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力 蓄能“浙里·兴村共富”

树干万岁  树干万岁     2022-06-02      0

首页 > 头条

​​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寄语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青春正逢盛世,奋斗恰如其时。作为新时代的浙江青年、基层干部,要扛起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时代使命,要接好“浙里·兴村共富”的“接力棒”,以青春之力激发乡村振兴的“乘数效应”,用探路者、实干家、革新者的姿态冲刺共同富裕的“赶考路”。

       以“青山座座皆巍峨 壮心上下勇求索”的探索勇气,在基层“大熔炉”中勇闯“无人区”。青年干部应做争乡村振兴前进路上的“孤勇者”,在“黑夜”中找路子,在“光照”下盘点子,从一次次的试验和探索中,明晰方向、提炼方法,为基层事业“拓荒”、“远航”注入动力。青年干部要时刻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毅、“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拼劲,面对前路征程上的“娄山关”“腊子口”要敢闯敢试,要精心探索、精密部署、精准发力,深入挖掘兴村共富的“破题之钥”。同时要保持对新事物、新变化的敏感度,掌握时代的“风向标”,在乡村振兴发展的正确道路上久久为功、绵绵用力。

       以“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实干决心,锤炼久久为功的“工匠精神”。青年干部要学习革命先烈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坚定苦干实干的行动自觉,主动到基层一线、吃劲岗位和情况复杂的地方经受锻炼,涵养过硬本领。要学习脱贫攻坚的先辈们,脚下装满泥土,心中装满百姓,多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把工作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落实在群众的满意度上。要学习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韧劲,敢挑重担子,敢啃硬骨头,敢探深水区,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时施策,解决农村历史遗留的难题、制约发展的瓶颈。

       以“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创新精神,为乡村振兴出一条“新路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青年干部要担当基层的“源头活水”,用好新时代新媒体新产物,激活乡村产业发展新动力。例如发展“农产品+网络直播”砍去中间商层层压价,实现售价销量“双提升”;“农产品+体验”破解农产品销售与推广困局,助力发展农旅经济;“农产品+可视农业”链接客户远程“监控”,预先造势产品销售口碑抢占市场份额……广大青年干部要顺应时势,走出基层经验思维的“舒适圈”,争做时代浪潮的“掌舵者”,同时要带动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新农人”,壮大乡创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乡村绿水青山优势,推进“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发展格局,全力走好产业造富、数字创富、文旅带富、美丽育富、增收奔富、全民共富之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