨估摸会耽误一些功夫。”一位小姐打扮的少女毕恭毕敬地回答。

  顾老太君微微皱眉,念叨:“万望一切顺利。”

  “老太君,且宽心。”

  马车直接驶到顾府大门,顾府管家早早就带着一行人在门口候着了:“恭迎老太君,恭迎小姐。”

  少女用纱巾蒙上半边脸,率先跳下马车,随后搀扶老太君下车入府。

  顾府是先帝四十多年前赏的,所处位置略偏,不像如今的新贵府邸都在京城繁华之处,因此众人入了顾府也没闹出什么动静。

  又或者说,京中大部分人都不认为这是什么大事。毕竟,顾家没落了。

  在全民皆武的五十年前,顾老将军和老太君少年时期征战十年,带领镇西军助先帝打了胜仗,稳定了大炎国的根基,可谓是风头无二。

  只是再风光也就十几二十年的光景。正所谓风水轮流转,当今皇帝重文抑武,大局谋定后渐渐开始收拢兵权。

  顾家二老见状卸甲,将镇西军交给独子,带着两个孙辈去江南养老,远离了京城这个是非之地,风光也渐渐熄了。

  老的小的在江南原本挺惬意的,可七年前,年富力强的顾将军战死,情深义重的顾夫人殉情。消息传回江南,原本就一身战伤的顾老将军气急攻心,没捱多久也跟着去了。

  此后,陛下令十五岁的顾小将军接替父亲驻守西北,江南顾府就只剩下顾老太君和孙女风华。

  如今顾家归京,是因着陛下指了顾家这唯一的孙女为七王妃。

  将门王妃本是大忌,但朝中人皆知,以荣华令顾家家眷回京,实则为质,且七王爷生来有疾,又无母族,这不过是帝王家归拢兵权的一步棋,总归是破盖配破锅,不足挂齿。

  入府后,老太君进里屋闭目养神。

  其实风华未归,老太君面上平静,心里却打着小鼓,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果不其然,一个多时辰后,一个“喜讯”传入顾府:“老太君,宫人传信,赐婚圣旨半个时辰后送至顾府。”

  老太君猛然睁眼,急切地问:“风华有信儿吗?”

  马车上做小姐打扮的少女换回了侍女装扮,焦急地答道:“城外接应尚无回应,小姐准是被暴雨耽搁了。”

  老太君沉思了一会,下令:“着人往西北方向跑一程,务必接到小姐。”

  “是!”

  “我再小憩一会,毕竟我老了,想必圣上不会怪罪。”老太君决定倚老卖老,为风华争取多一些时间。

  半个时辰后,圣旨进府。

  老太君不慌不忙地唤人梳妆换衣,随后拄着拐杖急匆匆地走到大厅。

第2章:圣旨

  “老太君安。”宣旨的是陛下跟前的公公,宫里生存了几十年的老人,纵使对老太君的怠慢有所不满,也不会表露在面上,反而恭恭敬敬地问候。

  “刘公公折煞老身。”老太君欠身,给足了公公面子,“老身不服老不行了,长途跋涉后竟贪图休息,未能提前恭候圣旨是老身的错。”

  刘公公打量了一眼这位头发苍白、疲惫不堪的老太太,心中感慨:毕竟已年逾七十,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威风凛凛的女将军了。

  “老太君多礼,咱家先恭贺老太君家中要出大贵人了,烦请顾府千金入厅接旨。”

  这圣旨为何来得如此之快,咱们都回来了,还怕人飞了不成?

  老太君十分不解,但也不敢问,只好笑脸应对:“有劳公公亲自跑这趟,公公可是第一个入我顾府的贵客,稍作休息。管家!看茶、上礼。”

  刘公公阻止道:“老太君且不忙,咱家有旨意在身......”

