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编写完这份群众来信和记者调查,编辑们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十九大以来,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始终处于高压态势,惩治不作为、乱作为也已列入中央决策,部分国家工作人员或因腐败、或因懒政被拿下追责。
如此环境下,陕西省大荔县农机机械竟大面积造假骗补,国资被少数不法商家非法占有,到底是负有复核审批权的大荔县农业农村局被骗?还是权力机关个别人与不法商家合伙骗补?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作为监督管理的大荔农业农村局都难辞其咎,也是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容允许的。我们希望,大荔县农业农村局能够正视百姓呼声,自查自纠;同时也希望大荔县纪检监察部门,公安部门成立专案组,快速介入,严查重处,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近日,有群众反映,渭南市大荔县某农机经销商违规操作涉嫌套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而该县农业农村局却失之监管,致国家资金非法流入私人渠道。根据群众反映,记者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入案发地,对大荔县许庄镇几个行政村购置农机具的农户进行了走访,并全程采集了音像资料。
在走访的几个村十几户享受购机补贴的农户中,除一户村民确实按照正常程序办理并享受购机补贴资金外,其余享受购机者补贴的家里均没有见到新购买的拖拉机。据同村村民反映,他们根本没有购买过大型拖拉机。记者在了解情况时,其家属称家里就没有买过拖拉机。一个农户购买一台大型农机具不是一件小事,而家人却一无所知,岂非咄咄怪事。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有的夫妻二人名下各购一台拖拉机,还有一家三口同时购买三台车,价值几十万元。试想: 许庄镇某些村人均耕地面积不大,且多为果树,大、中型农机具根本无法使用。再者,在笔者走访的这些购机者中,很多人居住在县城,早已不再从事农耕,有的儿女都在外工作,家里只剩一些高龄老人,根本没有使用能力和劳动能力。
一个村,短矩两个月内就购买十几台农用拖拉机,甚至有的购买者不知道“自己的车”是多钱购买的,本人没有去经销商那里付过款, 也没有任何付款凭证,符合常理吗?
据知情者反映,这些购买者与经销商均属亲威朋友关系,谈经销商通过借用亲友个人身份信息,申报购买拖拉机,骗取国家补贴资金,胆大妄为,令人咂舌。按照这种说法,在走访的购机者家中见不到拖拉机就不难理解了。
发生如此大的弄虚作假、套取国家农机补贴行为,作为实施和监督部门的渭南市大荔县农机发展中心为何视而不见。难道对购机者真实性承诺、受益信息实时公开及事后抽查核验都是在走形式,对于大中型机具的核验,短期内大批量申报情形异常的也没有做到有效监管,已经严重渎职,在背后是否存在隐情,值得深究。
记者希望,渭南市大荔县纪检、监察部门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查明事实真相,严肃处理!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