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回信勉励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表达殷切希望,这对当代青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从总书记的话语中,我感受到,做好新时代的青年,要做到“马三立”。
用好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方法、是学说、是哲学。总书记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青年人要深入、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传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现问题、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立志。“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树立远大理想,勇于砥砺奋斗,用远大的理想确立人生的航向。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事业、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投身于共产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坚定理想信念,就是狂风暴雨中的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就是大海中的孤舟,经不起风吹浪打;就是墙角的娇花,只能孤芳自赏。
立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青年人“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如何担得起党和国家、历史和人民赋予青年人的重任,惟有苦学。不断丰富理论知识,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武装头脑;积极提升业务知识,铸好自身“金刚钻”;更要广泛涉猎、博物洽闻,“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更广泛的涉猎,才能支撑和提升系统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以战略高度把握全局,不断增强“流体智力”,持续为祖国建设事业发挥光和热。
立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立德是安身之本,“修身”是“齐家治国”的基础。做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立德就要站稳国家和人民的立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断从老一辈革命家和时代楷模中汲取精神力量,为家、为国隐姓埋名、甘于奉献、不求回报,以天下为己任。端中国人的饭碗,挺中国人的腰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