  “刘公公,喝口茶。”老太君打断刘公公,并示意管家把事前准备好的银子塞到其手中,故作无奈道,“说起来怪不好意思的,我家孙女长在小地方,这京城天大地大迷了她的眼,竟趁着我休息偷跑出去玩儿,我已差人去寻。”

  刘公公暗中掂了掂荷包的重量,顺势揣进袖中,说了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便入座喝茶。

  顷刻后,一侍女打帘出来在老太君耳边耳语了几句。

  只见老太君脸色一变,对刘公公抱歉:“刘公公,请允老身失陪片刻。”

  里屋内,老太君见顾家一行人脸色凝重,低声询问:“没接到风华?”

  “是的。往西北去的接应回报,看地上的马蹄印记,小姐应该是抄近路翻山了。”

  “那山不好翻!”老太君叹了一口气,“我再拖一炷香的时间,如风华未到,梅影就像先头那样扮演风华接旨。”

  “老太君,小姐是皇家媳,以后在宫中难免碰到刘公公,来人也有七王爷府里的管家,将来穿帮怎么办?”

  “唉,我如何不知?只是眼前不解决,何谈将来?接旨后全部人去搜山!”

  老太君丢下指令,快速走回大厅,跟刘公公打太极:“下人来报,我家孙女儿见院后的树林宽敞,居然策马而出,老身已派人去捉她回来,请刘公公海涵。”

  顾府虽不够宽敞气派,但后院与一片树林相接,这正是当初顾家二老看中这府邸的原因,将门中人喜欢开阔的地势,方便日常骑马射箭练练手。

  万万没想到,几十年后,还被拿来虚晃一枪。

  这理由确实挑不出什么毛病。顾家世代武将,顾风华又是顾老太君亲自带大的,早前就听说,顾家千金不爱红装爱武装。

  刘公公虽不喜,却也耐着性子等着,谁叫他起先收了银子。

  只是银子也是有时限的,耐了一炷香的功夫,刘公公板起了脸,尖声道:“老太君,顾府千金何在?咱家还要按点回宫复旨,莫令咱家为难呀。”

  时间到了,老太君也知无法再拖延,只能让人假扮出场。

  她转头向管家喝道:“里头什么情况?马上喊风华出来接旨!”

  话音刚落,只见一个修长的身影打帘而出,直接跪在老太君面前磕头。

  “风华无状,该罚,祖母莫生气!”

  说完,跪在地上的人儿抬头冲老太君咧嘴一笑。

  老太君看清来人的脸,眼神一亮,眼前的正是让她时时挂心头的孙女顾风华。

  不过老太君马上掩住了心中的暗喜,冷声呵斥:“越来越没样,稍后再罚,先做要紧的事。”

  风华正经起身,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刘公公座前,颇不熟练地躬了躬身,朗声道:“臣女顾风华接旨来迟,罪该万死。”

  此时的风华未施粉黛,身着红墨劲装,身材挺拔修长,显得英气勃勃。

  不过她已换了个简单双髻,因而英俊中多了几分俏,更吸引人的是她那双黑白分明的杏眼,清澈如潭,目光灼灼。

  刘公公是宫中老人,见过许多顶美的后宫美人、娘娘,但看见顾风华的那一瞬间,仍生出一种惊艳之感,心中暗道:“若武将世家如前头那般鼎盛,这样的容貌和气度,做个皇后也足够,实在可惜。”

  刘公公收敛起先头的不耐烦,忙起身寒暄了几句,便开始宣旨,顾家人笔直下跪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第七子叶炎柒人品贵重,忠孝仁义,二十有一适婚配。今有镇西将军顾家之女,年十七,品貌端庄,文武双全,顾家镇守西北亦有功,故朕下旨钦定为七王爷叶炎柒之正妃,择九月十六日大婚。”

  “臣女谢陛下恩典。”风华磕头领旨。

  沉静了十几年的顾府亮起了灯。

  顾府下人们脚步轻快地来回穿梭,规整着府内的一切。

  微风吹过,灯影绰绰,树影婆娑,主人的归来给顾府注入了久违的生气。

  祖孙二人休整一番后,到里屋谈话。

  一入里屋,老太君就紧紧握住自家孙女的手,上下打量了一番,心疼道:“丫头,又瘦了!”

