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9 17:09:54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综合
2022年北京市高考将于6月7日至10日进行
5月29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49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2022年全市高考报名考生共5.4万人,考试将于6月7日至10日进行。(记者 李祺瑶 实习记者 何蕊)
北京高考防疫安排来了!封控区考生实行一人一考场
6月7日至8日为全国统一高考时间,考试科目是语文、数学、外语3门;6月9日至10日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时间,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考生自主选择3门参加考试。
时间安排:
6月7日 9:00-11:30 语文;15:00-17:00 数学
6月8日 15:00-16:30 英语(笔试);15:00-17:00 其他外语(含听力考试)
6月9日 8:00-9:30 物理;11:00-12:30思想政治;15:30-17:00 化学
6月10日8:00-9:30历史;11:00-12:30 生物;15:30-17:00地理
李奕说,疫情使得北京今年高考面临新的困难,为了应对挑战,我们一方面强化对高考组考防疫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市、区两级工作专班,指导各区细化完善考试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目前各类考点设置已经落点落位,人员储备、物资保障已经全部到位。另一方面,及时做好考生前期情况摸排,每天对全市考生、考务工作人员及其共同居住人情况进行一轮摸排,更新数据,实时动态掌握考生涉疫情况。这一段时间,考生和家长能够感受到,不仅仅是每日健康状况,包括所在位置是否还在封管控区,学校老师和报名单位均在每日联系。
本市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应考尽考。在考点考场方面,按照常规考点、封管控考点、在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和医疗救治场所设置的考场几类情况进行安排,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原则,在配足几类考点考场的基础上,一段时间以来针对本轮疫情有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又准备了大量备用考点考场。目前,全市各类考点考场设置已全部落实到具体点位。
一是常规考点安排。全市共设99个常规考点,分别在18个考区,主要安排能够正常参加考试的考生,这类考点是考场布置的主体,可以满足全市所有考生正常状态下的考试。针对这样的考点我们又考虑了两种特殊情况,一方面在每个常规考点,按一定比例设置了备用考场,用于安排考试当天入场时健康检测异常或考试过程中身体状况异常的考生、返京不足14天的考生考试,这类考场设置了专用防疫通道、安检入口和防护措施,与其他考场严格实行物理隔离。另一方面,我们还为常规考点设置了备用考点,如果常规考点或周边发生聚集性疫情,那么将原考点进行整体平移至备用考点。
二是封管控考点安排。选择符合条件的宾馆酒店或具备食宿条件的学校设置封管控考点,用于安排届时处于封控区、管控区的考生,为考生提供“吃住行考”一体化的考试保障。具体来说,在流程安排上,考试前一天,安排专车将位于封控区、管控区的考生闭环转运至封管控考点;考试期间安排统一食宿,也就是说考生要住在考点,因为从防疫要求角度,不可能再进行每日每场往返考场的工作安排;考试结束后再闭环转运回去,整个过程实现闭环管理。在考场安排上,封控区考生实行一人一考场,管控区考生可多人一考场,考位间距不小于2米,来自不同管控区的考生安排在不同考场。此外,为了应对考试期间有可能的涉疫考生突然增加的情况,我们还提前配置了备用封管控考点。
三是在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和医疗救治场所设置的考场。主要用于安排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处于集中医学观察期的考生。在地坛医院、小汤山医院设置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考场;在每个处于集中医学观察期考生所在集中医学观察地点设置考场,考场监考员按医学要求防护,单人单场考试,考后试卷、答题卡消毒后密封送交。(记者 李祺瑶 实习记者 何蕊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牧小湘
《环球时报》特约评论员
北京市经过三十几天的努力,已经实现社会面清零三天了。各区正常生活开始有序恢复,5月29日出台的最新规定已经允许部分影院重开放映。为这些进展由衷高兴。
看到仍有人嘲讽说,北京这轮疫情最高峰时一天也没过100个病例,为每天几十个病例而全城“半静默”,这也算成绩?
我支持对抗疫路径的探讨,但反对不负责任地曲解、篡改事实。客观说,北京市一天只有几十个病例,那是强管控的结果,如果不是采取诸多诸如暂停堂食、部分区居家办公、大规模核酸筛查等措施,北京市每天的病例肯定不止几十个,几百、几千、甚至几万都有可能,今天更做不到社会面清零。
北京市还是创造了不搞全域静态管理但最终控制住疫情传播的突出例子的,它避免了封城的最坏情况,大大降低了防疫带给市民的痛苦,这一点必须给个点赞。
然而我要说,北京只能算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它接下来面临一个新的,甚至可以说更大的挑战,那就是:它将如何保障奥密克戎疫情不玩“野火烧不尽”“杀个回马枪”?
说实话,只要上了强管制措施,北京市的疫情终将扑灭,这在一个月前就有挺高确定性的。但能否保障扑灭了的奥密克戎不隔段时间死灰复燃,再把城市搞成半静默,公众的心里现在相当没底。这也是反对动态清零的那些人在网上很有鼓动力的根本原因。
所以北京市接下来的任务恐怕很重。它必须做到确保疫情不再出现危及城市经济社会全局的反弹。这座城市肯定不能隔几个月,秋天了再来这么一轮大半个城市停顿半停顿的封控,那样的话,老百姓的信心势必遭受沉重打击。
相信北京市已经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了,它的确是一份沉甸甸的考验,是不容回避、必须朝着得最高分进行努力的回答。
风险大,但要看到,今天我们拥有的抗疫资源也得到了更新和扩充。尤其是,今天常态化核酸的能力已经充分建立了起来,民众配合防疫的自觉性和习惯也空前建立了起来,这座城市今后可以睁大眼睛搜寻奥密克戎的任何蛛丝马迹了。
恢复经济,尽量把四五月份的损失补回一些来,确保下半年经济走上快车道,这必须与进一步的防疫高度协调统一起来。老胡作为深爱首都的市民之一,虽然看到接下来的困难,但我知道这座城市的管理者会竭尽努力,全体市民也会倾力配合。能够不封城把奥密克戎搞定,这是本事。能做到确保奥密克戎不掉头再来搅动这个北方大都会,是更大的本事。能够一边促经济发展一边做到阻止奥密克戎发动新突袭,用常态化方式将病毒紧锁笼中,那将是我们必须探索打赢的终极决战。它同时是全体北京市民的期盼,也是全国人民对首都的一份期待。
北京市本轮抗疫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全国也积累了经验。我们决不吃回头草,我们唯一的路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