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院坝协商”工作开展,雅灰乡紧盯组织引领、为民解忧、制度规范、目标落实、经验总结五个方面,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助力乡村振兴。
紧盯“组织”引领“延触角”
一是强化组织引领。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辖区政协委员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院坝协商”工作的领导,确保工作推进有力有效。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建立雅灰乡政协委员工作室,完善“院坝协商”工作制度,明确室办公室主任和成员工作职责,拟定工作计划、方案,为辖区政协委员沟通和联系服务群众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是强化责任压实。按照《政协丹寨县委员会委员联系基层工作制度》《丹寨县乡镇、街道(村居)“院坝协商”议事会调研走访制度》等要求,明确职责,压实委员责任,确保委员走访到位。
紧盯“民生”关注“定议题”
一是委员走访选题。组织全乡辖区内的3名政协委员进村入户“零距离”访民情、听民声,“面对面”向群众征集选题。今年来,辖区内政协委员入户走访群众9人次,征集议题8个,认真梳理后报乡党委研究,确定议题5个。
二是关注民生选题。按照“三议四不议”原则,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以及群众高度关心的问题作为选题标准,立足群众实际,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群众利益等事项和问题中选题,确保选好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的问题。
三是突出导向选题。突出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精准选题,找准切入口,充分酝酿,成熟一个,协商一个,确保做到切口小、问题准、效果好,高效推动基层“院坝协商”工作。截至目前,完成了“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叮咚村入户路修缮”议题。
紧盯“制度”建设“规流程”
一是围绕原则定议题。按照“党政交题、政协选题、委员征题、基层荐题”的总原则,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形式,通过召开征求意见会确定协商议题,经乡党委研究决定后报送县政协办公室。
二是围绕议题定方案。根据确定的协商议题拟定“院坝协商”具体工作方案,方案内容包括协商议题、协商内容、参加对象、协商方式、时间安排、活动组织、成果转化、组织领导等,呈报县政协联系领导审核后组织实施。
三是围绕方案定会议。按照“会前准备、会中讨论发言、有关方面回应、会后形成成果”四个环节组织开好“院坝协商”会议;按照“不调研不协商”的原则,组织队伍开展协商前调研,摸清情况、找准问题,确保协商会议效果和氛围。
紧盯“目标”落实“解民忧”
一是强化汇报保落实。积极向乡党委、乡政府汇报“院坝协商”工作,争取理解和支持,加强和其他班子沟通协作,形成共振合力,促进问题解决。
二是领导包挂保质量。通过领导小组成员包挂到村,指导“院坝协商”民主建设,督促责任村按时序节点完成目标任务,推动目标落实。
三是强化督导保进度。及时将涉及部门的协商成果报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并定期跟踪办理情况,确保协商意见的办理落实,确保工作进度。
紧盯“典型”选树“固成果”
一是成果反馈保认可。采取及时召开成果反馈会、书面通报等形式向相关人员反馈,提高群众对协商成果的认可。
二是成果调研保满意。建立协商结果评价机制,对完成的协商议题进行回头看,听取群众对协商结果办理的评价,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是成果推广树典型。及时对已协商议题进行总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报道党员群众在“院坝协商”中的好人好事,不断传递“正能量”,激发群众参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