  风华强忍住翻涌上头的情绪,笑嘻嘻地回应:“祖母,我强壮着呢!您以前是个将军,见过圆滚滚的士兵嘛?”

  “你总是有理!”太老君皱眉,“今儿怎么回事,路上不顺当?”

  “我是您教出来的,能有什么不顺当。”风华抱着老太君的肩膀撒娇,“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电闪雷鸣惊了马儿,耽搁了不少时辰。我原本还想比您先到,给您个惊喜呢!”

  “越来越泼皮了!”老太君佯装生气,推开风华,“那山岭陡峭茂密,野兽横出,无人踏足,你居然也敢翻,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风华假装一惊,“怎会?我见那草丛虽高且密,但却有两边倒的痕迹,定是有人经过!我堂堂将门之后,行军之前定先观测路线,方才做选择。”

  老太君被气笑,拿自个孙女没有办法。

  “尽会往自己脸上贴金!罢了罢了,安全归来就好。又是小半年不见,你可知祖母想你得紧?”

  风华看着祖母布满皱纹的脸庞,鼻头泛酸,略带哽咽地应道:“是风华不好,让祖母担忧了,不过往后我就能陪着您了。”

  “尽会哄我,都要嫁人了,如何陪我?”说到孙女儿嫁人,老太君叹了一口气,“其实你若不想嫁,无论咱们在江南,还是去西北,我总会想法子推掉。”

第3章:两难

  “爹爹战死的真相尚未查清,哥哥又因相同的伎俩受伤,有人要害我顾家,我岂能置身事外!祖母,你们已经护了我十几年了,以后换我来护你们。”风华愤恨不已,说起父亲,眼泪不由地在眼眶里打转。

  当初顾家远离拉帮结派的权谋之地,换来了风华兄妹无忧无虑的童年,老太君觉得极其划算,纵使儿子盛年战死,令人悲痛欲绝,但身为将军,她也早有预备。

  可是,当得知战死有疑,却无法取证时,她才后悔不已。

  明哲保身,同时也意味着,困境时无人施以援手。

  更可恨的是,两月前,一支冷箭同样从背后射向了风华的哥哥顾铮,幸好顾铮知晓父亲之事,时刻保持警惕才躲过一劫,只擦伤了手臂。

  老太君这才真正意识到,有人要灭顾家。

  想到这里,她目光黯下来,低声与孙女道:“终究是祖母失算了。当初我们与先帝重创外敌后,制定了追击二十年,再守二十年的计划。按照计划,我们把该打的仗打了,该守的土守好,届时西北必定无忧,顾家也能卸下重担,万万没想到如今竟让咱们家陷入内忧外患的局面。”

  风华第一次听说这个计划,便问:“陛下是否知晓这个计划?”

  “自然晓得,否则当初也不会同意咱们举家下江南。但你爹爹的牺牲打乱了计划,当时陛下命你哥哥驻守西北,是为了稳定军心,如今原定的期限已刺穿,陛下总归不放心,所以才让我们回京。”

  此前,风华总觉得要害顾家的人是皇帝,毕竟整个朝堂都知道皇帝在收拢兵权,如今就只差顾家的镇西军。

  现在看来,事情没有那么简单。风华知道祖母不喜质疑天子,只能装作不在意的样子,翻了一个白眼,嚷嚷:“回京就回京,还赐婚!赐婚就罢了,还是个坐轮椅的,陛下这也太损了。”

  “啪!”老太君反手打了一下风华的手背,“隔墙有耳,莫要放肆。咱们顾家兵权在手太久,乃大忌,但西北不平,又不得不守,两难矣。”

  风华起身,习惯性地到窗外倾耳听了听,随后靠近老太君耳边,压低了嗓子道:“两个月前,我和师傅捉了个死士,没问出什么,但确定人是京城派去的。我们已经躲得够远了,人家也不愿意放过,那我们就借机名正言顺回来,看看究竟是人是鬼!”

  老太君看着谨慎机敏的风华,心酸不已,若不是迫不得已,谁不想自家的孩子永远天真无邪?

