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节目气到的点在于游戏过程实在太烂,而不是洗白。某人自己也说了,“在现有条件下这样写才能通过GD总局的审核”。那“现有条件”是什么?是游戏设定里的坏人阵营获得了胜利,并且他们的胜利是在一个属于好人阵营的、“单纯”“懵懂”的、连游戏局势也没摸明白的人的帮助下获得的。“这样写”又是怎么写?是洗白坏人阵营的身份以及洗白促成坏人阵营胜利的人。为什么将这个“现有条件”划分为烂呢,用某人自己的话说,“一个省级上星卫视的节目,承担的功能远比你想象中的多多了,现在不可能让你出现不利于社会和谐,负能量的结构和结局”。而这个“现有条件”烂的根源性原因之一不就是节目组对于嘉宾的选择并没有从嘉宾适不适合这个节目或者说适不适合这期节目来看吗?节目组请的嘉宾太笨游戏玩不好引发观众不满,然后为了引导积极向上并且安抚观众情绪,节目组用“双脚本”中另一个突兀的结局替换,这一切不都说明这个嘉宾不适合这个节目吗?这跟请了一个唱歌完全跑调的人参加音综有什么区别呢?什么人适合什么节目,什么人不适合什么节目,哪怕是凑人数都不适合的那种,像某人这样资深综艺狂还看不出来吗?请对适合这个节目的嘉宾,是不是可以有效降低“现有条件烂”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难道不好吗?既能给观众带了好的观感也能让节目组更加轻松。一个节目吸引观众的不仅仅是参加这个节目的人,更多的是节目的内容以及节目给观众带去了什么不是吗?邀请嘉宾是吸引新的观众,而内容的失败却是在推远观众,这些观众里包括被损耗热情的原有观众和刚刚被嘉宾吸引却又被节目内容劝退的观众。
最后,某人真尼玛傻/逼,我八年老粉发个牢骚关你屁事