  “话虽如此,但祖母心里还是过意不去,我们家一向婚嫁自由,如今却牺牲了你的婚姻......”

  “祖母放心,等大事落定,我想法子求王爷给我自由。”正经不过顷刻,风华又皮了起来,“就算他不给,我还不会跑吗?他坐轮椅可追得上我?”

  “你这不着调的性子......”祖孙二人手握着手说说笑笑,屋内一派祥和。

  **

  入夜,京城最大的成衣铺顶楼,一个男子正处理着今日收集到的信息,其中一个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

  “刘公公入顾府半个时辰,一黑衣人从西北向纵马而来,在城门附近弃马,疾走入城,翻墙入顾府,约两刻钟后,刘公公出顾府。”

  西北?镇西军?顾家在那有人并不稀奇,只是刘公公这旨也宣了太久了些。

  男子一边思量,一边推着轮椅到暗窗旁俯瞰大半个京城,他的脸从阴影中显露出来——这是一张俊美绝伦的脸庞,修长浓墨的双眉下嵌着一双狭长的眼睛,眼眸深不可测。

  他隐隐觉得其中有些蹊跷,便将信息递给下属,并下令:“细查此信息。”

  “是。”

  **

  翌日,陪老太君吃过早点后,风华喊上梅影说要去逛逛京城。

  正要出门,身后的梅影问道:“小姐,您就这样去逛街吗?”

  跟在江南一样,顾风华一副男子打扮——身着烟墨色长袍,黑发用玉冠束起。她身材修长高挑,五官分明,扮起男子十分英俊。

  风华低头打量了一下自己,衣裳干净整洁;然后又扶了扶发冠,正正的没歪。

  她不解:“有何不妥?我脸上脏了?”

  “您现在可是准七王妃,不是什么俊俏公子。”梅影提醒。

  风华眨巴眨巴眼,问道:“你是说我要做女子打扮吗?那些衣服翻跟头都不方便呢?况且我脑门又没写‘七王妃’三个大字,谁会知道啊?”

  敢情逛街还要翻跟头?

  “好吧。”见自家小姐丝毫没有身为女子的意识,梅影深吸一口气,搬出了老太君,“方才老太君吩咐,要去买一些京城时下的女子衣着和首饰,好为后面一些宴席做准备。”

  “宴席?”风华不懂也不喜应酬,本觉得麻烦,但转念一想,这也是个名正言顺到各家打探消息的机会,便点点头,“有道理!你带路吧。”

  梅影喜上眉梢。

  从小到大,小姐总带着她们舞刀弄枪翻跟头,对女子的衣裙、首饰、妆容丝毫不感兴趣,幸好终于开窍了。

  梅影带着风华径直行到如意楼,里头已经有不少人,她喋喋不休地介绍:“如意楼是京城最炙手可热的成衣铺和首饰铺,一二楼售成衣,三楼售首饰,取名‘如意’寓意着每个人进了这儿,都能如意而归。”

  而风华本想让梅影进去随便挑几件就好,但她下意识地观察到这座楼的高度和位置十分合宜。

  说如意楼高吧,也不算突兀,前头还有几栋更高的酒楼,只是它的位置错落在高楼之间,视野未必比那些显眼的酒楼差。

  若是要选个高地观测京城,这如意楼绝对是首选,也不知道这店主是独具匠心,还是误打误撞。

  她对这楼起了极大的兴趣,便随着梅影入店。

  梅影兴高采烈地挑选着各式各样、眼花缭乱的服饰,还不忘叮嘱自家小姐:“小姐,看见再漂亮的衣裙,心里头再惊讶,也千万别表现出来,否则会给别人小瞧了去。”

  可她看向那些服饰,除了感觉“穿起来麻烦”,并不觉得它们有什么差别,便问道:“这如意楼为何如此热门?”

 

【未完待续】看完结文+威❤:yzk5190注:建议大家到正版授权网站观看小说内容,支持原作者。为了保护版权,本微博不提供免费阅读,只推荐小说名称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